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幼一体化”背景下幼儿园托幼教育镜鉴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1
/ 2

“托幼一体化”背景下幼儿园托幼教育镜鉴与思考

李婷婷

常州市薛家镇中心幼儿园   213000

摘要:为0-6岁儿童提供“托育一体化”的服务已经成为国际学前教育的必然趋势。“托育一体化”意味着教育视线的延长和视域的扩展,可以从以下两个维度进行解读:就纵向而言,指转变0-3岁与3-6岁教育之间的脱节割裂的状态,将0-6岁幼儿的教育进行整体性思考。就横向而言,是指促成托幼园所与家庭、社区、社会相关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多个责任主体之间的紧密连接,共绘幼儿发展的最大同心圆。我园紧跟时代的步伐,积极准备将托幼一体化纳入幼儿园教育,为此我们从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道路、托班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托班教育活动设计、托班环境创设等方面进行了思考。

关键字:托幼一体化  托幼教育  思考

一、“托幼一体化”的国内外现状

随着脑科学、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研究推进,0-6岁儿童托育中重要性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普遍达成共识。英国、丹麦、芬兰、瑞典、新西兰、日本等国作为先行者纷纷于20世纪90年代将“托幼一体化”理念落实于政策实践中,建立起相应的法律、财政与监督保障机制。其中瑞典、新西兰相继采取措施改革行政管理体制,由原来的“多轨制”向“单轨制”变革,统一归于教育部门负责。同时,它们在课程上为避免托班课程小班化趋势,建立起了0-3岁教育规定和执行标准,并纳入统一的0-6岁整体系统中,整体规划课程内容和儿童的全面发展。在师资上,他们主张打破保育老师与教师之间相互割裂的藩篱,把资质、课程、薪酬待遇变“分割式”培养为相互衔接、前后连贯的系统性培养。在协作上,不仅注意家庭之间的联系,同时还要面向社区,组建了以托幼园所为中心,横向整合家庭、社区、社会相关机构等多方资源合作共育的开放式系统。

上海市一直行走在学前教育改革的前言,从2015年起,就因幼儿出生率减少采取了“关、停、并、转”等方式实现第一次托育机构的改革。当下,随着人口问题的进一步减少(年出生9700万),呈现负增长趋势,面临管理缺保障、课程建设不科学、师资培养质量低、家庭需求难满足等问题,持续的进行第二轮改革。

我园是一所乡镇幼儿园,于明年预开设托幼班级。我们作为一名实践者,于是提前将托幼相关的理论及相关实践进行了学习与思考。既提前布局因幼儿出生人口减少带来的幼儿园资源空置问题,又从根本上保障教师队伍质量及管理的问题,从而办出让人们满意的托育。

二、托班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

    托班幼儿年龄为24个月到36个月。在认知发展上,依然以形象思维为主;记忆力保持比较短,精准性差,易遗忘;注意力稳定性差,集中注意力时间约5分钟;数概念尚在萌芽阶段;处于肛门期,对“屁”“屁股”之类的感兴趣。因此,我们可以对幼儿进行全方位的感知刺激,教育内容多选自生活,多使用低结构的游戏用具,开展持续的绘本阅读。在语言发展上,它们能够理解成人所用的句子,语音逐渐丰富和规范,词汇量迅速增加,有时还会自言自语;表达不流畅会出现“破”句的现象;句子的完整性和复杂性日益增强。因此,我们在日常中要坚持高质量的言语互动和坚持不懈的绘本阅读。在社会性发展上,有了自我意识进入人生第一个逆反期,经常会说“不”“我的”或者发生抢东西的现象。24个月的幼儿刚进入目标调节的伙伴关系期,所以刚入园时不要急着给孩子建立规矩,如晨间接待时,老师做好打招呼的示范即可,不对幼儿做要求。同时在班级游戏材料的提供上,数量要充足、颜色统一、种类不要太多。因此,教师可以巧用绘本促进自我及社会认知,共建安全的依恋支撑幼儿的社会交往。

