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医务人员艾滋病应对能力及培训需求调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1
/ 2

急诊科医务人员艾滋病应对能力及培训需求调查分析

温生秒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医院    感染科    福建泉州    362500

摘要:目的:分析对于急诊科医护人员的艾滋病应对技能和培训需求进行研究。研究方法:选择我院及周边医院急诊科的82名医护人员作为研究样本。结果:医疗工作者在艾滋病防治方面的表现(71.8±8.8)分,属于中等级别(63.4%);而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较低的人数则占了3.6%知识掌握较好的占比63.4结论:经过研究,我们发现急诊科医护人员在艾滋病的应对上只能算是中等水平,他们对艾滋病的相关知识理解并不深入。经过培训,提升了应对效果确保急诊医护人员的安全,同时也为前来就诊的艾滋病患者提供了治疗的机会。

关键词:急诊就诊医务人员培训艾滋病调查分析

艾滋病是一种致命的性传播疾病,伴随着社会进步以及对性的认知转变,艾滋病的患病比例每年都在增加[1]急诊科是医院中接触艾滋病患者最为频繁的科室之一,因此,提高急诊科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的应对能力对于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2]。在此背景下,这项研究的目标是深入探讨急救中心的医护工作者们对艾滋病的理解、看法、预防与控制的知识和技术,还有他们的培养要求。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及周边医院急诊科的医务人员82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具备执业资格:医务人员必须持有有效的执业资格证书,能够合法从事医疗工作。②经过艾滋病专业培训:医务人员应经过艾滋病防治相关的专业培训,具备艾滋病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基本知识。③熟练掌握艾滋病防护知识:医务人员应熟练掌握艾滋病防护知识,包括但不限于职业暴露后的处理、个人防护措施等。④有处理突发状况的经验和能力:医务人员应具备处理艾滋病相关突发状况的经验和能力,如职业暴露、患者紧急抢救等。⑤熟悉国家艾滋病防治政策:医务人员应了解和熟悉国家艾滋病防治政策,能够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排除标准:①不具备执业资格:医务人员未持有有效的执业资格证书或从事医疗工作的合法资质。②未经过艾滋病专业培训:医务人员未经过艾滋病防治相关的专业培训,缺乏艾滋病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基本知识。

1.2 方法

根据前期工作,我们精心设计了调查问卷,并参考了大量相关文献。此问卷以自填形式进行,由经验丰富的调查员负责发放和回收,整个过程都有质量控制人员全程监督。经过预调研测试,获取的问卷评分越高,就意味着被Sub-I的艾滋病抵抗技巧也就越出色。

1.3 统计学方法

两位研究人员使用Epi data 3.0[3]软件进行数据输入,以保证数据的精确度。接下来,数据将由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于计数信息,我们使用频率、平均值-标准偏差(x±s)和百分比来描述,全方位展示数据特性。

2 结果

2.1在所有的艾滋病应对技术要素的评估里,医务人员的最低要求依次为:在职场暴露之后的预防性用药和跟踪服务、抗病毒药物的使用、病毒的消除、以及血液和体液的处置;以及艾滋病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在所有的评价指标里,最高得分的三项依次为:预防艾滋病的工作人员接触、艾滋病的症状以及其传播路径、以及国家的相关政策以及医疗机构的法律法规。详情请参考表1。

1 诊科医务人员艾滋病应对能力需求得分

维度

平均分

较差

中等

较好

艾滋病临床表现和传播途径

11.6±1.6

4(4.9)

16(19.5)

62(75.6)

艾滋病实验室诊断指标

3.1±0.9

22(26.8)

56(68.3)

4(4.9)

滋病治疗药物

2.4±1.1

18(21.9)

52(63.4)

12(14.6)

滋病病毒灭活、血液、体液处理

7.3±2.1

4(4.9)

51(62.2)

27(32.9)

业暴露源及暴露途径

15.9±2.1

5(6.1)

35(42.7)

42(51.2)

滋病职业暴露预防

12.6±1.7

2(2.4)

10(12.1)

68(82.9)

业暴露后预防传播、 用药及随访

9.8±2.4

23(28.0)

46(56.1)

13(15.9)

国家政策及医院规章制度

9.1±1.6

11(13.4)

36(43.9)

35(42.7)

问卷总分

71.8±8.8

3(3.6)

52(63.4)

27(32.9)

3 讨论

艾滋病作为一种全球性的重大传染病,对医务人员的应对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急诊科作为医院的一线科室,直接面对各种急症患者,其中包括艾滋病患者[4]。因此,理解急救中心的医护工作人员如何处理艾滋病以及他们的培训需求,这对于优化医疗服务水平,确保病人的健康至关重要。这项研究的目标是深入探讨急救中心的医护工作人员如何处理艾滋病以及他们的培训需求。,以期为相关培训计划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目前大部分急诊科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的基本知识、传播途径、防护措施等方面的了解不够深入。在面对艾滋病患者时,部分医务人员表现出操作不熟练、流程不规范等问题。由于社会对艾滋病的恐惧和误解,导致部分医务人员在处理艾滋病患者时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在与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中,部分医务人员的告知能力和技巧有待提高。

医院应制定全面、系统的培训计划,包括基础知识、技能操作、心理干预、沟通技巧等方面。对培训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和考核,确保培训质量[5]。同时,将考核结果与医务人员的晋升、评优等挂钩。针对医务人员对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技能水平的不足,应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包括艾滋病基础知识、诊断治疗技能、职业暴露预防和处理等方面的内容。培训方式可采用线上培训、专家讲座、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以满足不同层次医务人员的需求。

心理干预:针对部分医务人员存在的歧视和恐惧心理,应加强心理干预和疏导。可以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心理咨询等方式,帮助医务人员正确认识艾滋病,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关爱和尊重患者的意识[6]

职业暴露预防和处理:加强职业暴露预防和处理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的应对能力。同时,完善职业暴露处理流程和防护措施,确保医务人员的安全。

宣传教育:加强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的力度,提高医务人员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认识和参与度。可以通过开展宣传周、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强医务人员的意识和责任感。

法律法规:加强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遵守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保护患者和自身的合法权益。

本研究通过对急诊科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了其对艾滋病应对能力的现状和培训需求。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针对性的培训建议,以提高医务人员的应对能力和服务质量。希望通过本研究的结论能为其他医疗机构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整个医疗行业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视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佳佳, 宋晓燕,冯菊.某传染病医院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现状分析及对策[J].皮肤病与性病,2023,45(06):403-405.   

[2] 韩志伟, 王奇, 邢天放, 杨文杰, 朱晓燕,徐晓霞.河南省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和行为准则知晓情况调查[J].现代疾病预防控制,2023,34(12):885-889.   

[3] 李洪福,王华丽.医务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歧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2023,29(10):775-781.   

[4] 孙慧慧,  李文艳,徐珊珊.艾滋病患者心理痛苦与社会影响的相关性研究[J].心理月刊,2023,18(18):43-45.   

[5] 黄小倩,林莉莉.人性化的健康指导护理法对艾滋病患者睡眠质量及自我效能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3,10(07):1716-1718.   

[6]张杰, 彭玉娇, 万绍平, 易隽, 闵丽华,黄敏.急诊科医务人员艾滋病应对能力及培训需求调查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7,33(12):1221-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