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司机应急处置绩效影响因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8
/ 2

地铁司机应急处置绩效影响因素

李新刚

苏州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  江苏苏州 215000

摘要:在城市地铁交通的运行中,各种异常情况,如设备故障,恶劣天气以及突发性事件等都将对列车的正常运转造成一定的干扰,对乘客的生命财产造成危害。在事故处理过程中,驾驶员的紧急处理能力是事故反应的关键。本文将通过对城市地铁交通事故处理操作流程的剖析,分析城市地铁交通事故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对策,以保障城市地铁交通运行的安全性。

关键词:地铁司机;应急处置;绩效;影响因素

地铁驾驶员紧急救援工作是一项涉及多种复杂操作的高危工作,紧急情况下驾驶员必须及时准确地执行紧急救援操作,其紧急处理效果将决定着列车是否能够尽早恢复正常运行。如何有效地开展驾驶员在突发事件中的认知和能力训练,对于减少事故的风险,保障地铁运营的安全性,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1地铁司机应急处置

1.1地铁司机应急处置作业

地铁驾驶员的紧急处理就是对行车中出现的设备故障、恶劣天气以及突发性的事件等异常情况,作出快速准确的反应,同时采取有效的应对行动。在接受故障现象的感觉刺激之后,进行故障类型的判定与辨识,最终进行响应与排除故障等步骤[1]。在信息处理阶段,驾驶员需要调动视觉和听觉等资源展开处理,在做出决定时结合认知性的内容,在应对时调用行动资源展开合理的处置。在实施紧急救援行动的同时,地铁驾驶员需要保证地铁的正常运行,尽可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因此,在紧急情况下,各个环节的操作都需要精确和及时,其处理的有效性是衡量城市交通事故处理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因各类突发事件在启动-决定-响应过程中,对视觉、听觉以及认知等基础资源的调动存在差异,导致突发事件的处理效果也存在着差异。

1.2地铁司机应急处置绩效

从有效性方面对地铁交通驾驶员的紧急处理绩效展开分级,并以事故处理仿真结果中的差错次数和耗时来量化。在规范过程中,每位驾驶员在进行了几次紧急事件后,平均失误次数和平均时间长度的横轴和纵轴[2]。反应迟缓的行为是指平均失误次数较多,平均时间较长,处理效率较低;谨慎行为表现为平均失误次数较少,平均失误次数多,处理效率高,处理效率低,事故处理周期长;敏捷性行为是指平均失误次数较少,平均时间较短,处理效果较好,效率较高,可以快速、精确地进行紧急处理;轻率行为是指驾驶员平均出错次数多,平均耗费的时间较短;虽然驾驶员处理的能力强,但是错误率较高,不能保证操作的安全性。

2地铁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方面的不足

2.1车站消防安全设计依据与实际现状不相匹配

现行的火灾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与地铁工程的实践没有密切联系。有些规范和标准不具备可操作性,设计者没有明确的参考和实施基础;有些条件太低,导致有些地铁站点的防火规范比地面楼要低,比如燃气灭火系统只安装在主要的设备室,尤其是在列车上没有安装主动灭火装置,容易导致早期火灾无法得到有效的扑灭[3]。此外,有些设计基础明显落后,例如现行线路的设计计算方法不够精确,与通车后实际客流相差很大。

2.2运营管理与安全需求有差距

由于城市地铁交通部门众多,专业范围较广,因此,在车辆段、停车场以及变电站等多个部门交叉的地方,也面临着消防安全管理方面的交叉和界限不清以及职责不明等问题,在消防安全相关工作当中,往往会呈现出一副什么都能管,一有问题就没人管的样子,缺少整体的管理。地铁专业技术人员和基层管理岗位的需求量急剧增加,许多新的员工加入到了运行一线的各种操作岗位中,基层管理岗位的整体管理能力十分低下,随着新线的密集开通,培训与实习的时间都比较短,因此,由于人员的质量和专业技能的缺乏,使得整个管理水平无法满足当前的安全运行需要[4]。由于基层工作岗位众多,火灾训练演习频率较高,对防火方案及设备不甚了解,责任划分不清,消防教育、训练以及考评方式比较简单,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2.3应对洪涝灾害能力不足

