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及应用方法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2

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及应用方法探讨

冯昱武

甘肃省迭部生态建设管护中心      747400

摘要:目前,危害林业经济发展的有害生物高达8000种,其中近300种有害生物严重威胁到林业生产。在多年的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部分有害生物产生了一定抗药性,增加了病虫害防治的难度,实践中各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虫害突发、多发现象。林业病虫害防治是一个不断完善、持续发展的过程,探讨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及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及应用方法。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应用方法

引言

近年来,林业病虫害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尤其在一些林业重点区域,病虫害的种类和发生频率均呈上升趋势。因此,研究并采用适当的防治措施,以及确保其有效实施,已成为保障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1林业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

病虫害对林业的破坏导致木材产量降低、树木健康状况下降及生态系统功能衰退。因此,实施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不仅是确保林木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前提,而且是维护生态平衡、碳汇储存及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环节。另外,一些病虫害具备跨区域传播的特性,可能导致区域性或更广范围的生态与经济损失。因此,林业病虫害防治对于林业的可持续性、生态安全及社会经济福祉具有深远意义。

2林业病虫害的主要特征

2.1传播途径多样

病虫害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常见的有风、水、鸟类和昆虫等。比如病菌、寄生虫等可以通过风和水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蚜虫、果树白粉病等病虫害会被鸟类携带到其他地方。

2.2病虫害的不确定性

我国地域辽阔、植物覆盖面积大,很容易出现病虫害暴发问题,对林业生产建设产生了不利影响,目前常见林业病虫害类型有毛虫、蝗虫等。由于病虫害具有繁殖能力较强、传播方式广泛等特点,加之病虫害防治工作具有长期性和突发性,所以,在工作中想要准确预测暴发源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近年来,我国积极开展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长期使用药物防治,使得部分害虫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断增强,传统药物已经难以实现预期防治效果,造成病虫害的不确定性不断提升[1]

2.3周期性

林业病虫害普遍存在周期性发生的特征,比如松毛虫、松材线虫等。病虫害基本都会存在一个生物周期,经历生长、繁殖和越冬的过程,因此在一个周期内可能会经历多次暴发。有些病虫害季节性较强,在某些季节或气候条件下容易繁殖和传播,从而导致暴发,比如春季和夏季是很多病害的高发期,而秋季和冬季则是虫害的高发期。有些病虫害受环境因素影响明显,当温度、湿度和土壤等环境条件适宜病虫害生长时,它们可能会在短时间内迅速繁殖,导致暴发。

3常见的林木病虫害防治技术

3.1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是林木病虫害防治中较为前沿的技术形式。这种技术不仅符合当前绿色生态发展理念,还能够有效地控制和处理林木病虫害。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生态防治技术引入林木病虫害的天敌来对其进行控制。常见的生物防治技术包括昆虫防治、微生物防治和益鸟防治等。以昆虫防治为例,通过引入害虫的天敌来进行防治和消灭,从而解决林木病虫害问题。微生物防治技术则利用有益细菌对病害细菌进行控制,实现病害的预防和处理。在应用生物防治技术时,需要注意外来物种入侵导致的引进物种泛滥问题。确保引入的生物防治物种能够有效融入当地生物链,形成更科学稳定的生物网络。

3.2声波防治技术

声波防治技术是近年来在林业病虫害管理中逐渐受到重视的新型方法,其核心机制是利用特定频率的声波对害虫行为产生干扰或引导,从而达到驱避或控制的效果。此技术结合了害虫的生物学行为和声学原理,为现代林业防治工作提供了一种创新的工具。声波对某些害虫具有干扰作用,可以影响其寻找食物、交配或繁殖的活动。这种技术的优势在于其对环境无害,不会引入任何化学残留,且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的特点。实践中,声波防治技术已在多个应用场景中得到验证。例如,通过发射特定频率的声波,可有效地驱离对树木造成损害的某些害虫。同时,研究者也在探索如何根据不同的害虫种类和生态环境调整声波的参数,以提高其防治效果[2]

3.3化学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技术主要利用杀虫剂等化学药剂对病虫害进行控制和处理。这种防治方法具有显著的病虫害治理效果,能够有效地对病害和虫害进行控制和灭杀。例如,常用的林业树木杀虫剂,如福丁和锐劲特药剂,能够对大部分林木害虫进行灭杀,以达到虫害的控制和治理效果。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可以使用多菌灵和百菌清等药剂来抑制和消除有害病菌,以防止林木病害的发生。然而,化学防治技术的缺点在于化学药剂的使用不仅会对病虫害进行控制,同时还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导致其他种植物的死亡,从而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因此,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需要谨慎应用化学防治技术。

3.4林业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综合防治技术是指将生物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和化学防治技术等多种防治手段结合起来,根据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和生态环境,制定综合防治方案,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综合防治技术具有防治效果好、成本低和环保等优点,是目前防治林业病虫害的主要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综合防治技术时应当遵循环保、安全、有效的原则,合理选择防治方法,尽量减少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3.5人工防治技术

人工防治技术是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中较为传统的技术形式。该技术主要依靠大量的人力资源对病虫害进行控制,例如通过害虫的捕捉和带病林木的人工处理等方式。人工防治技术的缺点在于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病虫害治理进展缓慢且工作量巨大。然而,人工防治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对病虫害进行精准控制,解决了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此外,人工防治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病虫害的治理效果,实现病虫害防治的精准实施。

结语

林业病虫害主要由细菌、真菌、病毒、类菌原体、线虫和昆虫等引起,传播途径比较复杂,具有隐蔽性、多发性、危害大和周期性等特征。目前,普遍应用的防治技术包括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林业病虫害综合防治,在实际防治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治技术,推动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徐四琼.关于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及应用方法探讨[J].种子科技,2019,37(11):104-105.

[2]汪宏波.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及应用方法浅谈[J].农家参谋,2019,(0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