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飞机维修质量现场监管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2

民航飞机维修质量现场监管探讨

孟德良

Ameco西南航线中心 四川省成都市610000

摘要:民航飞机维修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民航飞机运行的稳定与安全。 近年来因民航飞机维修质量引导的民航飞机事故对我国民航飞机维修企业以及工作人员提出了警示。随着我国民航事业的高速发展,民航飞机维修工作的重要性日渐凸显,民航飞机维修质量成为保证民航飞机运行稳定与安全的重要因素。 对此,在民航飞机维修中,充分发挥民航飞机维修质量现场监管作用,实现民航飞机维修质量的提升成为相关企业关于与研究的重点,也是促进我国民航事业优化发展的基础保障。对此,为提升民航飞机运行的稳定与安全,降低维修因素事故概率,加强民航飞机维修质量现场监管,提升民航飞机维修质量势在必行。

关键词:民航飞机;维修质量;现场监管

民航飞机维修工作十分关键,其会对民航飞机的飞行质量构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对民航飞机维修质量的管控,以降低民航飞机运行风险,成为当前民航公司需要注意的问题。为保证民航飞机维修质量,必须打造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生产控制体系与审核体系,而开展维修质量现场监管工作,则是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实施飞机维修质量现场监管工作,主要发挥监管人员的重要作用,对质量予以系统性的监管,以避免发生维修质量不过关的情况,是当前民航飞机运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之一。

一、民航飞机维修质量现场监管内涵

民航飞机维修质量现场监管与民航飞机维修共同组成了民航飞机质量控制体系, 在二者相互促进的作用下实现了民航飞机维修企业维修及其管理质量的共同提升。通常情况下,根据维修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不同维修质量现场监管既要做好维修质量保障,又要实现维修质量控制。因此,通常情况下,民航飞机维修质量现场监管的内容主要包括维修人员操作行为的监督与控制,维修现场环境的监督与管理,按卡作业执行检测等等。 对其进行细分,维修人员操作行为监管又可分为工作工作安全监管、工具与物理监管、工作现场维持、工作标准落实等;维修现场环境监管可分为维修技术设施监管,照明、消防、温湿度管控等;按卡作业执行检查可分为维修工艺、维修资料、维修检查与验收记录等的监督管理。

二、飞机维修质量现场监督要素

飞机维修质量检验系统是民航法规要求飞机维修单位必须设置的飞机维修质量控制标准,飞机维修单位需要严格履行质量体系标准。通过飞机维修单位的两个部分实现质量监管职责,一部分是质量保证体系,另一部分是质量控制体系,根据不同的企业组织结构及特点,飞机维修单位可以将飞机维修现场质量监督中的一个功能单元赋予实际职能。维修质量现场管理人员是负责保证质量的质量检验工程师。无论何种检验方式,飞机维修质量的保证功能都是至关重要的。飞机维修质量监管范围涵盖了维修人员操作基本规范、按卡作业检查、维修现场环境监督管理等。在这其中,维修基本规范包括对维修工作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工作基准、工具及物资管理、外来物控制、维修现场管理等。飞机维修工艺、质量检验工作、飞机维修记录、飞机维修资料管理、航空器材使用是按卡作业的主要内容。而飞机维修现场环境监督管理主要为对机库的照明设施进行管理、控制维修现场的温度及湿度、准备消防设施以防止维修事故的发生。

三、民航飞机维修质量现场监管要点

1、维修人员操作行为监管。在民航飞机维修质量现场监管中, 安全工作的组织开展至关重要。首先,质量现场监管工作人员应对维修工作人员人身安全防护工作进行检查,包括钻切作业中是否佩戴护目镜,高空作用中是否使用安全带, 喷漆作业中是否穿戴齐全的防护服饰等等,并对存在作业中存在的人员安全问题进行及时纠正与处理。其次,加强维修过程中特殊工作的监督力度,如飞机起落架的收放、飞机控制系统测试、发动机试车等具有高风险性的工作。 此外,为保证保证飞机零部件的安全性,需根据实际情况做好零部件安全保障措施。 例如,在飞机加油过程中,需做好消防准备工作,应以实现可燃性液体燃烧问题的有效防控;根据维修工作手册与相关技术规范,对飞机零部件采取适宜的保护手段进行保护,避免部件破损问题的产生。

