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L教学模式提高儿科实习学生能力的探索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2

CBL教学模式提高儿科实习学生能力的探索研究

陈晓亮(通讯作者)  朱颖  王琨  陈静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161006

【摘要】  目的   研究探索CBL教学模式在儿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优势,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总结经验,为儿科临床教学实习工作提供参考意见。方法   选取齐齐哈尔医学院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在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二院儿科教研室实习学生共52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2名,女30名。采取试验对照方法。评价CBL教学方法对实习学生儿科学习的教学效果,采用出科考核和调查问卷两种方式。结果   两组实习学生出科考核中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历书写、病情分析和总成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结果显示,是否激发学习兴趣、是否加深儿科疾病的理解和掌握、是否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是否增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对儿科临床知识掌握满意程度方面,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L教学模式可以充分调动了同学们临床实习的积极性,做到真正以学生为中心,将临床病例引入课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实习学生的临床实习效果。

【关键词】 CBL教学模式;实习学生;教学方法;儿科

【中图法分类号】G642

引言

在儿科医学教育过程中,临床实习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将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纽带,是帮助医学生成为合格临床医师的关键环节,是教学实践的重要任务之一[1]。儿科临床具有其特殊性:儿科的重症及典型病例日渐减少,临床中缺乏标准化病人,患儿配合差,家属对患儿的保护意识增强、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被当做“试验品”,拒绝实习生操作等[2],从而导致儿科临床实习资源的大量缺乏,使实习学生的临床可操作机会减少,理论与实践无法紧密结合,不能更好完成临床实习。本研究探索CBL教学模式在儿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总结经验,为儿科临床教学实习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齐齐哈尔医学院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在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二院儿科教研室实习学生共52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2名,女30名。

2.研究方法

采取试验对照方法。将52名实习学生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6名。其中实验组实习学生采用CBL教学模式进行临床实习教学;对照组实习学生按照传统教学模式的方法进行临床实习教学。两组均进行为期4周临床实习教学。

3.教学效果评价

(1)出科考核:实习教学结束时,实习学生统一参加出科考核,成绩满分100分,其中病史采集30分,体格检查20分,病历书写30分,病情分析20分。

(2)调查问卷:本研究设计了《教学方法满意度调查问卷》,在实习学生出科时匿名填写。

4.统计学分析

应用Excel2003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两组实习学生出科考核结果中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历书写、病情分析和总成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实习学生出科考核成绩比较

组别(平均值±标准差)

   t

  p

实验组(n=26)

对照组(n=26)

体格检查

17.54±0.86

16.38±0.85

4.862

0.000

病历书写

26.69±0.97

25.38±1.17

4.389

0.000

病史采集

26.58±1.03

25.00±1.20

5.092

0.000

病情分析

17.27±0.72

16.04±0.87

5.54

0.000

总分

88.08±2.00

82.73±1.80

10.132

0.000

2.两组实习学生问卷调查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是否激发学习兴趣、是否加深儿科疾病的理解和掌握、是否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是否增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对儿科临床知识掌握满意程度方面,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 

题目

名称

组别(%)

总计

   χ2

  p

实验组

对照组

是否激发学习兴趣

3(11.54)

10(38.46)

13(25.00)

5.026

0.025

23(88.46)

16(61.54)

39(75.00)

是否加深儿科疾病的理解和掌握

2(7.69)

9(34.62)

11(21.15)

5.65

0.017

24(92.31)

17(65.38)

41(78.85)

是否提高临床思维能力

2(7.69)

9(34.62)

11(21.15)

5.65

0.017

24(92.31)

17(65.38)

41(78.85)

是否增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

2(7.69)

9(34.62)

11(21.15)

5.65

0.017

24(92.31)

17(65.38)

41(78.85)

对儿科临床知识掌握满意程度

3(11.54)

11(42.31)

14(26.92)

6.256

0.012

23(88.46)

15(57.69)

38(73.08)

三、讨论

1.CBL教学有利于提高实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本研究将CBL教学方法用于实习学生在儿科实习带教中,为实习生架起了儿科学基础知识与临床实际应用之间的桥梁,是实习学生形成临床思维的第一步,激发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由被动接受新知识变为主动研习与探索,在带教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集思广益,总结出疾病的治疗原则和预后。带教老师带领同学们重新梳理病例,进一步强调疾病的重点难点,同时对同学们的自主学习成果给予评价,充分调动了实习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CBL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儿科学实习学生的教学效果:在参与课程的主动性方面,实验组实习学生表达了愿意积极参与到课程中,认为课程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自己的临床思维能力。在授课方式满意度方面,实验组实习学生对CBL教学模式的认可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对临床知识掌握的满意度方面,CBL教学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查看每位实习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并及时给予反馈。

3.实施CBL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和处理对策:传统教学法是一种被动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的培养[4]。而当代医学职业需求的是综合素质型技术人才,传统教学法应进行必要的改革[5]。接受CBL教学模式的学生临床思维明显优于传统教学。但在CBL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也可能遇到一些问题:如典型病例的选择、CBL教学时间、带教老师授课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如何在繁重的临床工作中调动带教老师教学的积极性等。针对这些情况,建议各个教研室在实施临床教学前组织带教老师进行讨论,确定典型病例的选择范围,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针对每位学员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理解能力进行个体化启发和引导,利用碎片化时间为同学答疑解惑,将儿科临床较为常见的病例收集起来,建立自己的病例数据库;提高临床教师的教学待遇,在晋级方面给予一定倾斜,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保证教学质量[6]。此外,本研究纳入的学员数量相对较少,研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倚,有待进行更长时间、更大规模的深入调研探索。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得出:CBL教学模式有利实习学生在儿科的培养,可以增加课程趣味性和生动性,提升学员自主学习能力。在新型的儿科教育模式下,儿科教育者正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需要积极接受新的教育方法,敢于尝试,期待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临床教师们都能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博玉,柏金秀,安娜,等,PBL、CBL联合多媒体教学法在儿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8.40(7):1090-1093.1098.

[2]刘英华,PBL与CBL教学法联合应用于儿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14):118-120.

[3]沈丽莎,彭文芳,夏莉莉,等,探讨PBL与CBL联合教学在临床实习中的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23):21-25.

[4]许小进,张清,张嘉文,等,循证医学理念指导下的PBL、CBL整合教学法的应用[J].中国病案,2018.19(5):81-83.

[5]王敏, 崔同涛, 王霞. 探讨三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2, 50(2): 63-66.

[6]王沁萍,阮爱萍,马艳霞,等,CBL教学模式在我国高等基础医学教育中应用的研究现状[J].基础医学教育,2019.21(12):3.

作者简介

    陈晓亮(1981——)性别:男,民族:汉族,籍贯: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学位:硕士研究生,职称: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实习生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