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背景下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权益的保护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7
/ 2

经济法背景下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权益的保护路径

吴嘉宝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浙江嘉善)善筑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省嘉兴市  314100

摘要: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和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然而,农民权益的保护问题已经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旨在探讨在经济法背景下,如何保护农民的权益,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通过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与分析,将提出一些具体的保护路径,以实现农民权益的合理化和有效化。

关键词:农民权益;新农村建设;经济法;保护路径

建设新农村是当前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农民致富、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但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民权益保障问题却成了一个急需解决的棘手问题,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农民是主体,其权益问题不仅影响着农村社会的安定与和谐,而且还决定着农村整体经济能否持续发展。所以如何维护农民权益就成了当前农村发展不容忽视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经济法背景下新农村建设农民权益保护的价值

经济法背景下新农村建设对农民权益保护价值具有决定性意义,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农村地区同样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挑战。新农村建设是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增强农村社会整体素质为目标的重大战略任务,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对农民权益的保护更为重要[1]。农民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石,农民权益保障关系着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稳定。价值观念的变化,导致农民权益保护问题备受关注。在传统农村社会,农民权益保护力度不够,易造成农村发展水平下降,农民生活陷入困境。但在经济法背景中,法律对农民合法权益的保护是明确的,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保护农民权益的价值表现为经济发展具有可持续性,作为农村经济生产者与供给者的农民,只有切实维护自己的权利与利益,才有动力投入更多的力量与资源去发展农村经济。比如农民土地权益保护与农民生计、精神动力等直接相关,当农民土地权益受到切实保障时,才能更有意愿从事农业生产、农村改革等。另外,维护农民劳动权益与收入分配权益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保证。农民只有在得到公平劳动报酬与收入分配的情况下,才能对农业发展持积极态度,进而促进农村经济迅速发展。保护农民权益的价值也表现为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农民在我国人口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社会地位及生活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全社会的协调和安定,农民权益若不能得到维护,就会造成社会发展水平不稳定。比如农民工群体权益保障问题就是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农民工作为有力促进城乡经济融合的主要动力,其权益保障事关城乡劳动力流动性与社会稳定。只有制定并实施合理的法律与政策来维护农民工劳动权益、社会保障与合理薪酬等,才能够促进农村建设顺利发展,与城乡经济良性互动发展。另外,保护农民权益的价值在于社会公平和正义,农村地区土地流转、乡村振兴与农民收入分配问题广泛存在,其解决需依赖农民权益保障。在维护农民权益的同时,农村土地流转能够更公平、更合理,农村经济规模效益、综合效益达到最大。同时农民权益保护也可以促进农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二、经济法背景下新农村建设农民权益保障途径

(一)健全我国法律法规

经济法背景下新农村建设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层面,农民权益保护是确保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开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实施力度还不够等原因,农民权益保障问题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困难与挑战,为解决这一难题,健全我国法律法规具有重要意义[2]

一是为确保农民权益得到切实维护,要强化农民合法权益界定与维护。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权益范围比较广泛,主要有土地权益、农田水利权益和农产品销售权益。鉴于这些权利与利益,必须要有一个清晰的法律法规来加以规制与维护,例如,可以出台土地承包法来明确土地权益的定义及其保护措施,确保农民在土地承包中的权益受到应有的尊重和维护。另外,可建立和完善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投诉、调解机制,方便农民维权。

二是要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监管规范。土地流转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政策与措施,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但由于土地流转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有必要出台明确法律法规来规范其行为和维护其权益。例如,可通过搭建土地流转交易平台、明确土地交易流程与规范、强化流转合同审核与监管等措施,保障土地流转公平合法。

三是我国法律法规完善过程中要重视农民参与民主决策机制。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参与者与利益相关者应主动参与到农村事务决策与管理中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考虑建立农民代表大会制度,并在农村的基层创建农民自治组织,这样农民就可以直接参与到农村事务的决策和管理过程中,这既能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又能推进农村治理民主化、法治化。

四是健全法律法规也需强化执法机构监管与问责。在农民权益保护过程中执法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执法力量参差不齐且不够规范,致使农民权益保护工作难以有效开展。为此,必须建立与完善执法机构监督机制,强化执法行为监督与责任追究,加强执法人员培训与教育,提高执法法律意识。

(二)提供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的目的是为了给农民提供生活和福利的基本保障,保证农民在享受社会进步红利的同时,还能给农民提供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一是健全农民社会保险体系,维护农民权益。其中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的补助,医疗保险能给农民报销医疗费用,降低其经济负担,让农民更好的享受医疗资源。养老保险为农民在退休后提供了经济上的保障,确保农民在晚年能够享受到高品质的生活。失业保险能给农民带来一定程度的经济补贴以帮助其度过就业困难[3]。建立健全这些社会保险制度,会给农民带来更全面、更稳定的社会保障,增加安全感、幸福感。

二是对农村教育和技能培训加大扶持力度,这是社会保障供给的又一个重要内容。农民受教育程度,技能水平如何,直接影响到农民就业机会,收入水平。所以,政府应增加农村教育投资,改善农民子女教育状况,给农民子女创造更多发展机会。同时政府也应加大扶持农村技能培训力度,开设多种培训课程,以帮助农民获得部分技能,并增强其就业能力与竞争力。农民在教育和技能培训等方面得到扶持,就会有较多机会得到稳定工作、较高回报,达到社会保障目的。

三是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提供社会保障最主要的手段之一,好的基础设施会给农民带来方便的生活环境,也会给农民带来较好的生产条件。如加强农村交通建设、建设农村公路与桥梁、改善农民交通状况、提高生活质量等,同时加大农村供水、电力建设力度,保障农民拥有稳定、可靠的水、电、生产效率及生活舒适度。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建设让农民接触更多的信息资源、提升科技水平、增强生产能力。通过建设这些基础设施,可以使农民更好的融入现代社会并享受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红利。

结束语

维护农民权益是建设新农村的根本与保证,对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经济法背景下要积极探寻农民权益保护之路,建构完善法律制度和强化农民社会保障等措施,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与此同时,农民本身要增强法律意识与维权意识,主动参与权益保障进程,一起助力新农村建设。只有切实维护农民权益,农民才会致富,农村经济才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孔祥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中农民权益保障问题与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22.

[2]董岩.新农村发展中农民权益法律保护问题探讨[J].现代农业研究,2022,28(04):48-50.

[3]王亚男.农村宅基地退出中的农民权益保护研究[D].西安财经大学:2021.

姓名:吴嘉宝,出生年月:1996.2.5,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浙江东阳,学历本科:,毕业院校:班戈大学,毕业专业:银行与金融,研究方向:经济法专业,工作单位: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浙江嘉善)善筑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通信地址: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善商大厦B幢10楼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浙江嘉善)善筑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邮政编码:31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