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1
/ 2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黄佳卉

漳州市下高坑小学 福建省漳州市 3630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有了很大进展。德育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成为不同学科教学改革工作的重点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品格、发展数学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就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德育工作;教学改革

引言

小学数学课程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学生不仅需要将基础的数学公式记忆牢固,还需要将课堂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将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充分考虑进来,设计的教学内容与活动要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认知规律相符合,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数学问题;同时,教师需要立足于数学学科本身特点,体现出数学的本质。因此,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不能还是采用过去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学习的机械性模式,而是需要教师能够转变教学思想,丰富教学手段,重视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习惯,同时掌握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与技巧,最终获得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发展。

1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目标

由《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可知,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三个方面。小学阶段,核心素养主要表现为:数感、量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综上,可基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在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设定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目标:“通过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学习领域的学习,感悟学习经验,发展数感、灵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进而,发挥该目标引领作用,可基本明确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方向。

2小学数学教育的现状分析

现代小学数学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一些学校采用了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等方法。通过实际问题和情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概念。一些学校可能因资源不足或教师培训不足而无法充分发挥不同方法的优势,导致教学效果参差不齐,还有一些地区仍然存在过分注重应试教育的情况,导致教学偏向死记硬背而忽略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实际运用数学的能力。技术与创新在教学中的融合: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小学数学教育逐渐融合了各种技术和创新手段。电子白板、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工具在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使得数学教学更具生动性和互动性。虚拟实验、在线学习平台等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和途径。然而一方面,一些学校可能因为财政限制或技术设备不足而难以实现数字化教学;另一方面,技术过度依赖也可能导致教育过程中对于基本概念的忽视,使学生更注重操作技能而忽略了数学的本质。评估体系的变革与全面素养的培养:综合素养评价强调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思维的培养以及实际问题的解决等,这种变革使得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应用能力,而不仅仅是他们在考试中的得分。教师需要适应新的评估理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而不是仅仅追求考试成绩。同时评估体系的变革需要更加完善和科学的设计,确保能够准确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并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支持和指导。教育者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合理融合技术手段,同时适应评估体系的变革,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同时也需要政府、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共同推动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

3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路径

3.1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素材的优化

要想真正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德育质量,就必须做到德育内容在数学课程中的真正融入,实现对小学数学内容与德育的创新结合,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这就要求教师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实现对数学教材中德育内容的优化。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课中“测量”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感知物体,从而对长度概念有全面的认知,加深学生的理性思维。只有通过动手实践,学生才能感知测量的意义,从而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教师要通过小学数学教材中德育内容的合理运用,培养学生严谨的态度和责任意识,使学生不断规范自己的言行,提高个人的品德修养。

3.2提出任务,驱动学生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是学生参与数学课堂的具体表现,也是学生经历数学认知形成的过程。通过合作探究,学生不但可以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扎实掌握数学知识,还可以提升数学核心素养,如数学思维能力、抽象能力等。任务驱动教学实践表明,有效的任务是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的驱动力。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依据教学内容,提出相关任务,驱动学生合作探究。

3.3差异化教学策略

个性化任务设计:对于数学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设置更具挑战性的任务,涉及更复杂的问题解决或更高阶的数学概念;而对于数学能力较弱或学习速度较慢的学生,则设计更加简化或具体化的任务,帮助他们逐步建立自信和基础,使每个学生在适宜的挑战程度下发展自己的数学能力,同时不会使学习过于简单或困难。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资源:可以结合讲解、示范、实践、游戏等多种教学方式,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偏好。同时利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如视觉化工具、数学游戏、实物模型等,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在教学“面积”时,可以用色块模型或实际场景的图片来帮助学生直观理解面积概念,针对视觉学习者提供更直观的认知。

3.4提升数学教育中德育工作的严谨性

对小学生进行德育,不仅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也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长远的影响,实现学生整体素养的提升。德育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的渗透,同样要遵循严谨性和专业性的原则。如在“面积”的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建立面积的概念,不仅要求教师具备专业的数学教学素养,还要求教师把握好德育内容融入课堂教学的手段。在介绍面积相关概念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善于发现总结的习惯,让学生切身体会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感悟到数学不仅是概念化的存在,同时也是现实化的运用。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理念引导下,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开展课堂教学时重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由于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此需要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教学思维,同时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个性特点与学习情况等因素,开展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活动,以此来促进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的提升以及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哲强.小学数学教学中落实德育的策略[J].亚太教育,2022(10):76-78.

[2]张守亮.新课程下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的策略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157.

[3]汪莹艳.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西部素质教育,2020(12):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