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及防控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8
/ 2

浅析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及防控措施

马雪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上海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201800

摘要:建筑施工企业作为一个系统化运作的实体,其经营管理活动无时无刻不受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制约与指导。在企业运营过程中,法律风险是内在且无法完全规避的挑战,一旦卷入法律争议,不仅可能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更会对企业的声誉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当高度重视并积极应对法律风险,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控策略,以确保企业的合法权益得以维护,实现企业的稳健和可持续发展。本文将从建筑施工企业的法律风险概念、法律风险防范措施等角度进行初步探讨,旨在为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与实践经验借鉴。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法律风险;防控措施

当前,我国建筑市场渐显饱和态势,并伴随宏观政策与微观环境的不断变迁,建筑施工企业正面临日益严峻且激烈的市场竞争挑战。在积极抢占市场份额的过程中,建筑企业所遭遇的法律风险也随之增多,倘若尚未建立健全有效的法律风险防范体系,意味着法律风险将不可避免地对建筑企业的稳健发展形成掣肘和约束。因此,如何切实提升法律风险防控效能,强化自身的法律风险抵抗力,已成为建筑施工企业在当前发展阶段亟待破解的核心问题[1]

一、建筑施工企业法律风险概述

建筑施工企业所面临的法律风险,是指在施工活动进行期间,由于相关法律规定、合同约定及行业规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可能使企业在法律层面上遭遇的各种潜在挑战。这类风险涵盖了多个层面,例如:合同争议、违法违规操作、侵权责任争议、劳资纠纷、环境保护问题以及安全事故等。一旦这些风险变为现实,将对企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品牌形象受损、法律责任加剧等负面后果,严重时甚至可以触发企业的破产和倒闭危机。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务必高度重视法律风险防范,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以识别、规避并妥善应对这些风险,确保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均合法合规,从而保障企业的稳健运营和可持续发展[3]

二、建筑施工企业法律风险分析

建筑施工企业在日常运作及项目执行中,遭遇的法律风险多元且广泛,这些风险不仅涵盖企业必须遵守的各项法规,并深入到劳动用工、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及知识产权等多个领域。

2.1合同风险

在建筑施工企业与业主签订合同时,往往可能出现合同条款表述模糊、合同内容不全面以及合同违约行为等潜在问题,这些问题均可能导致法律争议的发生。换言之,在缔结合同的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可能面临由于合同规范性不足、约定事项不详尽及未能履行合同义务等情况,从而滋生各类法律纠纷[2]

2.2质量与安全风险

质量与安全是施工企业立足和壮大的根本,尤其在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核心环节中,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扮演着决定性角色。施工团队若未严格遵循设计图纸、相关标准及规范进行作业,可能导致工程质量低下或安全事故的出现。一旦因施工质量问题诱发风险损失,不仅会给受害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打击,同时也会给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损失以及形象信誉的损害[4]

2.3知识产权风险

在设计和施工阶段,建筑企业在创新设计、技术应用及施工工艺等方面,由于信息不完整或产权归属不清,可能无意识地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从而引发一系列复杂问题。例如,可能出现专利侵权争议、版权冲突以及商标使用权纠纷等状况。此类侵权行为极易让企业承担法律责任,具体责任形式多样,包括但不限于支付赔偿金、停止侵权行为、消除不良影响甚至面临行政处罚等多种严重后果。

2.4劳动纠纷风险

建筑施工企业在招聘、用工过程中,可能未严格执行国家劳动法规,例如,劳动合同签订不合规、工时制度设置不规范、存在欠薪欠保现象,以及违规使用派遣员工或临时工等。这些行为不仅不仅威胁到员工的合法权益,还容易引发一系列劳动争议,最终使企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5税务风险

建筑施工企业在缴纳税费过程中,因对税收政策理解不准确,或者在财务核算过程中出现疏忽,导致未能全面、准确地申报和缴纳各类税款,从而构成逃税或漏税行为。此外,也不排除部分企业为了追求短期经济利益,故意隐瞒收入、虚构成本,企图逃避税款缴纳,从而导致受到税务部门的处罚和法律责任。

