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土壤与地下水环境管理问题及对策

/ 2

浅析土壤与地下水环境管理问题及对策

朱瑞  陈林

321323199602170646  320682199211236463

摘  要:随着全球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已成为环境保护领域面临的严峻挑战。这些污染不仅威胁着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物多样性,也直接影响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来源广泛的污染物,如农业化肥、工业废水、城市生活垃圾等,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和地下水系统,造成了复杂且难以逆转的环境问题。因此,探讨有效的土壤与地下水环境管理策略,对于缓解当前的环境压力、保护自然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环境管理;污染防治

一、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的协同共生联系

土壤与地下水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这种关系在环境污染防治中表现为一种协同共生的联系。土壤作为地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多种污染物的直接接收体,也是地下水污染的重要来源。当土壤受到污染时,污染物通过降雨、灌溉等过程的渗透,可能达到地下水层,造成地下水污染。同样,地下水中的污染物也可以通过毛细作用等方式上升到土壤层,影响土壤质量。这种相互作用意味着,对于任何一个系统的污染防治措施都需考虑到另一个系统的健康,确保整体环境管理的有效性。

有效的环境污染防治策略需要基于土壤和地下水之间这种协同共生的关系来设计。这包括采取综合管理措施,如加强土壤污染源的控制,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严格工业排污标准,以及改善城市雨水管理系统,防止污染物通过降水渗透到地下水系统。同时,需要加强地下水保护区的划定和监控,防止受污染的地下水反向影响土壤质量。通过这样的协同防治,可以有效地降低环境污染风险,保护和恢复土壤和地下水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管理目标。

二、土壤与地下水污染源及主要污染途径

1. 农业面污染源的入渗途径

农业活动对土壤和地下水的影响主要源于化肥、农药及畜禽粪便的使用。这些物质在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过量或不当使用会导致有害化学物质通过降雨和灌溉水的作用渗透到土壤中,进而达到地下水层。特别是在缺乏有效管理和技术指导的情况下,农药和化肥中的氮、磷等元素不仅会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力,还会造成地下水的富营养化,影响水质安全。另外,畜禽养殖产生的大量有机废弃物若未经妥善处理,其渗漏入土壤和地下水的过程同样会带来严重的污染问题。因此,合理施用农业化学品,加强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是缓解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

  1. 工业及生活点污染源入渗途径

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产生的废水包含多种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和病原体,这些污染物通过不当排放进入环境,最终可能通过地表水渗透和地下水的自然补给作用,汇入地下水系统。在工业园区和居民区附近,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的废水直接排放是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直接原因。这种污染不仅损害土壤生态平衡和地下水质量,还可能危及人类健康。因此,强化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标准,确保废水处理设施的有效运行,对预防和控制土壤及地下水污染至关重要。

  1. 城市及污水处置系统的污染源入渗途径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雨水管理和污水处理系统的不完善是导致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重要因素。城市硬化表面增多导致的雨水径流量增加,携带路面沉积物、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直接进入城市排水系统,而这些系统往往与地下水体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此外,老旧或设计不足的污水处理设施可能导致未充分处理的污水渗透到周围土壤和地下水中,进一步恶化水质。加强城市排水和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与改造,采用生态雨水管理措施如渗透井、雨水花园等,可以有效减轻城市活动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的负面影响。

三、土壤和地下水环境治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 环境保护形势严峻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土壤和地下水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一方面,工业废弃物、农业污染物的不断增加,使得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日益严重。这些污染物不仅包含有机物质,还有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等,其在环境中长期累积,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另一方面,由于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如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繁发生和土地过度开发利用,土壤侵蚀和地下水位下降问题日益突出,进一步加剧了环境的脆弱性。这些问题的综合作用,导致了环境保护形势的严峻,为土壤和地下水的保护与治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1. 污染防治技术支撑与人员监管不足

在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领域,技术支持和人员监管的不足是两个显著问题。首先,尽管环境保护技术不断进步,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技术匹配不当、成本过高、操作复杂等问题,限制了这些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特别是在一些发展中地区,缺乏适用的低成本技术解决方案,使得污染防治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其次,环境监管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亦不能满足当前环境保护的需求。监管人员面临的挑战包括专业技能不足、监管设备落后以及法律法规执行力度不够等问题。这些问题共同导致了环境污染防治措施的执行和监督力度不足,难以形成有效的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体系。

四、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治理的有效路径

1. 明确职责范围和防控目标

在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治理过程中,首先需做的是明确各方的职责范围与具体的防控目标。各级政府部门应承担起主导角色,制定全面的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同时确立清晰的污染治理目标。这些目标不仅要具有可操作性,还应具体到各个污染源,包括工业排放、农业面源污染、城市生活污水等,以便制定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另外,企业和公众也应明确自己在污染防治中的责任,如企业需负责自身产生的污染物的处理和减排,公众则应增强环保意识,支持和参与环境保护活动。通过各方职责的明确和防控目标的设立,可以构建起一个协同工作的污染治理体系,为有效管理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打下坚实基础。

2. 突出技术层面的综合升级

针对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治理,技术创新和综合升级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环境保护技术的发展不仅能提高污染物处理的效率和效果,还能降低治理成本,增强污染治理的可持续性。因此,政府和相关机构应投入更多资源,支持环境保护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包括污染监测技术、污染物处理技术和污染预防技术等。同时,应鼓励跨学科和跨领域的技术创新,如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和大数据分析,以提高污染监测和评估的精度。此外,推广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和方法非常重要,如生态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等,这些方法不仅环境友好,而且能有效提升土壤和地下水的自净能力。通过技术层面的综合升级,可以大幅提高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治理的效率和效果,为实现环境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 构建技术人员队伍和综合平台

为加强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治理的实施力度,构建一支专业的技术人员队伍十分重要。这一队伍应由环境科学、土壤学、水文学等多领域的专家组成,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于识别污染源、评估污染风险、制定治理方案以及监督实施过程都是不可或缺的。此外,提供持续的培训和学习机会,确保这些专业人员能够掌握最新的环境保护技术和政策,是提升治理效果的关键。与此同时,建立一个综合平台,以便于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共享,也是实现有效治理的重要措施。这个平台应集成数据管理、污染监测、风险评估和治理效果跟踪等功能,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依据,为公众提供透明的信息。

  1. 推进修复工程及其示范作用

推动土壤和地下水的修复工程,不仅可以直接改善受污染的环境,还能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促进环境保护技术和理念的普及。修复工程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和先进的技术,针对不同类型和程度的污染制定个性化的治理方案。例如,对于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可以采用化学稳定化技术或者植物修复技术;对于地下水中的有机污染,生物修复或物理化学方法可能更为适用。实施修复工程的同时,应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通过案例的成功与经验的分享,激发更多地区和行业对污染治理的重视和投入。另外,通过公开透明的方式展示修复成果,可以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增强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支持。

五、结语

本文综合分析了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的危害、来源及其治理途径,明确了环境管理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提出了具体的管理对策。笔者认为,明确各方责任、强化技术支持、构建专业队伍和推广修复工程是有效治理的关键。实践表明,综合管理策略能显著提高治理效果,但也需注意技术和策略的地区适应性。未来,跨学科合作和公众参与将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成功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君.土壤与地下水环境管理问题思考与对策[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2,3(24):83-85.

[2]唐婉婷,陈健芝,李舒婷等.土壤与地下水环境管理的影响因素与技术方案研究[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3,52(08):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