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原因及为何选择渐进式改革模式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8
/ 3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原因及为何选择渐进式改革模式浅析

曾兰丽[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四川省分行 四川省成都市 610011)

摘要在国际形势及全球化趋势不确定的背景下,中国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充分发挥金融市场作用,高效顺畅的利率市场传导机制及完善的金融市场分配体制是实现经济目标的必然要求,利率市场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总结国际典型利率市场化经验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分析,得出渐进式推进利率市场化是我国必然选择的结论。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改革;渐进式

一、利率市场化概念

    利率市场化是指货币当局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由市场,利率水平的高低由资金的市场供给及需求状况来决定,货币当局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对利率实行间接的宏观调控,利率市场化包括利率形成、利率调控、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及利率管理的市场化。

二、利率市场化的国际案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部分国家普遍进行利率管制,到20世纪70年代利率管制的弊病逐渐显露,叠加两次石油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通胀,多数国家经济都存在“滞涨”问题。金融市场相对完善的国家通过金融创新及利率管制,银行等存款性金融机构大量出现“脱媒”现象。然而在阿根廷等拉美国家,高通胀引发储蓄率的急剧下降和存款的大规模流失,国家内部资金紧缺严重阻碍经济发展。“滞涨”也让人们开始质疑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金融抑制、金融深化理论被提出后,各国陆续开始了以利率市场化为中心的金融自由化改革。“渐进式”利率市场化模式的典型代表有美国,“激进式”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典型代表有阿根廷。

2.1美国渐进式改革

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在此之前,美国1933年银行法中“Q条例”规定活期存款不付息,对定期存款利率设置上限。前期筹备阶段,放宽了对一部分存款的利率限制。1970年取消对期限在3个月以内、金额在10万美元以上的存单利率限制,接着取消90天以上的大额存单利率限制。1973年,取消所有大额存单的利率管制。正式推进阶段,1980年颁布《解除存款机构管制与货币管理法案》,明确思路通过6年来全面解除Q条例。1982年通过《加恩—圣杰曼吸收存款机构法》明确详细步骤解除Q条例[1],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改革完成阶段,1986年所有的存款利率及大部分贷款的利率管制取消,利率基本实现市场化。

美国采取渐进式方式实现的利率市场化,与之同步,金融制度及金融工具不断创新。金融市场的创新对金融监管提出更高要求,进一步要求金融改革推进,金融监管改革的推进,反之又推动金融创新的开展。并且,利率市场化也要求商业银行不断提升产品创新能力及风险防控能力。

2.2阿根廷激进式改革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长期对国内工业的保护和补贴使阿根廷国内经济发展面临艰难局面:财政支出压力巨大,国家财政状况严重恶化,不得不通过恶性通胀及负利率进行国内债务以弥补,也导致金融机制僵化和高度集权。1971年宣布开始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在宣布不久就草草中止。1975年改革重启,取消了对活期存款以外的其他存款的利率管制。1976年放开活期存款利率管制。1997年取消全部的利率管制,实现利率的完全自由化。利率市场化进程仅经历了两年多的时间,并推进配套的改革,1977年颁布《金融机构法》,金融机构可开展全牌照业务,支持私有化商业银行,金融产业不断集中化,鼓励培育大型金融集团。加快进行资本项目自由化,1977年开始公布比索期货汇率,1978年推出以市场汇率计价的外汇贷款。1977年放松了外资进出的限制,实现了资本流动的自由化。

    然而阿根廷经济金融体系的调控能力不能及时应对激进式的改革出现的问题,直接导致经济社会混乱不堪。名义利率及通胀率急剧提升,高利率同时引发金融市场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贷款质量陡降,不良贷款攀升。同时,高利率先吸引外资大量进入国内,导致汇率被严重高估,而后又开始大幅贬值,外资大量出逃,引发了拉美债务危机。危机过后,阿根廷重新对利率进行管制,两年多时间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成为一场闹剧。

三、我国的利率市场化

3.1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

我国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思路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3-1999年,货币市场利率市场化,贷款利率区间扩大:1996年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放开;1997年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利率放开。1998年国开行开展市场化发债筹资,国债发行采用市场招标形式,标志着银行间市场利率、国债及政金债发行利率市场化的初步实现。1998-1999年,不断扩大贷款利率浮动的区间,金融机构制定配套的贷款内部定价机制,不断提高定价能力。

