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红色文化廊道 赋能县域交旅融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1
/ 2

打造红色文化廊道 赋能县域交旅融合

潘小龙

临沂市交通路网服务中心   临沂市 276000

摘要:近年来,蒙阴县创新性打造了四合一红色沂蒙文化廊道项目——孟蒙公路,融合了红色旅游精品景点、绿色生态自然景观、优化交通环境以及数字交通建设,起到了互融互促、跨越发展的理想效果,一红(孟良崮战役遗址纪念馆)一绿(蒙山景区)的旅游资源开发,助推蒙阴真正做实了交旅融合、全域旅游的大文章。项目特色一是融合红色旅游精品二是融合绿色生态特色三是融合沿线环境优化提升四是融合数字化建设主要成效一是旅游景点连成网,打造全县旅游同心圆二是旅游收入成倍翻,带动经济发展跨越式三是交通旅游深融合,实现旅游品牌天下知

关键词:红色文化廊道;孟蒙公路;文旅融合,全域旅游。

蒙阴是沂蒙精神的重要发源地,是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的家乡,举世闻名的孟良崮战役就发生在这里,红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蒙阴还是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中国十佳休闲旅游名县。这里风光秀丽,山水宜居,生态旅游闻名遐迩。近年来,在上级交通、文旅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蒙阴县创新性打造了四合一红色沂蒙文化廊道项目——孟蒙公路,融合了红色旅游精品景点、绿色生态自然景观、优化交通环境以及数字交通建设,起到了互融互促、跨越发展的理想效果,一红(孟良崮战役遗址纪念馆)一绿(蒙山景区)的旅游资源开发,开展得如火如荼。红色文化廊道建设助推蒙阴真正做实了交旅融合、全域旅游的大文章。

一、基本概况

蒙阴县红色沂蒙主题廊道孟蒙公路项目位于蒙阴县境内,西起孟良崮遗址,东至蒙山主景区入口,全长20.9公里,是连接蒙阴一红一绿的黄金通道。该路始建于1998 年,2000 年建成通车。20233 月至今按照红色沂蒙主题和旅游路改建标准进行了改造提升。2022 年前,孟蒙路标准较低,路面虽然经历两次中修,但受山区地形影响,仍存在部分路段视线不良、附属设施不够完善等情况。今年以来,蒙阴县按照《山东省旅游公路建设指南》要求,秉承以人为本、系统开发、绿色生态、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的理念,在满足旅游交通出行的同时,兼具景观观赏、沂蒙红色文化体验、自然生态、休闲游憩等复合功能。建设过程中,充分尊重沿线红色资源、自然环境、当地民风民俗,力求尊重自然、保护生态,充分体现红色沂蒙文化内涵。

二、项目特色

一是融合红色旅游精品。孟蒙公路连通了沂南县的沂蒙红嫂纪念馆、蒙阴县的孟良崮战役纪念馆、费县的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山东省早期党的领导人刘晓浦、刘一梦的故乡后里村等红色文化场馆、红色旅游村,把单一红色旅游景区打造成复合型、多元化的红色旅游产品,是红色沂蒙题廊道的主要底色。西部的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深度融入孟良崮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依托良好的红色文化、教育教学和绿色生态资源,科学设置培训课程和教学线路,实施党性教育和红色研学,打造沂蒙精神教学基地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二是融合绿色生态特色。蒙阴是一片生态福地,境内有大小山峰520 多座、河流178条、水库103座,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94%,林木覆盖率73%。孟蒙公路西端的蒙山海拔1156 米,是山东省第二高峰,素有亚岱之称,被誉为天然氧吧超洁净地区蒙山一年四季景象万千,春季层峦叠翠,林海花潮;夏季飞瀑流水,云雾飘渺;秋季漫山碧透,红叶映照;冬季银装素裹,玉琢冰雕,是沂蒙山区好风光的典型代表。孟蒙公路沿途的石马庄乡村振兴示范片借助畅通的道路交通条件、优美的道路运输环境,正在区布局谋划两核、一环、三区,以产业融合、人才聚合、文化契合、生态适合、组织凝合为抓手,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发展乡村旅游,力争建成全国知名的乡村旅游和生态康养胜地。

三是融合沿线环境优化提升。以孟蒙公路为县域旅游主轴线,辐射周边特色民宿、特色美食、美丽乡村等小环线,结合临沂市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提升沿线村容村貌、森林景观水体景观等环境氛围,形成了一步一景的旅游交通美丽风景带。沿途打造了村居景观小20处,设置中途服务驿站7 处,停车观光台 9处,路段照明设施5公里,将原来线性公路改造成具有交通、景观、生态、游憩、文化、教育等复合功能的旅游带。

四是融合数字化建设。在孟蒙公路上,全面应用数字化管理,实现应急管理全息化、行业管理一体化、数据信息管理便捷化、公路服务管理便民化、系统识别智能化五化智能管理。充分发挥我县路长制系统管理的优势,实施系统化精细化管理养护。孟蒙公路旅游带轴线按主线县道管理;支线道路及辐射的闭合小环线按乡村道管理。县级路长+乡级路长、村级路长统筹运作,所有轴线、支线、小环线均纳入蒙阴县农村公路智能化管养平台。通过平台关键节点全天可视,随时掌握管养动态,一键关联道路诉求。

三、主要成效

一是旅游景点连成网,打造全县旅游同心圆在孟蒙公路改造提升的同时,根据山东五大主题廊道旅游公路规

划布局,我县同步高标准改造提升了沂蒙公路(省道S231)65公里,县道铜新线(X051)19.8公里,乡道坡先公路(Y104)16公里,孟良崮云蒙湖环线获评第二届全国美丽乡村路称号。2024 年将对县道坦常公路等路线实施改造。这些新提升的红色沂蒙主题廊道与县内国省干线、农村公路将旅游景点连线成网,打通了服务全县旅游发展的最后一公里。

二是旅游收入成倍翻,带动经济发展跨越式今年以来,孟良崮教学点共接待游客20余万人,较2019 年同期增长160%。蒙山民宿达到135家,其中精品民宿 26家,还39家人气满满的农家乐,年吸引游客110万人次,为周边群众提供就业岗位3000 多个、实现旅游年收入1.2亿元。经过的垛庄镇孟良崮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村集体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其中后里、红日、西孟良崮、古泉等4个村创建为省级和美乡村示范村。沿途的山水蒙阴·乐世界项目,带动片区村集体增收 10万元以上,群众户均增收4000 余元。

三是交通旅游深融合,实现旅游品牌天下知2023年全省旅游发展大会9次提到蒙阴元素,其中孟良崮、蒙山、云蒙湖、椿树沟、岱崮地貌、崮上草原、蒙阴蜜桃、蒙山会馆、沂蒙云舍、煎饼花等都是亮眼的热点。在孟蒙公路等一系列红色文化廊道的强力带动下,蒙阴县将进一步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爱国主义教育、党性教育基地,全国有知名度的红色旅游研学教育融合发展示范区,全国有美誉度的红色旅游目的地,交旅融合发展的路子将越走越宽广。
参考文献:
[1]李瑞琼,杨棪,蔡贺.智媒时代红色文化传播的价值与路径[J].甘肃高师学报,2023,28(04):73-77.

[2]李美华.数字智能场域下红色文化传播研究[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33(02):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