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护理在肾病血透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2

个体化护理在肾病血透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张玉

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血透室  843000

摘要:目的:分析个体化护理在肾病血透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选自2020年3月-2023年6月间我院66例肾病血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33例患者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另外33例为实验组,实施个体化护理。使用SF-36量表评估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在肾病血透患者中的应用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个体化护理;肾病;血液透析;生活质量

肾病综合征患者在末期常依赖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这一过程通过清除体内的各类毒素,改善血液环境,以及纠正肾功能异常,对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研究表明,血液透析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生理状况,但部分患者仍可能出现如低血压和低血糖等并发症,影响治疗的预后效果[1]。因此,为了降低这些并发症的发生率,除了透析治疗外,还需实施综合性的护理指导。在这一背景下,个体化护理模式应运而生,这一新型服务理念主要强调个体化护理的重要性。通过提供科学化和个性化的护理指导,不仅有助于患者的病情康复,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基于此,本研究选取了2020年3月-2023年6月间我院66例肾病血透患者,分析个体化护理在肾病血透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纳入我院2020年3月-2023年6月收治的肾病血透患者共计6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3例。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16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58.24±2.63)岁,体重53-76kg,平均体重(64.45±4.52)kg;实验组: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龄46-71岁,平均年龄(58.69±2.38)岁,体重54-75kg,平均体重(64.79±4.07)kg;两组患者基线数据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采取常规护理,除常规血液透析操作外,还包括基本生命体征监测以及基本生活护理指导。

1.2.2 实验组 实施个体化护理,措施如下:(1)个体化护理过程中,特别强调了专业护理团队的构建和运作。首先,组建一个由资历深厚、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组成的专门小组,同时,为确保护理服务的高标准和科学性,对护理小组成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持续培训,从而提升整个团队的专业水平。考虑到个体化护理的核心是满足患者具体需求,因此,在人力资源允许的条件下,实行一对一护理模式。这种模式可以确保患者接受到更细致、更全面的护理服务。通过这样的安排,可以大幅提高护理的有效性和患者满意度,同时确保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关注和支持。(2)面对需长期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他们常常因为治疗本身以及相关的生活变化,感到焦虑、紧张或抑郁。为此,护理团队在与患者的交流中采取了特别的策略。首先,护理人员通过耐心的沟通,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如因治疗费用和治疗效果而产生的负面情绪等。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不仅为患者提供心理上的安慰和鼓励,还鼓励其表达和分享自身感受,这种方式有助于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对于部分因经济负担而感到焦虑的患者,护理人员会解释血液透析的重要性,并提倡家庭成员和朋友给予更多的陪伴和支持。此外,对于对治疗效果有疑虑的患者,安排成功康复的患者分享其经验和感受,以此来鼓励和增强当前患者对于康复的信心。(3)基于患者具体病情、年龄和口味偏好,护理团队制定了个性化饮食计划。这一计划主要围绕限制磷、钾、钠等物质的摄入,并合理控制体液的输注量。此外,考虑到部分患者可能伴有低血糖症状,护理团队会在确保血糖平衡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含糖食物的摄入,但同时严格控制其用量。对于不分倾向于低血压的患者,护理计划则强调高蛋白质的饮食内容,以预防高钾血症和心力衰竭等潜在并发症。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患者机体状态的变化,护理团队会不断调整饮食计划,以确保其始终适应患者的当前需要。

1.3观察指标

1.3.1生活质量 采用医疗结果研究36项短表问卷”(Medical Outcomes Study Short Form-36, SF-36)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身体功能、角色限制-身体方面、一般健康感知、活力、社会功能、角色限制-情感方面、心理健康等维度。总评分范围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使用t检验和χ2检验对两组计数数据(n,%)、计量数据(±s)进行比较,P <0.05判定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生活质量比较

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n,(±s),分]

组别

干预前

干预后

实验组(n=33)

46.52±5.27

70.74±4.29

对照组(n=33)

47.33±5.86

53.26±5.74

t

0.551

11.095

p

>0.05

<0.05

3讨论

个体化护理的作用机制在于根据患者的基因型、表型、环境和生活方式等个体特征,制定针对性强的护理方案。通过深入了解患者的独特需求和状况,个体化护理能够提供更加精准和有效的护理措施[2]。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护理的专业性和科学性,而且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个人化需求,从而改善患者整体治疗和护理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在实施个体化护理后,其生活质量水平(SF-36)较对照组得到了显著改善(P<0.05),这表明针对实验组患者的一对一护理服务、个性化饮食管理以及全面心理照护等护理措施使患者在生理和心理层面得到了全面改善,进而促进了其在生活中各方面能力的提升[3]

综上所述,个体化在肾病血透患者中的应用,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静,刘婷婷,周思源.个体化护理在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23,26(20):121-124.

[2]陈君,张燕梅.个体化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依从性的影响[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3,13(08):66-68.

[3]林敏,施素华,叶鹰菲,许春,刘伟芬.个体化护理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临床效果及依从性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23,26(05):12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