第二阶段:1999-2013年,贷款利率限制取消,存款利率开始浮动:1999年中资银行法人与中资保险法人试点协商确定大额定期存款利率,2013年放开了瑞士法郎、英镑、加拿大元等一些外国货币存款利率限制

[2]。2002年允许试点农信社存款利率上浮30%,贷款利率上浮70%。2004年完全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限,下限是基准利率的0.9倍,存款利率允许下浮,下浮幅度不受限制。2005年全面放开同业存款利率。2007年Shibor开始投入运行。2012年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调为基准利率的1.1倍;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为基准利率的0.7倍。2013年贷款利率管制全面放开,贷款利率实现全面市场化。同时,票据贴现利率管制也一并取消。

第三阶段:2014年至今,存款利率完全放开:2014年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2倍。2015年又陆续调整成1.3倍、1.5倍。2015年取消了商业银行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的上限[3]。标志着利率市场化在形式上的基本完成。2019年开始推行LPR改革,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的调整机制建立都在不断持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

3.2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原因

根据金融抑制及金融深化理论并结合我国经济现实状况分析,利率市场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市场经济中,市场具有不可忽略的作用,货币资金按照市场的供求关系和竞争的规则,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最优配置,利率管制会影响资金配置,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发挥货币政策有效性。金融深化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病因在于金融抑制,倡导通过施行金融深化,放松管制,实现金融自由化,使金融市场参与主体多元化,资金价格市场化。利率是资金的价格,是央行实行货币政策的根基,失去市场化的利率,会导致利率对资金供应的影响难以体现,央行间接宏观调控的效果将大大降低,市场完善程度直接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

市场经济发展、金融机构改革、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等都要求中国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市场化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问题,利率市场化是开放经济的需要,改革前的利率不能真实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利率市场化也是实现相关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前提。

利率市场化具有重大意义。一是促使金融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差异化的利率策略,可降低实体经济减少融资成本,提高金融服务质效,提高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特别是普惠小微等实体企业的支持。二是促进金融创新。利率市场化赋予金融机构的产品定价权,为金融机构进行产品等创新创造了可能。金融机构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大,又迫使金融机构不断进行金融创新。三是有利于完善货币政策的微观传导机制。四是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的国际化基于完善的金融体系及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是我国构建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建设的关键一环,成功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能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坚实基础。

3.3我国选择渐进式利率市场化改革模式的原因

多种因素叠加影响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必定是渐进的过程,是伴随着中国经济及金融体制、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需要多方面配套、渐进式推进。金融约束理论支持货币当局有选择地进行管控,在国内经济相对稳定、通胀率保持在合理水平及实现正的实际利率的前提下,再通过采取对存贷款利率实施控制、对金融市场准入及竞争施以限制等举施,来提高金融系统运行的效率。

从前文利率市场化改革国际案例来看,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需要审慎遵循渐进式和有管理的改革路径。“渐进”和“激进”式改革在内容上无本质差异,差异主要来源于改革前国家经济基础情况判断和改革过程中对应变化情况的控制能力不同。只有对外部形势有着深刻的认识,对内部状况有控制能力,才能推进改革进行,才能在改革中不断解决新问题,形成有序的体制机制。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应该选择渐进式改革。利率关系到经济金融领域的多个层面,构成一个环环相扣的系统工程。利率的市场化同时要考虑到汇率市场化、资本项目自由化等诸多关联问题,需要多方面配套,渐进式进行。同时还要兼顾本国的经济发展现状等因素,要求国内拥有较为稳定的经济环境、完善的金融体系、有力的监管能力和全面的综合国力,当时的中国还不完全具备以上条件,市场不够完善,信息不对称情况仍存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还应提前考虑改革过程中潜藏的相关风险,积极引导商业银行提升风险定价和风险管理能力,在监管体系方面也应顺应市场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在有序推动改革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以解决出现的问题,力将改革对经济造成的冲击减少到最小。通过三十年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利率市场化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

[1]胡新智,袁江.渐进式改革:中国利率市场化的理性选择——利率市场化的国际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国际经济评论,2011,(6):132~146.

[2]易纲.中国的利率体系与利率市场化改革[J].金融研究,2021,(9):1~10.

[3]  易纲.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利率市场化进程[J].金融研究,2009,(1):1~10.

收件人:曾兰丽
收件人手机:18054792064
收刊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均隆街63号

(出版时,请删除)


[ ]作者简介:曾兰丽(1991.05-),女,汉族,研究生学历,现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四川省分行计划财务处财会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