2、维修现场按卡作业监管。维修工作的按卡作业是保证维修质量的最重要环节,根据统计表明,80% 以上的维修差错都是因为工作中没有按照工卡、手册、工艺等维修依据导致的。产生不按卡作业的原因很多,包括维修人员习惯性省略工作步骤,没有经过评估使用替代方法,不能理解维修依据的要求等。因此维修质量现场监管的重点是加强检查并减少这些不按卡作业的情况,降低维修差错发生的几率。按卡作业首先是维修人员使用最新有效的维修依据文件,有没有使用了不适用的资料,资料是否完整等,然后现场的工具设备、航材物料必须是维修依据文件要求的件号,如果不符合的话需要检查是否经过技术等效评估。使用的工具设备的计量有效性也需要进行确认,还有选用的精度和量程是否适用于工作也是检查重点。

维修工作的过程检查包括工卡步骤是否有遗漏,包括认为步骤多余而人为跳过,习惯性的凭经验工作,执行有偏离,不看工卡没有按照工卡要求进行调教、测量的情况等。维修过程中尤其是一些相关适航指令,重要改装修理的工作,如果执行有偏差可能导致飞机停飞并召回,对航空公司和维修单位都会造成巨大损失。因此维修现场监管对于这些工作都要加强符合性检查。对于维修工作过程中检验员在现场的情况也要进行检查,确认检验员在位并履行其职责。维修过程中,需要抽查维修人员对工卡的理解,特别是全英文的维修手册、工艺图纸需要有较高的英语水平才能读懂,对不能理解的人员是否有高级别的工程师给予指导并正确理解掌握工作要求,只有正确理解了这些要求才能准确执行工作。

维修工作记录是整个维修工作中很重要的部分,记录是否填写完整准确直接关系到飞机维修的质量,特别是发生一些差错和事故的时候,维修记录是第一时间被调查的对象。维修现场质量监督人员要对工作记录进行抽查,检查记录的准确性。检查内容包括,工卡签署的完整性(没有漏项、漏签),签署的正确性(测量数据准确、使用的测量工具设备记录无误、使用的航材物料正确),签署的时间逻辑(时间顺序上没有颠倒的步骤等),签署人员的资格(授权级别范围符合要求)。对于不正确的工卡签署不能单单只是更改就完事了,还需要确认工作是否执行到位,如果有问题的需要深入追究,确定不对的要返工,确保工作准确无误完成。

3、维修现场环境监督管理。在维修现场环境监督管理中,民航飞机维修质量现场监管人员首先应明确认知现场环境监督管理的重要性,全面掌握现场环境监督管理内容,并根据现场环境监督管理内容与要求进行工作规划。 例如,为保证民航飞机维修现场环境的舒适性、安全性,实现维修工作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现场质量监管人员需做好现场维修设施的日常检查工作,包括机库设备(大门、行吊架、货架、电源、气源等)、空调通风情况、照明情况等。与此同时,对于大型工作平台,需对工作台与飞机间隙标准、飞机稳定情况等进行检测。 在特殊维修环境下,应根据实际需求做好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工作,如喷漆作业中应做好现场环境的消防工作,对消防设施、消防人员就位情况等进行监督管理。

总而言之,降低民航飞机事故的发生始终是人们关注与研究的重点课题,民航飞机维修作为影响飞机运行安全与稳定的关键因素,实现民航飞机维修质量的提升是当前民航飞机维修企业以及相关工作思考的重点。 而维修质量现场监管作为质量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维修质量与效率具有积极影响作用。 对此,企业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应认知质量现场监管重要性,做好民航飞机维修质量现场监管工作。               

参考文献:

[1] 吕泓昭 , 王玲文. 民航飞机维修故障分析及质量改进方法 [J]. 企业技术开发,2020,(19):195-196,200.

[2] 王建新,杨天贺. 民航飞机维修质量现场监管研究 [J]. 山东工业技术,2021,(15):194-195.

[3] 陈意亮 . 民航飞机维修企业维修故障分析及质量改进方法探讨 [J]. 科技风,2020,(3):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