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2

个体化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罗艳

新疆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心内一科  843000

摘要:目的:探究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开展个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针对院中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进行回顾研究,从2020年6月起筛选病例,到2023年6月结束,对自愿参与的62例样本进行随机数字分组,通过对比,说明对照组(31例/常规化护理)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与观察组(31例/个体化护理)间的差异并了解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2组均有并发症但发生率有显著的差异,观察组相对更低(p<0.05);观察组满意度则更高(p<0.05)。结论: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在接受个体化护理之后少有并发症发生,对这种护理模式也更满意。

关键词:个体化护理;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满意程度

冠心病对于临床医学界仍属于难治性疾病,患者数量在逐年攀升,多与年龄增长、三高问题有关,其危害性还在于降低生活质量、诱发多器官及系统并发症[1]。由于冠心病无法被治愈,可用药控制,可手术治疗,尤其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这一微创技术,因无需开胸、无需全麻等优势,在近些年得到了推广,疗效确切。为探究个体化护理这一模式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此次以2020.06-2023.06为筛选条件,对确定的62例样本进行了对比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20年6月开始研究,以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为病例,至2023年6月得到62例。随机数字分组:对照组共31例,男/女=17/14,38-68岁,平均(51.23±4.63)岁,患冠心病3-11年,(7.45±1.21)年;观察组(31例)由19例男性、12例女性构成,41-65岁,均值为(52.12±3.27)岁,患病3-12年,(8.03±1.33)年。差异检验时,p>0.05说明了无明显的区别,患者完全知情、同意。纳入标准:①无认知障碍;②无恶性肿瘤病;③排除标准:①严重感染且未得到有效控制;②活动性消化道出血患者;③严重肝肾功能衰竭;④精神疾病患者。

1.2方法

常规化护理措施(对照组处理)如下:主要在于术后清洁护理,主要针对刺穿部位,可配合抬高患侧肢体,在更换敷料时要注意渗血渗液的情况以及局部皮肤状态,必须保持清洁与干燥,在日常饮食方面则需要增加鲜果蔬菜,预防便秘。

个性化护理措施(观察组措施)如下:①术前开展病房访视,一边进行教育宣传,一边进行情绪安抚,教育的方法为面对面的言语教育与示范指导,教育的内容为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目的、基本流程、注意事项及其他,情绪安抚既要针对患者开展又要关注其家属,使他们充分的了解手术的风险、预期的效果,例举以往的病例以减轻其恐惧心理;②术后生活护理,强调修养病房的环境,以清洁、安静、舒适为基础,保持患肢制动,术后24h内应绝对性卧床,24h过后再慢慢的恢复运动,选择那些安全性较高、运动强度适中的项目,例如慢走和慢跑、健身操等多种,根据医生建议,科学的使用阿司匹林等药物,鼓励患者术后多饮水,而饮食方面,则需要摄入半流食,保持营养均衡、低盐低脂、温度适中即可;③强调常见并发症并做好预防工作,术后24h内持续关注、记录心率变化,通过耐心询问,确定患者有无心脏绞痛及相关症状,除了要关注刺穿点周围皮肤状态还要确定血肿范围,或以物理方法或以药物进行镇痛、消肿;④心理健康干预,通过沟通以及观察,分析患者心理状态并在最大限度上满足其护理需求,对于恢复速度缓慢的患者,需予以鼓励及肯定,避免其过度焦虑,指导家属予以更多陪伴。

1.3观察指标

并发症发生率,主要是指术后出血、肿胀、动静脉瘘、心包积液等多种;评价患者满意度,是指针对护理措施及效果的满意程度,需要以量表评分作为依据。

1.4统计学方法

经SPSS 22.0处理,求发生率、满意度等计数数据的(%),以X2检验作为差异检验的方法,且结果得出p<0.05时,代表着组间差异是显著的。

  1. 结果

2.1并发症统计结果  发生情况见下表1,观察组的总发生率显著更低。

表1 并发症比较表(n、%)

组别

术后出血

肿胀

动静脉瘘

心包积液

总发生率

观察组(31)

1

1

0

0

6.45(2/31)

对照组(31)

2

2

1

1

19.25(6/31)

X2

11.464

p

<0.05

2.2满意度测评结果  如表2所示,2组满意度之间差异显著且观察组相对更高。

表2 满意度比较表(n、%)

组别

非常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31)

23

7

1

96.77(30/31)

对照组(31)

15

10

5

83.87(26/31)

X2

9.902

p

<0.05

  1. 讨论

个性化护理的理论基础为整体护理理论,其本质是以患者为核心的一种护理模式[2],全方位的、多层次的为患者提供护理措施,既要满足患者康复需求,又要与临床治疗方法相适应,护理措施的选择及实施均以患者实际情况为参考,个体差异较强。此次研究证实,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常有并发症出现,影响恢复速度,而观察组即接受个体化护理的一组患者其并发症发生率相对更低,这是因为充分考虑了患者特点、满足了患者的需求,针对常见并发症进行了针对性的预防性护理,这也是常规化护理之中缺失的内容,此外,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的满意度相对更高,这是因为从术前便建立了平等、和谐、良好的新型医患关系

[3],术后持续的对患者进行清洁护理、生活指导以及心理关护,少有焦躁等不良情绪的出现,且患者切实感受到自己正在逐渐恢复,信心也越来越强,生活态度越发乐观,这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此外,还包含了饮食、运动等在内的有效护理措施,有效的缓解了术后多种不适,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更认真、工作效率更高、服务质量更好,为此相较常规化护理,个体化护理更受患者青睐。

综上,应用个性化护理可有效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冠出现并发症,且患者满意度较高。

参考文献

[1]张艳,刘芳芳,史若楠.个体化康复运动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3,23(08):108-110+114.

[2]魏庆华.精准化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22,34(03):67-68+84.

[3]亓田,刘笑笑.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疾病自我认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2,29(03):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