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一身、两爱”育人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2

“一心、一身、两爱”育人才

蔡平霞

  广东省化州市第三中学 525100

班主任是学校任命负责组织、教育、管理学生和班级的主职教师,这一特殊的身份决定了班主任是学生言行的示范者,是学生家长的代理人,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呵护者。为了饰演好这些角色、履行好各种职责,在工作中我一直坚持“一心一身两爱”的原则。一心:责任心;一身:以身作则;两爱:偏爱、关爱。以高度的责任心担负所有责任,以身教引导学生,用爱去帮助学生战胜困难,“一心一身两爱”成为了我工作的法宝。

一、“一心”:指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工作。

班主任是连接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是班级教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班主任对学校负责,落实各项工作、完成各项任务。网络上流行这样一首诗“我走娃未醒,我归娃已睡。为师已无憾,为母心有愧。”,这首诗恰到好处地表达了班主任工作任务的繁重和无私贡献。我们学校要求班主任要早练、午读、晚读、自修、晚睡五跟班。不管刮风下雨还是寒暑,为了能赶上早练跟班每天早上六点就要出门了,而看完晚睡回到家已超过晚上十一点。如此繁重的工作任务,是强烈的责任心让我日复一日地坚持着。

班主任除了对学校负责外,还要对学生和家长负责。班主任是家长的代理人,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呵护者。2019届蒋同学刚分进我班时、纪律差,班干记录她违纪,她便辱骂班干。我针对她的违纪进行教育,她会摔教室的门而去。我按她填写的电话联系家长,他爸喋喋不休地历数她初中以来的种种“劣迹”。家长的话让我对蒋同学的教育气馁,但责任心让我不能放弃。经过多方打听,我从蒋同学的朋友和蒋母处了解到:蒋父来自湖北,多才多艺,自幼对蒋同学要求严格,童年时蒋父对蒋同学的教育卓有成效。读初中后蒋同学进入叛逆期,不再处处顺从蒋父的教育,蒋父便对蒋同学辱骂、拳脚相加,致使蒋同学心理畸形发展:对家长、老师的教育表现出刺猬式的自卫。自此我更关注、关心她的一切的同时耐心地等待触动她灵魂的机会,捕捉教育的契机:一天下午蒋同学没来上课,我联系蒋母。蒋母回复电话说她回校途中摔伤了。第二天蒋同学回校后,我关切地把她叫到办公室问她:“伤口还痛吗?父母、老师跟你年龄不同、经历不同、扮演的角色不同,自然表达爱的方式不同,可能你接受不了我们爱你的方式,但我们对你的爱是千真万确的。”听完这番话后蒋同学的眼泪像拧开的水龙头一样哗哗流、泣不成声地对我说:“老师,我懂了,谢谢您!”在我的长期教育指导下,蒋同学高考考起了北京外国语大学。责任心让我做好了学生健康成长的呵护者。

二、一身:以身作则,做好学生行为的示范者。

素质教育的学生观提到;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身为班主任不能把思想强加给学生,否则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于是我一直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我想学生成为怎样的人我自己就先成为那样的人。比如我希望学生不迟到,每个跟班的时间段我都会早到;我想学生积极向上,我就一直保持积极向上;学生站着读书专注度高、读书效果好又能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美德,我想学生站着读书,早、晚读我就站着陪学生。做班主任十多年我陪站了十多年,虽然因此腰肌劳损严重以致一爬楼梯或者拿重东西就腰痛,医生告诫我多坐或尽量多躺,但只要我做班主任我就一直站着陪学生读书。《庄子.天道》说:“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意思是言语教育不如行动示范、以身作则,做好学生行为的示范者,我甘愿牺牲自我。因为我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事事亲力亲为、以身作则,历年来我所带的班都是纪律好、班风好、学风浓、学生全面发展的班级。

三、两爱:偏爱、关爱促全体学生发展。

素质教育规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相比于自律、懂事好学、成绩好的学生而言,“后进生”“特困生”更需要班主任的关注。为了促进“后进生”、“特困生”的全面发展,我给予这两种学生特别的爱:

1、细心呵护,偏爱感化“后进生”

