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小儿疫苗注射过程应激反应及家长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1
/ 2

心理护理干预对小儿疫苗注射过程应激反应及家长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魏娟宁1 李娜2

1.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西西安 710032

2.西京医院 陕西西安 710032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小儿疫苗注射过程中应激反应及家长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研究对象70例,均为接种疫苗的小儿,将其随机分配为2组,一组实施常规护理,另一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每组35例,分别命名为对照组、观察组,并比较两组小儿疫苗注射过程中的应激反应情况和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统计比较两组小儿的配合度和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数据显示观察组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疫苗注射过程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应激反应,提高配合度,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家长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小儿;疫苗注射;心理护理干预;应激反应;家长护理满意度

接种疫苗对提高小儿免疫力、预防疾病有重要作用。现如今,我国医疗领域发展迅速,小儿需要接种的疫苗类型较多。但是由于小儿年龄小,在疫苗注射过程中极有可能出现应激反应,如心率加快、哭闹不止等,以至于配合度不高,很可能导致不良事件。目前,对于小儿疫苗注射过程,可加强对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尤其可实施心理护理,该措施的实施不仅可帮助减轻小儿疼痛症状,还有助于提升家长护理满意度,鉴于此在以下研究中便围绕心理护理用于小儿疫苗注射过程中的临床效果进行探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于2023年2月至12月期间实施,共计选取研究对象70例,均是需要接种疫苗的小儿。经过对其基本资料的调查分析看,符合实验参与条件,同时家属知情,同意参与研究。70例小儿中包括37例男性、33例女性,年龄范围3-6岁,平均(4.93±1.22)岁,并将70例小儿随机分配为2组,即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5例,且两组的基本资料差异不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内实施常规护理,护士可对小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并对出现哭闹、抵触的小儿进行安抚。此外,在完成疫苗注射后,应留观30min,确认有无异常。

观察组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①热情接待:对于来接种疫苗的家长和小儿,护士应积极、主动地打招呼,面带微笑、使用温和的语气交谈,还要重视主动对小儿示好,并可以与小儿谈话、触摸,以留下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1]。②接种护理:在疫苗注射时,小儿很容易因恐惧出现哭闹、抵触行为,不利于接种顺利进行。因此该过程中,护士要尽量转移小儿注意力,如讲故事、看视频、玩玩具等,在小儿注意力转移时进行疫苗注射,确保注射操作快速、准确完成;对于一些年龄相对较大的儿童,则要给予语言引导,如讲道理、夸奖,或者列举一些典型案例,以此进行称赞、鼓励,满足孩子的虚荣心,进而帮助提高配合度。③接种后护理:在完成接种后,护士也要多多鼓励、称赞,还要对家长进行接种后指导,并留观30min。

1.3 观察指标

统计比较两组小儿的接种时的配合度以及家长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实验期间的统计学处理均使用SPSS21.0进行,使用(x±s)表示计量资料,通过“t”检验;对于计数资料,可通过“%”表示,由“X2”进行检验,对于符合正态性分析,且数据间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的情况可表示为“P<0.05”。

2 结果

2.1 疫苗接种配合度情况

据数据分析看,观察组小儿的疫苗接种配合度更高(P<0.05)。

表1 配合度比较(n/%)

组别

例数

配合

不配合

观察组

35

33(94.28)

2(5.71)

对照组

35

26(74.28)

9(25.71)

X2

10.222

6.032

P值

<0.05

<0.05

2.2 家长满意度

从表2数据看,观察组家长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家长满意度对比(%)

组别

例数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

35

23

10

1

97.14%

对照组

35

17

10

8

77.14%

X2

13.021

P值

<0.05

3 讨论

小儿在接种疫苗后在机体能够获得特异性抗体,对预防小儿常见病有重要作用。接种期间,很多小儿容易出现抵触情况,不利于接种工作顺利进行,因此必须要重视在接种期间的护理干预。本次研究中,于观察组内实施了心理护理干预,该措施的实施具有较高的科学性。例如,在到达疫苗接种处后,护士积极主动地与小儿、家长交流,可以留下一个良好第一印象,还可对家长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再如,接种期间注重转移小儿注意力,以便于减轻其接种时的疼痛感,提高配合度[2]。如结果中表1可见,观察组小儿的接种配合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在接种后也注重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和注意事项指导,整个过程保障了护理服务的全面性,也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如表2可见,观察组家长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由此可见,将心理护理干预用于小儿疫苗注射过程中可减轻应激反应、提高配合度,同时也能够提高家长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郝晓霞. 心理护理对小儿疫苗注射过程应激反应及对家长满意度的分析 [J]. 心理月刊, 2021, 16 (08): 77-78.

[2]纪富娟,李新春. 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时心理特点分析及相关护理对策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19 (68): 339+341.

作者简介:一作:魏娟宁 女 汉 1981.02 陕西 本科 主管护师  研究方向:免疫接种
二作:李娜 女 汉 1986.04 陕西 本科 护师  研究方向:免疫规划疫苗与非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