在地铁中,通过设置在站台上的集成环保控制系统来进行通风和输氧和排烟等基础功能,如果地铁站遇到了洪水,很容易导致停电或者是发生一些设备的故障,所以环保控制系统很容易就会瘫痪。因为在这个比较密闭的地方,将会导致站台里的空气浓度持续降低,如果有人被困在了列车的车厢里,因为水的原因,很容易导致车厢里的空调系统瘫痪,氧浓度降低,从而导致一些人的死亡。与此同时,尽管在联络通道的周围设置了一段式的定置排水泵,但是水泵的排水设计仅仅是针对建筑物渗漏和少量的降雨,其排水泵扬程很低,同时流量也较小,并且与城市排水管网络相连,不能有效地清除大部分的回流降雨,而且供电也容易受到积水的影响。由于缺乏其它引排水措施及固定设备,导致排水效果不佳,无法有效应对极端天气。

2.4专业器材装备不足

当前,我国城市消防站使用的流动排烟以及救生侦察等特殊设备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配置,没有配备路轨两用的消防车,并且没有设置轨道站台,只能通过停车场和车辆段的交叉口才能到达轨行区,现有的车辆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工作。在应对城市地铁交通洪水的过程中,由于缺少强大的排涝设备,将极大地降低城市防洪减灾的效果。

3加强地铁应急处置能力的建议

3.1完善提高地铁设计标准

为了解决地铁和商业发展,针对停车基地办公和相关的维护用房等一些设计规范问题,需要将自动灭火系统、紧急救援队伍和设备的设置进行详细规定,以防止在实践中出现不同的规范,同时保证地铁的防火安全,从而在根本上保障地铁设计的标准化,提高广大乘客的乘车安全。

3.2细化应急处置预案,完善人员职责分工

针对地铁运行发展和需求,需要对各种紧急情况下的应对对策进行细化,健全各种情景的应急方案,建立监控、预警和决策相关机制,按照事故的轻重,制定了有效的应急方案,当超过了上级应急机制的时候,就可以上报上一级应急预案进行有效的解决[5]。并对车站值班主任和驾驶员等各个部门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的工作流程进行详细的划分,根据自己的责任划分和职权,对相关的地铁事故进行紧急处理。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强应对地铁事故的应急能力,保证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有序有效的应对。

3.3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加强专业队

从地铁站点布局广泛的实际出发,以健全“一站一方案”为核心,建立总部指挥和地铁公司、辖区消防大队和各个营运企业、社区消防队和各个站点的三级消防应急联动体系,对各类突发事件进行详细和完善,并充分利用专家的引导,强化地铁列车的事故救援等多种突发事件的预案编制和演习,从根本上提升地铁应急处理水平。

3.4配备更多专业救援装备

由于轨道交通具有升温速度快、烟雾难以消散等特点,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一系列的专门设备,例如,主要采用具有不同排气能力和各种传动方式的抽气扇,从而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防烟系统。同时,还需要为应对城市内涝提供专门的排水设施,增加大功率泵的配置,在洪水处理过程中,要将浮艇泵、手举泵以及远程供水系统等各种设施进行排水工作,从而能够迅速排出水来。

4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迅猛发展,不断增加的乘客数量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所以,当遇到紧急情况时,要以更科学、更系统以及更有效的方法将事故的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更好的利用科学技术的发展,增强各有关部门之间的联系和合作,才能保证城市地铁的正常运营。

参考文献

[1]孙孟毅.地铁列车司机应急处置能力的评判标准及其应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0,23(12):143-147.DOI:10.16037/j.1007-869x.2020.12.029.

[2]王萌博,刘文政.关于电客车司机车队管理的几点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5):159.

[3]陈扶崑.构建地铁司机应急指挥平台方案探讨[J].科技风,2019,(13):246.

[4]刘博,张杨,董青等.地铁列车故障模式下的司机应急操作实时指导系统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8,25(06):46-48+52.

[5]方智华.关于地铁司机处理故障应急事件的探讨[J].科技风,2017,(11):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