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治工程中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1
/ 2

土地整治工程中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贺百万

湖南融辉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湖南省长沙市 410006

摘要:土地整治是世界上许多国家解决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问题和城乡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不同国家和地区以及同一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土地整治的侧重点、实施内容均有所差异。资源开发型地区大都伴随着生态环境遭受破坏、治理难度大的问题,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粗放型的资源开采模式逐步向节约和环保型转变。针对生态环境脆弱、土地利用低效、产业转型阵痛的区域,在科学规划的前提下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势在必行。

关键词:土地整治;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1土地整治的概述

土地整治作为一项政策工具和实施平台,通常用于各国协调和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利用矛盾,是农业、农村与区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根据服务对象不同,国外土地整治可划分为2种基本类型:一是开展以地块调整和土地权属调整为重点的土地整理、土地开发、土地复垦、土地调整、土地重划等,以实现土地连片与规模化经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二是开展以区域要素统筹为重点的村庄整治、城市更新、土地开发与再开发、新农村建设、乡村生态景观建设等工作,优化土地利用布局,提升城乡生活品质。

2土地整治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土地整治工程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土地整治工程中常涉及土地平整和土壤改良等措施,通过疏松土壤、改善通透性,促进土壤中的空气、水分和养分的循环和交换,这样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增加土壤的透水性和保水性,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供水能力。土地整治工程中常采用施肥、返青、绿化等措施,通过增加有机质和营养元素的供应,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和养分供给能力。同时,合理的土地整治还可以减少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保持土壤中养分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土地整治工程中常采取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措施,如修建水库、塘坝、沟渠等,能够有效地调节土壤水分,这样可以提高土壤的持水能力,减少水分蒸发和土壤干旱,提供良好的水分条件,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土地整治工程对土壤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改善土壤结构、补充和保持土壤养分、管理和调节土壤水分以及促进土壤的生态恢复等方面,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土壤的肥力、保水能力和生态功能,从而为可持续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2.2土地整治工程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土地整治工程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是复杂的,可以同时产生积极和消极的效应。具体影响取决于土地整治工程的实施方式、规模以及对生态系统的理解和保护措施等因素。土地整治工程可以优化土地利用方式,恢复和改善栖息地的质量。通过植被恢复、绿化、生态修复等措施,可以创造适合各种生物生存和繁衍的条件,提高生物多样性。在土地整治工程中,可以考虑规划和建设生态廊道,连接不同的生境,促进物种迁移和基因流动,增加生物多样性,这有助于保护和维持生物群落的连通性,减少物种隔离和灭绝的风险。土地整治工程中常常包括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措施,有助于改善水环境质量和增加水资源供给,这对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具有积极影响,维护水生生物的多样性。土地整治工程可能会引起物种迁徙和分布范围的改变,有些物种可能无法适应新环境,或无法找到适宜的栖息地而受到威胁,这可能导致物种的数量减少和生物多样性的降低。土地整治工程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是复杂的,既有积极的方面,也可能存在消极的影响。在土地整治工程的规划和实施中,需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少负面影响,并确保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

3土地整治工程中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3.1土地平整技术

土地平整是国土复垦生态修复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它可以消除不利干扰,实现土地的复垦和再利用。在土地整治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的步骤需要注意,首先是清除硬覆盖和剥离硬土层,这是为了恢复地表的透水性。通过清除硬覆盖物,如建筑物、混凝土路面等,以及剥离硬土层,土地表面的水分才能够更好地渗透到地下水层,实现地下水的再生。这样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地的透水性,提高土地的湿润度和水分储存能力。如果待整治的土地为薄土层且大部分土壤是通过外购客土带来的,那么在回填表土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土壤中没有有害金属和化学物质的含量。这是为了避免这些有害物质对土壤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并确保土壤的质量和肥力。土地平整是国土复垦生态修复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的实施可以消除不利干扰,促进土地复垦的顺利进行。通过清除硬覆盖和剥离硬土层,恢复地表的透水性;在回填表土时要保证无有害金属和化学物质的含量;选择合适的覆盖土可以改善土壤质地和营养含量。这些步骤的实施将对土地的生态修复和再利用产生积极的影响。

3.2化学修复技术

在化学修复方法中,剥离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是一个关键步骤。重金属污染是矿区土壤中常见的污染类型,也是最具有毒性和持久性的污染物之一。通过使用化学修复方法,可以有效地剥离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从而抑制污染的进一步扩散。此外,吸附法也是一种常用的化学修复方法。这种方法通过使用吸附剂来提取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吸附剂具有高度的吸附能力,可以有效地捕获并固定重金属离子,从而将其从土壤中去除。此外,在热解析法的作用下,特殊物质也可以被清除,从而改良土壤的状况。化学修复法对于高污染矿区土壤的修复具有显著的效果。通过利用化学试剂清除有害物质并剥离重金属离子,以及使用吸附法和热解析法来改良土壤,可以有效地恢复土壤的生态功能。然而,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解决可能的二次污染问题和确保修复效果的持久性。最后,需要综合考虑化学修复法的成本效益,以确定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

3.3水土保持技术

3.3.1植被恢复技术

在植被恢复技术中,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物种至关重要。根据土壤类型、湿度、光照等因素,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和实验确定了适宜种植的植物。例如,在湿地生态修复工程中,常选择具有抗湿润环境能力的沼泽植物,如香蒲、芦苇等。而在干旱地区,则采用能够耐旱的植物,如柽柳、绿绒蒿等。选取适宜的植物种类对于植被恢复的成功至关重要。

首先是改善土壤质量,例如通过施加有机肥料、堆积沙土或石头等改善土壤的肥力和排水性,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其次是控制水源供给,确保植物得到适量的水分,可以采取灌溉、植物学槽等手段来满足植物的水分需求。另外,定期进行病虫害防治也是植被恢复技术中的重要环节,保护植物免受害虫和疾病的侵害。

3.3.2梯田梯地整治技术

梯田梯地整治技术作为土地整治工程中的一种重要生态修复技术,在解决土地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和潜力。梯田梯地整治技术是指通过改变原有的山地农田格局,将原本不适合耕种的陡坡土地进行整理拓宽,创造出一系列平台式的梯田耕地。这种技术不仅可以增加农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还可以大大减缓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农业生产力。

梯田梯地整治技术的核心是通过用石墙或水泥梁筑层层平台,将陡峭的山坡变成一层层平整的梯田。这种结构可以减缓水流速度,使水分停留在每一层梯田中,提高土壤含水量,并减少土壤侵蚀。同时,梯田的梯级状布置还有助于留住沉积物,防止泥沙和土壤被冲刷入水源、河流等地方。

在实施梯田梯地整治技术的过程中,还可以采取一系列生态修复措施。例如,在梯田整治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宜的水土保持措施,如植被恢复、人工造林、种草等。同时,可以合理配置农田排灌设施,增加梯田下部的排水能力,有效防止农田积水,减少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这些措施的实施既有助于恢复和改善土地的生态环境,又能提高梯田地区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4结论

土地整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则必须遵循生态文明理念,实现山水田湖草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及综合治理,确保我国现有土地资源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并为乡村振兴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基础。近些年来,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已经成为了我国的战略工程,国土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新时期背景下对土地进行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已经成为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李润龙.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科技,2022,7:48-49.

[2]柳忠勤,王京涛,陈志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土地整治——访自然资源部矿区生态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主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原院长白中科[J].今日国土,2023,12:6-10.

[3]柴祥君.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全域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中的应用[J].北京测绘,2022,10:1392-1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