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初级)》课程理实一体化校本教材及教学模式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1
/ 2

《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初级)》课程理实一体化校本教材及教学模式的探究

肖玉霞

湖北黄冈应急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438000

摘要:为适应“1+X”证书职业技能考核及日常教学的需要,组织一线教师编写适合学生使用的校本教材。教材以“1+X”证书制度为背景,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融入教学内容,体现岗位能力要求,注重职业精神的培养,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1+X”证书制度;校本教材

一、课程现状

通过一线教师教学实践、学生学习情况调研,发现我校网络运维课程的教材存在一定的局限,部分内容实操条件有限,实训内容简洁,不易上手,因此,我们组织优秀一线教师,结合本校现有资源,明确专业发展方向,同时融合职业技能等级要求,制定课程目标,进行校本教材的开发以及教学模式的探究,即形成我们研究的课题。

二、明确校本教材的教学目标:

教材的研究与开发一定要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问题。校本教材要致力于培养出理实一体化的应用型人才,在校本教材的建设开发过程中要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将校本教材的内容与新课改需求与社会需求保持高度一致,体现校本教材的职业能力培养的特点。

根据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要求(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 职业技能等级标准 (2019年12月试行)),将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统筹教学组织与实施,深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灵活性、适应性、针对性。

新教材的开发,遵循课程目标和岗位要求,坚持从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和行业标准出发,以人才培养方案中学生应具备的能力所需完成的任务为基础,并将上述两个项目的内容有机融合。同时也结合工作实际,既包含专业教学标准中的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又涵盖职业标准基本要求、工作要求,体现岗位能力要求,注重职业精神的培养,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材编写:

1、人员安排:

参编者为教学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及行业骨干。在校教师定期到相关企业、机构进行专业实践训练,掌握行业最新动态,力求教材的实用性和先进性。课程的教学环境主要在校内仿真实训基地进行,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其职业能力及职业素养,真正做到专业与需求、课程与职业标准、教学与生产三个对接。教师要充分了解岗位要求、学生需求及教学目标,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技能大赛的要求及教学内容有机融合,确定教材结构和内容。在校教师负责基础知识模块,行业骨干负责新知识、新技术的融合,双方共同探讨实训模式,确定实训标准。

2、教材内容:

     根据课程目标及职业技能等级要求(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  要求(初级)),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特点,以及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将职业素养的培养贯穿始终,科学合理设置本教材结构,确定教学模块、学时及教学要求等。

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操作,教材内容分作两大部分:理论考点和实验手册。理论考点部分又分作4大模块,共包含20个考点;实验手册以基础实验为主,最后在基础实验的基础上形成综合模拟实验。

表一  理论模块

理论模块

考点

网络系统通用安全操作

2

布线工程

5

网络系统硬件安装

5

网络系统基础知识

8

表二  实验手册

主要实验

专业技能要求

VLAN划分实验(单交换机与跨交换机)

熟悉VRP及CLI相关命令

静态路由实验

路由原理及相关命令

远程登录相关配置

远程登录的过程及方法

综合模拟实验

分析、整理归纳能力

3、教学设计:

在编写过程中,一方面加强学生知识的系统性,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合作学习法,学生在以项目为导向的学习过程中需要与其他学生共同合作,逐一攻破项目中的任务,这种学习形式也可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企业工作环境,增强沟通能力、人文关怀及团队合作精神、循证评判意识等综合能力和学生技能迁移力,

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考评体系,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突出阶段评价、目标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通过多元考核,从多方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另外,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强调在做中学、在学中思、在思中知,同时以考促知,实现“做、学、思、考、知”五位一体,使学生学会学习。遵循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网络运维工作程序为依据,科学设计各实训项目的操作过程,创设网络运维工作情景,合理组织教学的各个环节,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使教学与实际工作一致,课程的组织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

四、收获

通过教材开发,教师深入了解知识,掌握最新的理念,丰富知识结构; 强化课程意识,对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有更明确的认识; 在备教材、备学生的过程中,也研究了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更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网络运维类校本教材要将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相结合,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实践操作能力为目标导向,旨在培养中职院校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的体现理实一体化。校本教材的编写还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入难,符合中职院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需求,同时校本教材的编写还要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新课改的目标,与时俱进,使中职院校的学生能够顺应时代的潮流,成为当代的应用型人才,进而成为社会建设的中流砥柱。

参考文献:

[1]戴勇. 基于 1+X 证书制度的书证融通教材开发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 14) : 35-42

[2]许远. 基于“1+X 证书”的“课证融合”教材开发研究[J]. 职业教育研究,2019( 7) : 32-40

[3]易莉莉.培智学校职业教育校本教材开发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1.

[4] 娄小明. 校本教材建设的八个误区 [J]. 教书育人 ( 校长参考) ,2016 ( 3) : 7-8.

[5] 韩文霞,赵春来. 理实一体化校本教材编写方法的探究 [J]. 科技创新导报,2015,12 ( 8) : 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