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小学德育实效性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1
/ 2

加强小学德育实效性的思考

贺玉灵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龙窝镇嶂下小学 517428

摘要: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人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在这个复杂多变的时代背景下,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其地位日益凸显。而德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以及健全的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观念形成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加强小学德育的实效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即着眼于此,分析加强小学德育实效性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德育;实效性;成因;优化策略

前言:在21世纪的教育领域,德育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和使命。它不仅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更是塑造未来社会合格公民的基础工程。小学阶段,作为孩子们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形成的黄金时期,德育的实效性尤为引人关注。然而在现实中却不得不面对小学德育实效性不足的问题,这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小学德育实效性缺失的具体成因

(一)缺乏对德育的重视,缺少德育的意识

社会文化环境对德育重视程度的影响不容忽视。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更加注重知识技能的获取和物质利益的追求,而忽视了道德品质的培养。这种功利化、实用主义的社会风气不可避免地渗透到教育领域,导致德育工作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边缘化。当社会普遍以学术成绩、升学率等作为评价学校和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时,德育很容易被置于次要地位,甚至被忽视。教育体系内部的问题也是导致德育实效性不足的重要原因[1]。一些学校在教育理念上未能真正树立起德育为先的观念,德育课程设置不合理,德育内容陈旧、空洞,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德育方法单一、刻板,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学校管理层的态度和行为对德育工作的开展具有决定性影响。如果学校管理层对德育工作不够重视,未能将其纳入学校发展的整体规划,那么德育工作就很难得到足够的资源和支持。同时如果学校管理层在言行上未能树立起道德榜样,甚至存在违背道德原则的行为,那么学生对德育的认同感和参与度就会大大降低。

(二)德育教学模式陈旧,未能做到与时俱进

传统的德育教学模式往往以灌输式教育为主,侧重于道德知识的传授和道德规范的讲解。这种模式下的德育课堂,教师往往是主角,而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德育内容往往被简化为一系列抽象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缺乏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和应用[2]。这种脱离实际、空洞无物的德育教学,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更难以引导学生形成真正的道德自觉。传统德育教学模式还存在着方法单一、缺乏互动和体验的问题。德育教学往往以课堂讲授为主,忽视了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动作用。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到德育活动的设计、组织和实施中来,更难以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来深化对道德的理解和认同。这种缺乏互动和体验的德育教学,不仅难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实践能力,还可能使学生对德育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

二、时期加强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优化策略

(一)多方参与,加强德育工作的参与性

多方参与,加强德育工作的参与性,是提升小学德育实效性的重要策略之一。德育工作并非孤立存在,而是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学校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承担着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健全人格的重要任务。然而,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家庭德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补充和延伸。家长应当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同时家长还应当积极参与学校的德育活动,与学校共同配合,形成德育工作的合力。除了学校和家庭之外,社会也是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一方[3]。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包括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社会风气等。因此,社会各界都应当积极参与到德育工作中来,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例如,社区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德育活动,如志愿服务、公益讲座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道德的力量。

(二)利用热点话题提高德育实效性

利用热点话题提高德育实效性,是小学德育工作中一种富有创意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热点话题层出不穷,它们往往能够迅速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并在社会中引发广泛的讨论。这些话题不仅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而且往往与人们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密切相关。因此,将热点话题巧妙地融入德育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践行道德规范,从而提高德育的实效性。热点话题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并非所有的热点话题都适合用于德育教学,因此需要精心挑选那些既具有教育意义又能引发学生深思的话题。这些话题应该能够触动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并引导他们从道德的角度去审视和思考。例如,社会公德、诚信、责任、尊重等永恒的主题,以及网络安全、环境保护、公平正义等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都是极具德育价值的。

(三)注重家校合作提高德育实效

注重家校合作提高德育实效性,是小学德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家庭和学校是学生成长的两个重要场所,它们在学生德育方面各自扮演着独特的角色。家庭是学生最初接触社会的地方,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学校则是学生接受系统德育的主要场所,通过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德育活动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因此,加强家校合作,形成德育合力,对于提高小学德育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家校合作有助于增强德育的连续性和一致性[4]。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中生活的时间最长,这两个环境对他们的道德发展影响最大。如果家庭和学校能够在德育目标、内容和方法上保持一致,相互配合,就能够形成德育的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例如,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向家长传达学校的德育理念和要求,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道德表现,引导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注重德育。同时家长也可以积极参与学校的德育活动,为学校提供德育资源和支持,共同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结语

简而言之,经过对小学德育实效性缺失成因的详细剖析,以及优化策略的深入探讨,可以明确,德育实效性的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协同作用。唯有创新德育方法、更新德育观念,并强化德育实践,德育才能真正扎根于学生的生活之中,塑造出具有高尚品德、健全人格的学生。这一过程并不轻松,它需要各方面的持续努力与投入,以期在德育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贾淑萍. 小学班主任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方法 [J]. 华夏教师, 2023, (35): 33-35.

[2]张立妍,李云霞. 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途径 [J].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3, (14): 127-128.

[3]陈希. 新时代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德育实效性提升路径 [J].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3, (09): 79-80.

[4]杨光. 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提升路径 [J]. 家长, 2023, (14): 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