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及发展方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1
/ 2

农田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及发展方向

何荣波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羊街乡林业和水务服务中心661602

摘要:近年来,随着水利事业的蓬勃发展,国家和地方对水利设施的投资也在逐渐加大,对投资结构的比重也进行调整,使农田水利工程的经费来源呈现出一种以社会投入为主、政府补助为辅的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水利管理机构都认识到了提升自身管理水平的重要意义,将现代的网络信息技术应用到农田水利工程中,既可以实现信息的共享、存储、资源的优化配置、数据的及时传输,也可以让管理者在制定决策的时候,变得更有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实现对工程的智能化、自动化管理,从而进一步提升农田水利工程的灌溉和防洪能力。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必要性;发展方向

引言

农田水利工程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关键。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农业也得到进一步发展,传统的农业工程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生产需求和人民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因此,在农业上,更要进行科技和观念的更新,让农业生产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和社会的生产需求。水利设施的修建和实施,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一、农田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水利资源共享的需求

农田水利工程中的数据数量众多,内容繁杂,且在工程设计方、项目管理方和监理方的沟通交流中,还需要大量的文档数据,如果采用以往的传统信息交流模式,就会极大地影响到信息的完整性和及时性。而农田水利工程的信息化建设,则能对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科学的整合,便于以后的维护和管理。相对于手工作业,信息设备降低了错误,提高了时效,管理者能够对数据信息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推动了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共享。另外,信息化建设使得信息能够在同一时间内在各个单元之间进行传输,大大改进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

(二)水利管理决策时效性的需求

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涉及到很多方面,要求有关的管理者对各个阶段所生成的数据进行熟悉,对这些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控制。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中,可以更快、更准确地整合农田水利工程的有关信息,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实施效率,保证它能从整体上把握工程的发展情况,对工程施工计划进行适时修改,从而尽早地完成工作。

二、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概述

(一)农田水利工程

农田水利工程是指相关部门通过对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调节,以达到扬长避短,兴利除害的目标。农田水利工程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大坝、水库的修建,出水口的规划,都是水利建设的重点。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的实际操作中,管理者必须把施工任务落到实处,才能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

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包含对水资源的合理使用,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建设单位要注重对水源质量,水源周围的环境进行保护,才能保证管理工作的成功实施。另外,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还涉及到设备的采购、维护、使用和对施工人员的管理等,工作种类繁多,工作量大,实施起来较困难,要想让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更有效率,更好的推进,就必须利用信息化的方法来对其进行管理,对复杂的管理工作进行高效的管理,让管理工作井然有序。

(二)管理信息化建设

通过建立一个信息化的管理系统,利用远程遥感计算机等新的通讯方式来开展信息交换工作,从而将信息化建设融入到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之中。当前,水利部门的响应机制、体系建设已经开始显现成效,若能在传统的水利项目中引入管理信息化的思想,将会大大提高水利部门对重要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处理的速度,提高产业对重要信息的响应能力,及早进行预警,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为水利项目的建设提供动力。当前,水利行业的信息化意识还不够,对信息化的关注不够,信息化的运用方法也不够充分,一些设备老化,没有及时更新,这就使得传统的水利行业无法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

三、农田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问题及措施

(一)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1.应用基础弱

农田水利工程信息的数字化处理及信息共享是其发展与利用的先决条件,其信息化程度不高,既与信息资源匮乏相关,也与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流程中所采用的信息技术相关,所构建的模型无法科学精确地模拟现实状况。水利行业信息化系统功能单一,重复开发,效率低下,系统不完善,造成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成本高,层次低,维护难度大,这就造成了应用软件难以维护,全局性不强,效率低下的问题。

2.共享信息难

信息化资源最大的优点在于其可重复利用与共享。目前,我国水利水电建设的信息化程度不高,很多地方的信息化建设和共享机制都不能很好配合,导致本来就不多的信息资源更加难以实现共享。另外,由于各区域在资金投入、信息化任务、技术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很多信息数据库分布在各区域和各水利部门,数据信息被分割开来,很难进行传输和共享。

(二)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水利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和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的工作重心在于网络的建设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信息化建设离不开一张公用网,这张网必须要有更大的辐射,各地的水利设施在创建信息数据库时,都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在项目完成之后,才能与全国性的公用网相连。

2.完善水利信息化的标准

水利行业的信息化建设,首先要有一个系统的标准,比如,要有一个相关的管理制度,比如网络平台管理标准、信息安全标准等,这样才能让信息化的建设变得更加的清晰和具体。另外,水利事业单位的信息化建设也要有一定的经费保障,同时也要在各部门的网站上增加信息化平台,以防止其低效的发展。比如,由工程管理部门搭建的农田水利工程网平台,不仅能够与内网相连,还能够与外网连上,外网是一个单位的门户,让公众能够更好地认识到水利建设的重要意义,内网是一个工程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各单位之间的信息共享。

3.提高人员素质

水利建设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参与。为此,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重视员工的素质。第一,针对农田水利工程当前的管理者,应加强他们的资讯科技运用能力,例如,对专案经理进行更全面的资讯系统资讯训练,提升他们的资讯运作技巧;第二,在招聘员工时,应向信息化方向发展,尽量招募具有信息技术专长或有经验的人员,以满足建立信息化平台的需求,以此来提升水利水电企业的信息化水平。

四、农田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一)智能化

农田水利工程信息系统以网络化为中心,将大量与水利有关的信息保存在其中,方便了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在水资源监测过程中,运用了信息网络,从而实现了供水、灌溉信息的智能化,也就是说,按照水资源利用计划,输入相应的命令,该装置就能实现信息的智能传送;而对于大面积灌区来说,利用智能化的监测系统,可以使农田水利工程中的调度方案更高效。

(二)安全性

水利资源的开发利用进程同样需要进行监测,信息化的监测系统既能对灌区进行实时监测,又能对灌区的状况进行宏观掌握,对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行及时的反馈,为管理者提供指引。洪涝灾害给水电站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它不但破坏了信息设施,而且还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而采用网络化监测系统,可以把相关的水资源资料传输到数据中心,从而有效地引导灌区用水,达到节水的目的。

结束语

总之,在研究了水利技术创新之后,认识到了目前水利技术信息化应用的具体情况,指出了运用先进技术可以更好地保障水利建设的成功,使水利技术的价值得到更好的发挥,可以及时地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制定对策,最终对水利技术运用信息化的未来进行展望,促进水利建设事业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岳克辉.农田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及发展方向[J].乡村科技,2021,12(12):125-126.    

[2]李震.农田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必要性及发展方向初探[J].珠江水运,2020,(17):62-63.    

[3]周宇.农田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必要性及发展方向初探[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