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7
/ 2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兰晨凌

新余市人民医院 江西省新余市 33800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中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期间的心血管内科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接受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下的安全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总体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实施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指导下的管理有利于提升护理安全水平,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

关键词: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管理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对患者生命安全提出了严峻挑战。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保障患者的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是至关重要的任务[1]。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作为衡量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效果的重要工具,近年来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医院中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期间的心血管内科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患者男性63例,女性37例,年龄58岁至82岁,平均年龄(73.48±3.43)岁。对照组患者男性66例,女性34例,年龄59岁至83岁,平均年龄(74.51±3.62)岁。两组患者的常规资料如性别、年龄、病情等均相近,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接受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下的安全管理。每位患者都被分配到专门的责任护士,以确保在入院后的前两小时内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特别关注可能发生的问题,如导管脱落、压疮、跌倒、坠床等不良事件,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2]。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和脉搏,对于接受PCI手术的患者,要定期检查支架和导管的通畅性。对于存在心律失常的患者,我们进行24小时的心电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搏动、异位心律等情况,并迅速通知医师进行处理。同时,我们按照医嘱准确迅速地执行药物治疗。为了提高患者和家属对心血管疾病的认知水平和自我护理能力,我们进行全面的健康宣教。教育内容包括如何识别和监测患者病情变化,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护人员。我们还特别关注患者的饮食、运动、大小便等情况,并在必要时提供指导。鉴于心血管内科患者多为老年人,存在多种高危风险因素,我们进行系统的风险评估,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对高危患者进行床头标识,以提醒医护人员加强关注和管理。在整个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包括风险评估在内的五项护理敏感指标。护士长或责任组长定期进行抽查和监督,以确保护理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改进。这一系列的措施旨在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3]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SPSS26.0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各自使用均数±标准差、率表示,之后分别实施t检验、X2检验,P<0.05差异显著。

2结果

观察组的总体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比组间患者的总体不良反应率

分组

导管脱落

院内压疮

跌倒

坠床

急性心肌梗死

心搏骤停

总不良事件率

对照组(n=100)

4

3

2

2

1

1

13.00%

观察组(n=100)

1

2

0

0

1

0

4.00%

X2

5.207

P

<0.05

3讨论

心血管内科患者通常因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需接受护理,而这些患者的病情复杂、治疗过程需要高度的专业性和综合性。在这一背景下,护理的质量和安全关乎患者的生命健康,对于提高护理水平、降低医疗风险至关重要。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是对护理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的一种指标体系,它可以反映患者在护理中是否受到了适当的关注和照顾。这些指标旨在帮助护理人员迅速识别患者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并通过持续改进来优化整体护理质量。药物管理准确性是评估患者安全的关键指标之一[4]。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患者经常接受复杂的药物治疗,因此保证药物的准确使用显得尤为重要。护理人员需要确保患者获得正确的药物,包括正确的药物、剂量、途径和时间。通过建立系统的药物管理流程、使用条码扫描技术以及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可以有效提高药物管理的准确性,降低患者用药错误的风险。患者跌倒是心血管内科患者安全的一项重要关切点。由于心血管患者通常伴随着各种风险因素,如体力衰弱、低血压等,跌倒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因此,监测跌倒发生率是评估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护理人员需要通过定期的评估,识别患者的跌倒风险,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如提供辅助行走设备、定期巡视患者、提供床边警铃等,以减少患者跌倒的可能性。手卫生合规性直接关系到患者感染的风险。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严格的手卫生措施对于预防医院获得性感染至关重要。护理人员需要遵循正确的手卫生步骤,包括使用洗手液或洗手液、正确的手部消毒程序等。通过建立培训计划、定期检查和提供适当的设备,可以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的合规性,降低感染传播的风险。

    综上所述,针对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实施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指导下的管理有利于提升护理安全水平,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陈静儒,杨慧,蒋秋焕等.成人胸腔闭式引流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构建[J].护理研究,2023,37(18):3248-3253.

[2]李寻飞,余菊.外周静脉留置导管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构建的研究进展[J].天津护理,2023,31(04):499-502.

[3]孙楠,毛立军,张进等.基于手术室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16):47-50.

[4]焦剑慧,胡兰英,郑桂香.急性心力衰竭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的构建[J].全科护理,2022,20(34):4775-4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