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近视预防保健和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8
/ 2

小学生近视预防保健和护理

张建旭

河北省安平县第三实验小学保健室  河北省衡水市  053600

【摘要】目的:分析小学生近视预防保健和护理。方法:选取小学生近视患儿106例,时间为2020年3月-2022年3月。将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预防保健护理。比较两组的近视改善效果和家长满意度。结果:在近视改善效果方面,观察组的优良率96.23%高于对照组的81.13%,P<0.05。在家长满意度方面,观察组的总满意率94.34%高于对照组的75.47%,P<0.05。结论:在小学生近视患儿中,采取有效的预防保健护理措施,能使患儿视力水平明显改善,同时可提高家长满意度,效果十分理想。

【关键词】小学生;近视;预防保健;护理

近视是当前世界上最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也是最常见的眼科疾病之一。近视可对视力水平造成终生影响,儿童如果早期发生近视,度数可能迅速增长[1]。小学阶段是眼睛持续发育的阶段,如果小学生用眼习惯不佳,经常面对电脑或手机,过度用眼,就很可能引发近视。然而,由于小学生眼睛尚未完全发育结束,因此如果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保健措施进行护理,仍有希望纠正和改善小学生视力[2]。基于此,本文选取小学生近视患儿106例,时间为2020年3月-2022年3月,分析了小学生近视预防保健和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小学生近视患儿106例,时间为2020年3月-2022年3月。将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中,患儿性别为男28例、女25例,年龄为6岁到12岁,平均(10.33±1.58)岁,病程为1年到2年,平均(1.69±0.22)年;观察组中,患儿性别为男29例、女24例,年龄为7岁到13岁,平均(10.37±1.52)岁,病程为1年到3年,平均(1.78±0.17)年。二组比较上述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该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均符合近视的诊断标准,均为小学在校学生,研究内容已告知患儿家长并取得同意。

排除标准:有其他眼部疾病的患儿,既往有眼部手术经历的患儿,临床资料不全的患儿。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在体检时对患儿和家长开展健康教育,讲解近视的危害性和纠正视力的必要性。针对近视相关知识进行指导,叮嘱患儿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家长做好监督。

1.2.2观察组

观察组采取预防保健护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儿和家长强调视力问题的重要性,引起患儿和家长的关注与重视,提高配合度和依从性。在家长配合下,讲解预防近视的正确行为,包括读书学习环境要亮度充足,要定期进行视力测试和视力矫正。帮助家长了解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的区别,及时发现和纠正,避免假性近视演变为真性近视。让家长和老师督促患儿每日按时做标准的眼保健操。严格控制患儿每天看电视、电脑、手机的时间,积极开展室外活动。为患儿安排科学饮食,多吃鱼肉、蔬菜、杏仁、豆类,补充蛋白质、维生素、钙、磷、锌、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

1.3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的近视改善效果和家长满意度。近视改善情况是在护理3月后测试视力,改善超过0.75为优,改善达到0.25到0.74为良,改善不足0.25或继续增加为差。家长满意度用自制问卷评价,总分100分,80分到100分为非常满意,60分到79分为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0.0软件,对研究获取数据加以处理。对计数资料使用数或率表示,使用x2检验;对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使用t检验。若P<0.05,说明有显著差异。

2结果

2.1二组对比近视改善效果

在近视改善效果方面,观察组的优良率96.23%高于对照组的81.13%,P<0.05。

表1 二组对比近视改善效果[n(%)]

组别

例数

优良率

观察组

53

24(45.28)

27(50.94)

2(3.77)

51(96.23)

对照组

53

20(37.74)

23(43.40)

10(18.87)

43(81.13)

x2

0.350

0.341

4.605

4.605

P

0.554

0.559

0.032

0.032

2.2二组对比家长满意度

在家长满意度方面,观察组的总满意率94.34%高于对照组的75.47%,P<0.05。

表2 二组对比家长满意度[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率

观察组

53

23(43.40)

27(50.94)

3(5.66)

50(94.34)

对照组

53

18(33.96)

22(41.51)

13(24.53)

40(75.47)

x2

0.636

0.607

5.963

5.963

P

0.425

0.436

0.015

0.015

3讨论

小学生近视的发病率很高,其产生因素与环境、遗传等均有关系,同时也和小学生日常用眼习惯有关。当前电子产品广泛普及,小学生每天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对眼睛视力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3]。不过小学生阶段视力并非完全不可逆,采取有效的预防保健护理措施,能够在较大程度上纠正和改善视力水平。在预防保健护理中,向患儿和家长开展更为全面的疾病知识讲解,建立正确认知,引起足够重视,提高患儿和家长的配合度。全面普及不良用眼习惯及危害,宣传正确用眼及保护方式,让家长督促患儿坚持[4]。在饮食方面,通过补充丰富的营养及微量元素,促进患儿视力发育和改善,达到更好的眼部保健效果,从而让患儿视力恢复到理想的水平。

综上所述,在小学生近视患儿中,采取有效的预防保健护理措施,能使患儿视力水平明显改善,同时可提高家长满意度,效果十分理想。

【参考文献】

[1]吴梦婷.精细化眼科护理模式在小学生近视防控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J].益寿宝典,2020,40(29):176-178.

[2]刘辉,叶盛,柏玲,等.系统化视力保健课程对小学生预防近视知信行水平及视力的影响[J].中国校医,2021,35(9):154-157.

[3]李淑恒,蒋晓敏.多种群体性干预措施在中小学生视力低下防控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9,13(15):122-123.

[4]黄生贤.家庭护理对预防小儿近视问题及推动儿童眼健康的探讨[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5):102-104.

张建旭,男,汉族,籍贯: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生于:1976-07,工作单位:河北省安平县第三实验小学保健室,单位省市:河北省衡水市,单位邮编:053600,职称:主治医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