“后进生”是指那些成绩或纪律暂时处于落后的学生,这些学生大多数心灵上受到过某种创伤,有自卑感,上进心不强,甚至自暴自弃,具体表现为:成绩差、纪律差、对所有的人和事都拒之于千里之外。我国最早的教育巨著《学记》说:“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意思是:亲近自己的老师,就会信任他;尊重自己的老师,就会听从他的教诲;敬佩自己的老师,就会亲近、效仿他的言行。我偏爱“后进生”,会使他们更信任、尊敬我,那么我的教导就容易被他们理解和接受,并转化为他们的自觉性行为。我做班主任以来,用这种偏爱感化了众多“后进生”,使他们自尊自爱,奋发向上,最终成为人才。比如2017届的董天秀,每次考试的主观题都留空不作答,性格孤僻,纪律散漫,课堂爱开小差,课后沉迷网络,成绩差。我成为她班主任后额外关注她。一次她发烧躺在宿舍不能动弹,我送她上医院的同时联系家长得知:她来自单亲家庭,妈妈在她读初三时去世了,爸爸外出务工无法回来照顾她。我遵照医生的要求留在医院用温水一遍遍地为她擦身

,她迷迷糊糊中用力抓住我的手说:“妈妈,你别走。”等她退烧醒过来后悲恸大哭;我好想我妈妈。我抱着她说:“孩子,以后你把我当做妈妈吧,有什么心事可以跟我说,我尽自己所能帮助你。”她开始对我哭诉近三年的心路历程:小学、初中她一直成绩优秀,中考前她妈妈患癌离世使她觉得上天对她不公平,让她对自己的人生丧失了希望,从而无心向学。课堂上开小差是想起以前跟妈妈在一起的事情。我鼓励她:你可以把想念妈妈的精力转移到学习上,攻克学习上的难题会让你收获成就感和快乐。等你考上好的大学,找到好的工作,为未来的家庭奠定物质基础后,你会重新过上幸福的生活。这次谈话后,每次放假我都邀请她去我家吃饭、聊天,慢慢地她变得乐观好学起来。在我的关怀和教育下,她最终考上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解囊相助,关爱温暖特困生。

虽然习主席主政以来推行精准扶贫,对家庭困难的学生建档立卡,给予这部分学生减免学费、伙食费以及生活补贴,但有些家庭突发意外会使家庭经济陷入窘迫影响到学生的求学。2020届的学生曾水伟是来自农村家庭的孩子。妈妈没有工作在家照顾瘫痪在床的奶奶,他和弟弟读高中,经济来源来自爸爸外出打工的收入,201912月,他弟弟因脑动脉瘤导致脑血管爆裂住进重症监护室,他爸爸不得不辞掉工作留在医院照顾他弟弟。家里一下子断了经济来源,外加高额的医疗费,曾水伟被迫辍学外出打工。我了解情况后,拿出当月的工资送到水伟爸爸手中,跟他商量先让水伟回校上课、备战高考,然后向学校团委申请济危救困捐款。我的申请得到了全校师生的支持,大家的踊跃捐款顺利地为水伟弟弟筹够了医疗费。重新回到学校后的水伟特别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以更多的热情和专注投入到学习中,成绩得到快速提升,人也变得更乐观友爱了,最后水伟在我的关爱和他个人的努力下考取了广东财经大学。

叶圣陶说:“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我们教师应用多元爱心去关爱学生。我做班主任以来一直尽自己所能给予有困难的学生各种特别的关爱,“爱出者爱返”,现在那些已毕业的学生每逢了解到我有难处,他们也会主动关心我。作为师者,关心学生的意义不仅在于使学生鼓起勇气战胜困难,更在于造就了一代人美好心灵。

班主任是学校任命负责组织、教育、管理学生班级的主职教师,是班级教育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学校领导的重要助手,是班级和任课教师之间、学校和学生家长以及社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国家教育方针的实施者和执行者,是班集体的建设者和指导者,是学生的知心人和引路人。总之,班主任教书育人的任务繁重,责任重大,这要求我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工作,以身作则做好学生行为的示范者,偏爱、关爱促全体学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