三、建筑施工企业法律风险的防控措施

3.1构建和完善高效的风险管理体系

为了全面实现组织的稳健运营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的是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首先,确立明确且坚定的风险管理目标和基本原则。企业必须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首要任务是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和确保经营稳健运行,并始终坚持遵守所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社会伦理标准。在执行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应当秉承科学严谨、规范有序、公正不阿和透明公开的原则,以保障风险管理工作的公正性和效能[2]。其次,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企业应当设立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或组建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并推行全面的风险管理政策、制度及操作流程,主导风险评估与控制工作,并对风险管理的实际执行效果进行监督与评估。

最后,系统化地制定风险管理制度与执行流程。企业务必建立健全一套完整详细的风险管理制度,明确规定各个环节的责任人及其职责,涵盖风险识别、评估、控制、监测以及应急处理等各个层面。同时,企业需要构建一套详尽的风险管理档案体系,记录风险管理全程的操作过程和结果数据。总之,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有效防控法律风险至关重要,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策略和高效规范的实施机制,才能切实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保障其经营活动稳定持续开展。

3.2提升员工培训体系

为了提升企业整体实力和员工的综合素质,需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员工培训工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员工培训

(1)制定培训计划企业应精心策划涵盖法律法规、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等关键领域的综合培训计划,确保员工充分理解和掌握企业的法律风险防控策略。

(2)定期开展培训新员工入职培训定期培训专项培训等培训,都应成为常态化的流程,保证员工能够及时获得并熟悉最新的法律风险防范措施[3]

(3)丰富且深入培训内容确保培训课程不仅包含法规政策解读,还包括详尽的安全生产指导和严谨的质量管理知识,让员工在各个维度都能全面理解并应对潜在的法律风险。

(4)创新培训方式以提高培训效果。可以采用包括传统的课堂讲授、实地操作演示以及便捷的在线学习等多种培训形式,满足不同员工的学习需求,从而提升培训的实际成效。

(5)重视培训效果的科学评估企业需对员工的学习进度、培训成果及实际应用情况进行系统评价,通过反馈机制来验证培训目标是否达成,并据此持续优化培训方案。

通过上述举措,建筑施工企业可有效提升员工的法律意识与风险防控能力,从而有助于减少法律风险事件的发生,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秩序,维护并提升经济效益。

3.3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估与监测

建筑施工企业在法律风险防控上,必须强化风险评估与监测机制,以确保企业始终处于合法合规的运营状态。首先,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施工企业应当系统性地识别和评估可能遭遇的各种法律风险,这涵盖但不限于合同纠纷、劳资争议、安全事故等各种潜在问题[2]。评估结果应作为企业构建风险防控体系的重要依据,旨在预防或最大限度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其次,构建严密的风险监测网络,企业内部需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监测机制,对从合同签署、工程施工到安全管理等各个环节实施全方位监控,同时对外部环境变化保持高度敏感,密切关注政策法规的更新迭代以及市场竞争态势的变化,据此及时调整和完善自身的风险防控策略,做到内外兼顾,灵活应对。

四、结束语

建筑施工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难以完全避免法律风险的存在,但可以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实现对这类风险的有效管控。建筑施工企业应积极与相关政府部门保持紧密联系,及时跟进并掌握法律法规的更新变化及最新行业动态,以便迅速适应并调整自身的经营策略与管理模式,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法律风险的发生概率及其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唯有如此,建筑施工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固立足,持续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和长远进步。

参考文献

[1]周长东.试论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及其防范措施[J].中外企业家,2021:2(80,82).

[2]毕琼媛,冯晓冉.建筑施工企业法律风险的防范与控制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19:1.

[3]陈红卫.浅析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及防控措施[J].首席财务官, 2023, 19(15):52-54.

[4]彭洋.浅谈建筑施工企业法律风险防控的建议与对策[J].经济视野,2017: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