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会保险制度变迁与数字化实践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1
/ 2

浅谈社会保险制度变迁与数字化实践探索

谢丹

(大港油田井下作业公司,天津,300283)

摘要:了解我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立法过程,尤其是社会保险相关法律制度等的历史沿革,延着社保事业发展的足印,探寻历史变革背后的动因以及发展的内在规律,对于正确理解企业外部运行环境,坚持与时俱进,用先进的方法和创新的思维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推进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在数字化时代下的实践探索具有很多借鉴意义。

关键词:社会保险;历史沿革;数字化实践

前言:

以建国与改革开放为两个重要历史节点,我国社会保险保障制度体系经历了波澜壮阔的演进过程。见出知入,观往知来。该发展过程为企业正确理解和执行社保制度提供了基本经验和规律,为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应对新的挑战和机遇提供了遵循。本文将探讨社会保险相关法律制度的变迁,以及在数字经济时代下企业的社会保险管理数字化实践。

一、社会保险相关法律制度的变迁及思考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现已失效)便对劳动者权益、社会保险、工作时间等作出规定。根据该纲领“逐步实行劳动保险制度”原则,1951年政务院颁布了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该条例具有里程碑意义,是我国第一部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法规,奠定了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制度的框架,确立了养老、工伤、医疗、生育等基本保险项目,标志着新中国劳动保险制度的正式建立。此后,我国对社会保险制度进行了一些调整,如对企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退职待遇进行了统一,完善了医疗制度,制定了职工病、伤、生育假期办法,调整学徒的社会保险待遇,建立异地支付社会保险待遇的办法,规定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等。

改革开放以来,根据国家经济建设的总体任务,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建设进入新时期。之后,《失业保险条例》《工伤保险条例》、《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等逐步颁布实施。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颁布实施,建立了以法律形式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会保险保障体系,至此,我国在社会保险方面制度建设基本健全。

历经70余年,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经历了从城镇职工到居民、从城市到农村、从制度全覆盖到居民全覆盖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单一层次制度到多层次制度的保障、从低水平保障到保基本再到保障适度的理念转变等,确立了公平价值取向与全面协调发展的建制理念,展示了统筹城乡的原则,体现了保护参保人员的合法权益,是在奋斗实践中积累的关于我国社会保险事业的宝贵经验,我们要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二、数字经济时代下企业社会保险管理数字化实践的利弊及方法

我国以社会保险为主体,包括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制度在内,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路久远、其事责重。伴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数字经济时代的迅速到来,新技术、新模式在社会保险管理领域的快速普及和应用也将成为必然,企业应强监督、重管理,所使用的社保管理服务手段也要尽快跟上时代的变化。

1、数字经济时代的企业社保管理需注重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

随着数字化程度的提高,企业在社会保险管理中将面临着数据泄露和信息安全的风险。因此企业要加强数据安全意识和技术防护,采取有力措施保护员工的个人隐私和社会保险信息的安全。以大港油田社保管理中心为例,完善油区内统一的社会保险服务平台,涵盖企业各类用工;拓展平台功能,实现企业与地方平台应接尽接,服务应上尽上;建立严格的数据权限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演练和风险评估,以确保社会保险信息的机密性和完整性。在此基础上,建立加密敏感信息管理制度及流程,敏感信息设置高级别使用、审核权限。

2、数字经济时代为企业社保管理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持和技术手段。

企业应借数字经济时代的东风,破除传统方法路径依赖,不断提升数据分析应用能力,坚持以数字化转型引领社保管理服务深刻变革,发挥社保管理数字化转型支撑决策、防范风险、优化服务的功能作用。此外,企业可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更准确地评估员工的风险和需求,为社保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管理方案。例如采用智能化、人性化设计理念,通过分析员工的健康数据和工作环境信息,为员工量身定制适合其个人情况的社会保险计划,提供更全面和有效的保障。推进服务的应用支撑,拓展在其他领域的广泛融合,丰富持卡应用场景,加载更多便利服务功能。在推广阶段,可整合“优惠”、“折扣”项目,促进员工持卡使用。

3、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社保管理应注重加强员工参与度与满意度。

思想观念方面滞后是妨碍企业社保管理进一步发展的阻力。如果企业总是以“剃头挑子一头热”的一种单向态度来看待和实施社保的话,那么企业在进行社保管理过程中势必会大打折扣,这就需要企业积极引导员工主动参与到社保管理中来。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员工参与的机制和平台,促进员工对社会保险管理的参与和监督。例如,广泛开展政策宣讲、答疑解惑等活动,收集员工关心的养老保险待遇、跨区医疗保险结算、住院二次报销、大病医疗保障流程等问题,开设专题讲解会;开展员工满意度调查,设立社会保险服务监督机构,提供员工参与反馈的渠道和机会。

以天津地区企业为例,在企业全员范围内,指导推广“天津人力社保”APP的应用,绑定员工个人的社会保障卡,帮扶员工用好线上服务功能,讲解社保卡申领、补换、缴费、查询等业务的手机端操作,做到宣传、指导、使用一站式服务。对于新开发功能,诸如以社保卡为载体的“多卡合一”服务、“掌上查”功能等手机移动端业务查询、办理服务等,要采用发放宣传手册、播放使用说明、深入基层宣讲等形式及时告知员工,实现打通服务员工“最后一公里”作用,为员工提供更周全更贴心的服务。

4、数字经济时代下企业社保管理要保障员工权益。

数字经济时代信息逐渐透明化,员工接收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和广阔。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新工作模式的普及,员工的社保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企业社会保险管理模式需要更加注重灵活性和个性化。面对不同用工、不同岗位类别、不用工作区域的员工,企业应灵活调整社会保险管理模式,提供个性化的保险服务,以满足员工的多样化需求。例如,在不同工作区域设置专(兼)职社保业务管理人员,负责覆盖范围内的社保征缴申报、医疗报销、工伤门诊刷卡就医登记、生育津贴申领、新退休人员数据推送、社保关系转移接续等业务,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员工少跑路”,满足员工在不同工作地点的保险需求。另外,企业更应致力于员工享受合理公平的社会保险待遇。例如,在国家社会保险制度基础上,提供全面的保障覆盖和灵活的福利选择,确保员工的权益得到充分保护。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社会保险保障发展经历了改制度、扩范围、提待遇、强服务的发展历程,严格落实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要求,为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奠定了坚实有力的基础。企业应积极应对数字经济时代的挑战,创新社会保险管理模式,为员工提供更好的社会保险服务和保障。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保护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提高员工参与度和权益保障。同时,应关注最新研究成果,加强灵活性和个性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和员工需求,为员工提供更全面、个性化和可靠的社会保险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1】《百年党史路 悠悠社保情—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百年发展历程及未来改革思考》,来源共产党员网。

【2】《高级经济实务-人力资源管理》2020.331-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