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吸入疗法用于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2

雾化吸入疗法用于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分析

李青

云南省保山市妇幼保健院 云南 保山 678000

摘要目的:分析雾化吸入疗法用于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100个病例进行观察,入选对象为儿科呼吸系统患儿,时间在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数字法随机分组,并将常规治疗、雾化吸入治疗分别用于两组(对照组、观察组),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采用雾化吸入治疗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比常规治疗的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采用雾化治疗后,观察组干湿啰音、喘息及咳嗽消失时间比对照组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采用雾化治疗的观察组比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少,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雾化吸入疗法用于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减轻了患儿的不良反应,且治疗有效率高,病症缓解快,值得使用。

关键词雾化吸入疗法;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有效率;安全性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在临床中比较常见,例如小儿肺炎、支气管炎等,此类疾病多会引起咳嗽、咳痰、发热等病症,影响到了患儿的生长发育,严重时,可能损害肺部功能,引起慢性呼吸系统疾病[1-2]。临床针对此类疾病的治疗,可采用口服药物治疗、雾化治疗等多种方式。其中雾化治疗是临床比较推荐的方式,具有不良反应少、疗效好的效果。基于此,文章入选了100例患儿分析其效果,内容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100个病例进行观察,入选对象为儿科呼吸系统患儿,时间在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数字法随机分组,并将常规治疗、雾化吸入治疗分别用于两组(对照组、观察组),各50个病例。观察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3~8岁,均值(5.56±0.49)岁,小儿肺炎13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7例,其他呼吸道疾病20例;对照组:男22例,女28例,年龄4~8岁,均值(5.52±0.55)岁,小儿肺炎15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7例,其他呼吸道疾病18例。检验一般资料后,确认差异不大,P>0.05,符合药物适应症及医学伦理委员会要求,可以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根据血常规、影像学等检查结果,予以口服药物治疗,如抗病毒治疗、退热治疗、止咳平喘治疗、抗炎治疗等等,病情严重的患儿,可进行静脉用药治疗。

观察组则采取雾化治疗,即为根据血常规、影像学等检查结果,合理选择治疗药物,将其置入雾化器中,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治疗过程中,合理设置流量,面罩应盖住口鼻,每次治疗时间大约10min左右,每天2次。两组的治疗周期根据患儿具体病情确定。

1.3观察指标

疗效:血常规等临床指标恢复正常,病症消失为显效;血常规的临床指标改善,病症缓解视为有效;不符合以上描述为无效。显效+有效=总有效例数。

统计两组干湿啰音、咳嗽、喘息消失时间,并记录不良反应,如头晕、胃部不适等。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SPSS24.0进行检验,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以X2和t值检验,以百分数、(均数±标准差)表达,P<0.05视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的疗效分析

采用雾化吸入治疗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比常规治疗的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

表1:两组的疗效统计

组别(n=50)

显效(n)

有效(n)

无效(n)

有效率(n/%)

观察组

42

6

2

48(96.00)

对照组

37

5

8

42(80.00)

X2

4.0000

P

0.0455

2.2两组的病症消失时间分析

采用雾化治疗后,观察组干湿啰音、喘息及咳嗽消失时间比对照组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

表2:两组的病症消失时间统计(d)

组别(n=50)

干湿啰音

喘息

咳嗽

观察组

3.42±1.02

2.37±0.46

5.07±0.67

对照组

4.56±0.67

3.55±0.51

7.82±0.49

t

6.6053

12.1488

23.4265

P

0.0000

0.0000

0.0000

2.3两组不良反应分析

采用雾化治疗的观察组比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少,组间差异显著,P<0.05。

表3:两组不良反应统计

组别(n=50)

头晕(n)

胃部不适(n)

头痛(n)

合计(n/%)

观察组

1

0

1

2(4.00)

对照组

4

4

4

12(24.00)

X2

8.3056

P

0.0040

3、讨论

儿童免疫系统尚在发育过程中,机体抵抗力较差,比较容易患呼吸系统疾病,此类疾病为儿童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类疾病,常见病如支气管肺炎、支气管哮喘、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等[3]。这类疾病多会导致咳嗽、发热、乏力、精神萎靡等症状,而且病程较长,易反复,给患儿带来了痛苦,也影响到了患儿的身体发育[4]。故,临床应当对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妥善的治疗方式。

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是多样化的,可由多种病原菌及微生物感染导致,临床中需依据病情采取综合性治疗手段,包括退热治疗、止咳平喘治疗、抗感染治疗、抗炎治疗等,用药途径则包括了口服药物治疗、静脉用药及雾化吸入治疗等方式。从本次的研究结果来看:采用雾化吸入治疗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比常规治疗的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分析其原因在于:雾化治疗可以让药物直达病灶,而不通过胃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提高了病灶局部的药物浓度,起到杀灭病原菌的效果

[5]

同时,雾化治疗下,还可减少不良反应,促进症状的快速消退。由于雾化治疗不经消化系统及循环系统吸收药物,对消化道系统、肝肾等脏器的损害较小,可以减少不良反应。药物直接达到病灶后,与病灶的接触面积大,药物转化为细小雾滴,可在较短时间内改善患儿病症。这一观点,在结果2.2、2.3中得到了证实。

综上所述:雾化吸入疗法用于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综合疗效好,值得使用。

参考文献:

[1]傅伟. 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与研究[J]. 人人健康,2020,(14):221-222.

[2]崔风. 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与研究[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0,7(13):154+156.

[3]郝凤秀. 雾化吸入疗法用于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J]. 系统医学,2020,5(09):13-15.

[4]徐星莉,梁新文,陈哲,陈彩玲. 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J]. 吉林医学,2019,40(10):2364-2365.

[5]肖明翠. 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与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48):35.

作者简介:

李青(1983-02);女:汉族;云南保山人;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内儿科临床工作;儿童营养及生长发育咨询指导、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评价、儿童神经心理发育评价等儿童保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