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艾灸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8
/ 3

耳穴艾灸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王仪枝,熊芬,杨淑娟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护理部 江西南昌 330006

[摘要]目的  探讨耳穴艾灸综合护理干预在高血压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8月-2023年8月就诊于我院的高血压患者92例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耳穴艾灸综合护理干预,持续4周。对比两组血压、低密度脂蛋白(LDL-C)、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4周后,观察组血压、TC、TG、LDL-C水平较对照组低,HDL-C水平及生活简易量表(WHOQOL-BREF)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相比于单纯常规护理,联合应用耳穴艾灸综合护理对高血压患者效果更佳,更利于控制血压、血脂水平,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一种理想的护理手段,操作简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高血压;耳穴艾灸综合护理;血压水平;血脂水平;生活质量

高血压是一种以血压持续升高为临床表现的慢性疾病,而血压长期处于高水平状态若得不到缓解,可对多器官造成损害,如脑、心、肾等,对患者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1]。目前,临床主要采取药物治疗高血压,但长期用药存在不良反应或耐药性,患者用药依从性不佳,导致药物作用不甚理想,还需辅助其他效果更佳的降压手段。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包括耳穴压豆、艾灸等,主要通过调和阴阳、疏通经络达到维护健康的目的,在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能够发挥独特优势[2-3]。本研究从血压、血脂、生活质量探讨耳穴艾灸综合护理干预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8月-2023年8月就诊于我院的高血压患者92例分为两组,各46例。观察组年龄51-79岁,平均(62.35±3.01)岁;其中男25例,女21例;病程1-12年,平均(7.25±1.22)年;体质量指数18.66-22.74kg/m2,平均(20.54±0.38)kg/m2。对照组年龄53-78岁,平均(61.70±3.12)岁;其中男27例,女19例;病程2-13年,平均(7.29±1.47)年;体质量指数18.80-22.91kg/m2,平均(20.77±0.45)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高血压的诊断标准[4-5];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具有完整的病例资料。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耳部不能进行耳穴压豆;伴有心力衰竭;内分泌异常、精神疾患等。

1.3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降压、调脂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予以患者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并为其制定饮食与运动计划;加强用药护理,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处理。观察组加用耳穴艾灸综合护理干预:(1)耳穴压豆。对耳廓予以常规消毒,取耳部交感、神门、心、肝、降压沟等穴位,上述穴位处予以王不留行籽粘贴,各穴位15s,以耳廓轻痛、发热、酸胀为宜,两耳交替,隔日更换1次,持续4周。(2)艾灸。患者仰卧位,取关元、涌泉、百会穴,在距离所选穴位上方2-3cm处施以温和灸,以皮肤出现温热且不灼烫为宜,没穴位艾灸7min,每日1次,持续4周。

1.4观察指标  (1)血压水平:分别于干预前、干预4周后在患者静息状态下测量收缩压与舒张压。(2)血脂水平:干预前、干预4周在患者未用药情况下抽取5m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3)生活质量:采用生活简易量表(WHOQOL-BREF)评估,包括4个领域,分别为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各领域100分,分值高,生活质量佳,评估时间分别为干预前、干预4周。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以P<0.05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血压水平  观察组干预后收缩压与舒张压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压水平对比(±s,mmHg)

组别

收缩压

舒张压

干预前

干预4周

干预前

干预4周

观察组(n=46)

137.15±6.79

121.06±7.14

93.18±6.47

73.02±7.09

对照组(n=46)

139.08±8.40

128.45±6.51

92.90±7.65

82.48±5.10

t

1.212

5.194

0.190

7.346

P

0.229

0.000

0.850

0.000

2.2  血脂水平观察组干预后TC、TG、TDL-C水平较对照组低,HDL-C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脂水平对比(±s,g/L)

组别

TC

TG

LDL-C

HDL-C

干预前

干预4周

干预前

干预4周

干预前

干预4周

干预前

干预4周

观察组(n=46)

5.69±0.55

4.27±0.33

2.43±0.29

1.40±0.15

4.38±0.67

3.25±0.51

1.11±0.20

1.86±0.17

对照组(n=46)

5.84±0.62

4.70±0.26

2.39±0.30

1.96±0.22

4.55±0.59

3.89±0.27

1.13±0.18

1.62±0.15

t

1.228

6.942

0.650

7.169

1.292

7.522

0.504

7.180

P

0.223

0.000

0.517

0.000

0.200

0.000

0.615

0.000

2.3  生活质量  观察组干预后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各领域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s,分)

组别

生理领域

心理领域

社会领域

环境领域

干预前

干预4周

干预前

干预4周

干预前

干预4周

干预前

干预4周

观察组(n=46)

