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叶复烤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8
/ 2

 打叶复烤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杨学良  施宗财 苏吉传

(大理卷烟厂复烤车间云南省大理市  671000)

摘要:本项目依托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对打叶复烤特色工艺技术要求,结合近年打叶复烤技术研究成果进行设计,满足集团卷烟原料精细化加工的需要,以“系统化设计、智能化控制、精细化加工、集约化生产”为目标,设计并实际应用的1条生产能力为12000kg/h、采用分切打叶、共线生产特色工艺的打叶复烤生产线。新技术的应用和实施,有力推进了云南中烟高端卷烟原料产品质量控制,更好地发挥了复烤加工环节原料供给保障作用,有力助推了高端卷烟原料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配方库;均质化管理;智能剔梗;感官质量评价

引言

作为红塔集团核心工厂之一,大理卷烟厂紧紧围绕行业“卷烟上水平”的总体规划和集团品牌发展目标,通过提升生产制造能力、设备保障能力、质量保证能力,全面推进大理卷烟厂管理上水平, 打造“优秀卷烟工厂”, 创新工作机制,不断打牢管理基础,切实提升管理水平,着力保持生产管理各项工作平稳顺畅运行,圆满完成集团下达的卷烟品牌生产、地产烟叶采购、烟叶复烤加工的目标任务,但大理卷烟厂在基础设施、装备技术水平、加工工艺、科技方面与集团本部存在较大差距,按照行业《“卷烟上水平”总体规划》以及云南中烟公司“十二五”规划和红塔集团品牌发展目标,应尽快提升红塔集团大理卷烟厂在装备技术水平、加工工艺的水平,与集团保持协调一致共同发展,进一步保证集团的整体竞争实力。

一、现状分析

红塔集团大理卷烟厂打叶复烤生产线建成于1996年,生产能力12000kg/h,其主机为意大利Garbuio公司生产,辅联设备主要由昆明船舶公司生产。根据实际需要,2007年打叶复烤生产线从主厂区搬迁至现向阳库区,搬迁改造时,新增了预处理段部分工艺设备,原有主机设备一直使用至今。设备投产至今已接近18年,现存在工艺路线相对落后、设备陈旧老化等问题。

由于大理地区烟叶品质较好,集团定位大理为集团核心原料基地;同时,大理卷烟厂承担集团在大理及周边保山等地的烟叶收购、调拨和加工任务。2015年大理卷烟厂打叶复烤原地技术改造项目通过了国家烟草专卖局(国烟计〔2015〕(256)号)《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理卷烟厂打叶复烤原地技术改造项目的批复》和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滇烟工运〔2015〕(318)号)《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转发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理卷烟厂打叶复烤原地技术改造项目批复的通知》。

二、打叶复烤新技术的应用

1.设计内容

新建原烟周转车间、工业分选车间,原烟接收及验级工房7200平方米,配方备料车间,配套建设业务用房。改造复烤工房。更新改造原有12000kg/h打叶机组,配置原烟分选、切断、配方备料、分类处理等工艺设备。

追踪国际卷烟生产新技术、新工艺,体现国际先进水平。按照“系统化设计、智能化控制、精细化加工、集约化生产”的要求进行一次设计,统筹实施,培育“中式卷烟”核心技术,增强企业竞争力,为集团构建特色打叶复烤工艺创建技术平台。

2、新技术的应用

设计使用均质化配方管理系统,基于高架库及化学值的均质化控制调控管理,按照配打计划及均质化等相关要求制定均质化配方策略,通过均质化配方规划与调度、作业管理及控制、智能配方管理、生产模式管理等功能,完成铺叶配比投料、分切及自动装箱、在线化学成分采集及分析计算、自动装箱入库、均质化配方出库等工作,使烟叶满足配打计划、物理掺配及均质化相关要求。实现对原烟精细化、模块化、均质化加工,全面提升烟叶加工水平。

设计使用配方库采用立体库模式,完成原料烟叶的信息采集、存储管理、烟叶配方、空箱实箱出入库等工作。可以有效降低用工成本,减少物流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高配方打叶的准确性。