三、作为预托班教师,我们的思考。

(一)关于环境创设

色彩上的选择上,尽量选择淡黄、淡粉、淡米色等浅淡的暖色调。木制家具配以色调柔和的地毯、桌布等再辅以局部纯度较高的颜色点缀,能给托班幼儿带来视觉上的安全感。家具高度上,下年龄段的幼儿配以低矮橱柜最好是两面通透的,无论幼儿站在哪一边玩,都能对玩具里的物品一目了然,也便于幼儿在半封闭的区域活动时,看见区域以外的环境。空间布局上,可将娃娃家、阅读、玩具、建构等相对稳定的区域安排在活动室四周,每个区域能容纳3-4名幼儿,设置阁楼、隔断等半封闭空间,为幼儿同伴交往创造条件,留出活动室当中的空间,确保活动室通往户外通道宽敞、无障碍,便于幼儿在室内自由地走动或安全进出。功能是设定上,活动室除了要安排幼儿生活活动、游戏互动、以及自由走动需要的空间外,还要在进门的地方,设置可供亲子共处的,具有家庭互动的区域可使幼儿面对陌生环境时,通过父母的互动获得内心的平衡,调节自己的情绪;幼儿在新的环境中感到安全后,父母离开,幼儿开始自主游戏。

(二)关于课程的设置

     婴幼儿的学习包括发育与健康、认知与语言、情感与社会性、感知与运动四个方面。作为公办幼儿园我们的托班课程可以分为“9-10月适应阶段教养安排”、“11-次年4月发展阶段教养安排”、“次年5-6月托幼衔接阶段教养安排”三个递进的阶段。周计划包括:问候时光、亲子室内外游戏(包括生活环节)、亲子集体游戏、小结反思(包括家长与幼儿两方面的反思)。学习内容包括以下四大领域:

动作与习惯:体格发育、粗大动作发展、精细动作发展、自助与习惯

情感与社会:亲子依恋、情绪调节、交往适应

认知与探索:感知觉发展、问题解决、想象行为

语言与沟通:语言的理解、模仿与表达、阅读兴趣与习惯。

综上所述,我们的课程设计需注意:(1)综合考量,确定计划。除了考虑幼儿的月龄特点以外,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还可以结合气候特征特点来进行活动内容的安排。如:“苹果红又大”、“梨”等与秋季丰收相关活动,在生活照料上体现秋季气候干燥等特点。(2)兼顾全面,凸显 “双对象”。大部分早教课是6—10次。在过程中要体现对家长的指导,实现教师与家长的合理,用科学的教养方式共同支持幼儿的发展,实现教师、家长、幼儿的健康成长。因此,除了室内的集体活动外,其他的活动都是教师按幼儿的月龄提供相应的材料。(3)整体反思,优化计划。在上一次活动基础上,优化下一次的计划。托班的活动反思目的是为了课程的不断更新,为下一次活动准备,有别于早教中心是为了一期计划的总结。

(三)关于师幼互动

蹲下来,秉持1米高度的儿童视角。我们从1米高度去理解他们产生不适感的原因。

自己来,提供“全面参与”的自主机会。

避免为“赶时间”而催促幼儿或包办代替,让教师通过安心陪伴和适度的语言引导,支持幼儿从容的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起来,形成“家园共伴”的教养生态。让家长也成为教育的伙伴。

四、新的趋势,新的要求。

当前除了需要我们老师师德为先,儿童为本之外,我们还要注重专业能力的修养,包括:关注托育教师为婴幼儿创设适宜环境的能力、对婴幼儿实施生活照料的能力、安全健康管理的能力、组织开展活动的能力、保教结合的能力、观察并为婴幼儿开展发展性评价的能力、沟通合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国艳、詹雯琪、马思思、范雨婷.儿童早期教育“托幼一体化”的国际向度与本土借鉴 学前教育研究2022(04)328

【2】刘晓静、刘艳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托幼服务现状、议题及思考 中国软科学增刊(上)2021(S)044

【3】唐一鹏.普及普惠背景下面向2035的幼儿园0-6岁托育和学前教育服务一体化研究 教育经济评论 2023(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