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8
/ 2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研究

李越

身份证:230105199207151625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然而,在建设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这不仅给项目进度带来困扰,还对财务和资源投入产生了巨大压力。因此,深入研究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并寻找相应解决方法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对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展开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与控制措施

1 建筑工程造价概述

建筑工程造价是指完成一个建筑项目所需的费用,包括材料、人工、设备、管理等各方面的支出。在项目立项之初,需要进行预算编制,确定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和投资预期收益。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价往往会超出预算。

2 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分析

2.1 设计变更的影响

设计变更作为造价超预算的常见原因之一,其影响主要体现在设计过程中对原始设计方案的不断修改和调整。一方面,客户需求的不断变更以及对工程细节的追求常常导致设计团队在工程进行中频繁修改设计方案,使得工程预算难以稳定。另一方面,由于设计变更的频繁发生,相关方在变更管理上往往存在沟通不畅、程序不严谨的问题,使得变更的成本难以被准确评估和控制。设计变更的引入直接导致了工程成本的不确定性,为造价超预算创造了隐患。

2.2 材料价格波动的挑战

材料价格的波动是另一个极具影响力的因素,尤其在建筑工程中,材料占据了工程总成本的相当大的比例。由于市场经济的不稳定性,材料价格波动成为工程造价波动的主要动因之一。原材料的价格受到全球市场、自然灾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波动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采购成本。施工过程中,材料价格的不确定性使得工程方在预算阶段难以准确评估成本,容易导致实际发生的成本超出预算。

2.3 施工过程管理的关键问题

施工过程的管理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顺利进行和成本的控制。管理不善导致的问题多种多样,其中包括施工进度的延误、人力资源的浪费以及工程质量的不稳定。在施工管理中,若缺乏有效的进度计划和实时监控机制,容易导致工程进度滞后,从而增加施工期间的人力和设备成本。施工过程中的不规范管理也可能导致工程质量问题,进而需要额外的投入进行修复,进一步加大了工程造价。

3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控制措施

3.1 控制施工变更

为了进行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控制,需要有效控制施工变更问题。施工变更是指在建设过程中由于设计、材料、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导致施工方需要对已经确定的计划进行修改或调整的情况。这种变更往往会给项目带来额外的成本和时间压力,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以控制。首先,要加强前期规划和设计阶段的工作。在项目启动之初,应该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尽量将其纳入到设计中去。通过与业主、设计师和承包商之间的密切合作,可以确保所有相关方都对项目目标有清晰明确的理解,并共同努力避免不必要的变更。其次,在合同签订阶段就应该明确约定施工变更管理机制。合同中应详细规定什么情况下可以提出变更申请、如何评估变更影响以及如何处理相关费用等事项。同时还要明确责任分配和沟通渠道,以便及时处理各类问题并减少误解和纠纷。再次,在变更管理过程中要注重成本控制。每一项变更都应该经过详细评估,并确定其对项目造价的影响。如果变更会导致超预算或者时间延误,就需要重新考虑是否接受该变更或者寻找其他解决方案。同时还可以通过与供应商谈判、优化设计等方式来降低成本。

3.2 严格管控材料采购

要有效控制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情况,严格管控材料采购是一项关键策略,在建筑工程中,材料采购是项目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高效的材料采购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并防止造价超预算。严格管控材料供应商和采购渠道是控制成本的重要环节,选择可靠、信誉良好的供应商,确保材料质量的同时,也能获取更有竞争力的价格,建立健全的供应链管理体系,确保及时、准确地获得所需的材料,避免因材料延迟或短缺而导致的工期延误和额外费用。其次,建立科学的材料采购计划也十分重要,在项目前期,根据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准确评估所需材料的类型、规格和数量,并制定相应的采购计划,合理安排采购时间,避免材料采购过早或过晚,从而减少采购主动权被厂家掌握或因紧急需求而增加成本的情况发生。同时,合理预估材料价格的波动性,关注市场情况和政策变化,避免在市场行情波动时采购导致成本增加。最后,建立严格的材料验收与管理制度也是必要的,对于每批次到达现场的材料都必须进行验收,确保其符合施工质量和规范要求,从而避免材料质量问题所产生的返工或材料更换导致工期延误。同时建立健全材料领用和使用制度,严禁浪费和私自使用材料,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成本增加。

3.3 加强项目管理

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建筑单位需要加强项目管理。这包括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沟通渠道,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避免造成成本增加。

(1)建筑单位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监督机制。这可以通过设立项目经理或项目团队来实现。他们将负责监督项目的进展情况,并及时发现任何可能影响项目进度和质量的问题。监督机制还可以包括定期的项目进展报告和评估会议,以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

(2)建筑单位需要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项目成员之间的沟通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项目目标和任务,并及时解决任何问题。可以通过定期的团队会议、沟通平台和邮件等方式来促进沟通。此外,还可以设立一个问题反馈机制,让项目成员能够随时提出问题和建议。

(3)建筑单位需要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项目管理应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及时处理任何可能影响项目进展的问题。这可以通过定期的项目评估和风险管理来实现。如果出现任何问题,项目经理应该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解决,并确保问题不会进一步扩大。

通过加强项目管理,建筑单位可以更好地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及时解决问题,从而避免造成成本增加。这将有助于项目的顺利进行,提高项目的成功率和效益。

3.4 科学编制预算

为了控制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科学编制预算是至关重要的。在建筑项目中,预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不仅影响到项目的进展和质量,还直接关系到投资者的利益。因此需要采取一些科学有效的方法来编制预算。第一,在编制预算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分析。这包括对项目所需材料、设备、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详细了解,并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和洽谈。通过与专业人士合作,可以获得准确可靠的数据和信息,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合理判断。第二,在编制预算时,需要考虑各种可能发生的风险因素。建筑工程往往伴随着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如天气变化、市场波动等。为了避免造成额外费用支出或延误工期,应该提前做好风险评估,并在预算中留出一定余地以应对突发情况。

4 结束语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包括设计变更、材料价格波动、施工管理不当等,为了控制造价超预算,可以采取提前规划和设计、严格管控材料采购、优化施工工艺、加强项目管理与风险评估等策略,同时,建立健全的成本控制体系和监督机制,加强沟通与协调,提高工作效率也是关键。综上所述,通过综合管理和有效控制,可以降低造价超预算风险,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并实现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薛艺彬.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J].房地产世界,2023,(17):106-108.

[2]郭鑫.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和控制措施分析[J].居舍,2023,(23):141-144.

[3]梁军霞.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及控制措施[J].中国招标,2023,(08):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