设计使用柔性打叶及在线叶片机构检测系统,针对打叶复烤工艺过程中打叶器、分风器和叶片结构在线检测装置等进行技术升级,突破烟片结构控制、片型优化、叶中含梗控制等技术难题,做到控制大片率、提高中片率、降低叶中含梗率,提高片烟纯净度和质量控制水平。同时,通过建立和完善打叶质量指标的在线反馈控制系统,加强打叶加工过程的实时质量稳定性评价、过程质量实时预警以及片烟打叶质量追溯等过程控制能力,推进打叶复烤工艺技术的转型升级,促进打叶复烤生产质量更上新台阶。

研究打叶风分叶梗分离智能控制的智能剔梗设备,采用光电透视和图像识别技术,对打叶风分中游离叶片自动识别,将游离合格叶片和直径1.5毫米以上含梗叶片精确分离,实现游离叶片自动识别,并自动剔除从合格叶片通道输送出去,避免减少游离叶片的重复打叶,提升大中片率和出片率,降低叶中含梗率和叶中含粗梗率。

建立基于“感官质量评价”的全过程评吸跟踪管理体系,开展工业分级前后、模块组配、放样试验、正式生产等全流程的感官质量跟踪评价。基于云南中烟原料中心、技术中心、红塔集团和工厂强有力的技术队伍,大理卷烟厂形成打叶复烤烟叶感官质量评价的完整体系,保障了复烤产品质量稳定性和均质化水平的提升。一是对工业分级前后的各等级原料逐一进行感官质量评吸,得出各等级原料的感官质量水平,为工业分级和模块组合提供数据基础;二是在模块组合试验过程中,结合卷烟产品风格特征需求对模块的组配不断进行感官质量评价和调整改进,以确保模块质量达到卷烟产品配方需求;三是每个模块在正式投产前,都要进行工艺放样,通过过程工艺参数优化和感官质量评吸评价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以确保生产出的产品与模块设计保持一致。四是在模块复烤生产过程中,每个模块生产的不同班次,专业人员都要对烟叶成品的感官质量进行跟踪评价,对复烤产品质量进行分析评价,及时加以改进。

三、应用效果

通过采用红塔集团特色打叶复烤技术,实现打叶复烤主要指标在行业标准的基础上稳中有升,合理片型结构,降低碎片、降低损耗、提高出片率;严格控制杂物和水分,将大理卷烟厂复烤车间打造为工艺技术领先、生产装备现代化的打叶复烤生产线。

新技术应用后,大理卷烟厂复烤车间2022烤季烟碱变异系数平均由技改前的2.73降低到2.40。降低了12.1%,打叶复烤均质化水平明显提高。2023烤季获得云南中烟颁发的打叶复烤原料(玉溪)区域性加工示范中心,大理厂打叶复烤车间生产加工大理、保山的烟叶原料,均为云南中烟高端卷烟所需的优质打叶复烤片烟原料,保山、大理两地的烟叶加工各有特色,为切实深化推进云南中烟高端卷烟原料产品质量控制,更好发挥复烤加工环节原料供给保障作用,有力助推高端卷烟原料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度融合,促进两红集团复烤加工工艺互融互通。项目的实施,大理卷烟厂已打造为工艺技术领先、生产装备现代化的打叶复烤生产线,提高复烤生产线的片烟加工质量,促进打叶复烤线综合质量的提升,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基金项目:红塔集团大理卷烟厂科研项目《打叶复烤加工新工艺的研究与应用》(DLGY2022-08).

[2]打叶复烤平库均质化加工方法研究与应用[J]. 宋智勇;帅鸣;刘华友;朱传才;周顺峰;易萍艳;陈渝;熊锋.安徽农业科学,2021(03).

[3]评价配方打叶均匀性特征值的对比分析[J]. 王宗英;徐磊;黄保庆;王晶;姚小龙.安徽农学通报,2020.                                                        

[4]精细化分选对打叶复烤均质化加工的影响[J]. 卫盼盼;吴晓梅;安银立;马建勋;杜家亮.江西农业学报,2023.

作者简介:杨学良(1973.3),男,白族,云南大理人,工作单位:红塔集团大理卷烟厂,职称:工程师,研究方向:打叶复烤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