59.63±7.08

84.93±5.47

61.90±6.56

87.88±6.10

63.42±6.72

85.11±6.01

62.99±6.33

91.41±3.12

对照组(n=46)

61.55±6.89

77.33±6.04

62.39±5.78

80.69±6.85

62.97±7.55

76.97±7.03

63.19±7.98

86.98±5.79

t

1.318

6.326

0.380

5.317

0.302

5.969

0.133

4.568

P

0.191

0.000

0.705

0.000

0.763

0.000

0.894

0.000

3 讨论

高血压多发于中老年人群,患者年纪偏大,血管压力感受器功能差,易出现血压波动,长期血压控制不佳,会损害心、脑、肝等器官,降低患者生活质量[6]。高血压可归属于中医“眩晕”、“头痛”等范畴,其发生主要时情志不调、机体阴阳失调、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过度饮酒等)导致以致心肝阳亢、肝肾阴虚[7-8]。临床应根据辨证类型,予以个性化的护理干预,以稳定病情,控制疾病发展。

当前临床针对高血压以西医治疗为主,中医特色技术为辅,目的在于减轻疾病症状,控制血压水平,稳定患者病情。本研究中,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血压、TC、TG、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HDL-C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耳穴艾灸综合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在高血压中护理效果远高于单一常规护理,在控制血压、血脂方面更具优势,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王新兰[9]等研究显示,在高血压患者中应用耳穴艾灸综合干预护理可有效控制血压、血脂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与本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祖国医学认为,人体五脏六腑均可在耳部找到对应位置,疾病信息可通过耳廓反映,故高血压发生时可出现阳性敏感点于耳廓上,故对相应耳穴进行按压、揉捏,使其产生酸胀、热痛感,可抑制交感神经活动,增加一氧化氮等物质释放,从而调节血管舒张及收缩,最终达到稳定血压的作用[10-11]。耳部降压沟穴具有清肝、温肾、利窍功效;神门可镇痛、止痛、安定安神;心穴能够养血生脉,益心安神;肝区可疏肝理气,清泄肝火;交感穴有清热养心,行气降逆之功效。诸穴合用,可发挥养血安神、调和阴阳、滋阴清热等作用,从而实现调脂、降压的目的。艾灸作为中医传统干预手段,具有操作简单、效果显著等优势,可借助燃烧的艾条,产生艾热,通过对特定穴位予以刺激,以激发经气活动,调理紊乱的生理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百会穴具有益气升阳、平衡阴阳功效,灸之可稳定和降低血压;关元可理气和血,久之可辅助降压;涌泉有平肝熄风、开窍宁神作用,对于肝阳上亢引起高血压症状具有缓解作用。该疗法温和热力与药力借助人体经络分散作用可直达五脏六腑,以行气活血、温通经络、调和营卫,从而改善局部微循环,调节血液黏度及脂质代谢,降低血压水平[12]。耳穴、艾灸综合实施,发挥协同作用,更好的控制血压、稳定病情,降低疾病的负面影响,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耳穴压豆、艾灸综合用于高血压患者中,利于降低血压水平,调节脂代谢,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郁丘婷,胡春蕊,赵外荣,等.耳穴贴压联合西药治疗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8,52(12):44-47.

[2] 蔺晓源,杨晓丹,姚福胜,等.原发性高血压病“本虚标实”的中医病机与治疗[J].中医药学报,2018,46(6):10-12.

[3] 徐甜甜,卢根娣.高血压病的中医特色护理探讨[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41(1):103-105.

[4]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高血压联盟(中国)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9,24(1):24-56.

[5] 郑筱萸.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7198-199.

[6] 姚瑶.护理干预结合生活指导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8,40(12):1981-1920.

[7] 孙增玉,张艳,庄园,等.中医综合疗法治疗Ⅰ级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8,36(9):2106-2109.

[8] 姚磊,李建华,胡盼盼,等.中医综合治疗对高血压病人血压管理效果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17(6):819-822.

[9] 王新兰,吴庆荣.耳穴艾灸综合干预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效果及血压、血脂、生活质量的影响[J].四川中医,2018,36(3):214-216.

[10] 童芬芬,黄晓莉,魏珍珍.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联合耳穴埋豆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16(18):2601-2604.

[11] 吴娟鸽,李玉梅.耳穴压豆联合吴茱萸涌泉穴穴贴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四川中医,2019,37(3):196-199.

[12] 和蕊,刘宏,王慧芳,等.艾灸对虚实辨证不同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心动脉压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6):2678-2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