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风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2

 妇科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风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王爱玲

临淄区妇幼保健院(齐都医院) 255400

摘要目的本文针对妇科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PICC-CRBSI)风险因素展开分析研讨,并制定护理对策。方法: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研究数据为此时段接受治疗并行PICC置管的104例妇科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结合患者发生PICC-CRBSI率进行小组划分,即A组(感染组16例)与B组(未感染组88例),而后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60岁、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化疗次数≥3次、置管时间≥3个月、导管维护频率延迟均是诱发妇科肿瘤患者发生PICC--CRBSI的独立危险因素,A、B组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对于实行PICC置管的妇科肿瘤患者而谈,需针对上文总结出的相关数据,展开积极有效的干预防范,方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关键词】妇科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风险因素;分析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突飞猛进,国民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在持续进步和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在物质条件、饮食条件极为丰盈和多样的环境下,人们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生活乐趣、娱乐范围得到了极大丰盈【1】。然,凡事均有利弊,这一现象也无形中促使了各类疾病的高发,妇科肿瘤疾病便是其中之一。妇科肿瘤:常见有子宫肌瘤、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除此之外,还包括绒毛膜癌、葡萄胎等。对女性身心健康、生命安全危害极大。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以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等外周静脉为穿刺点,穿刺后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并将导管末端送至上腔静脉的一种护理操作。PICC:可通过一次性穿刺完成长期、多次的液体输入性治疗,具备操作简单,降低穿刺风险、留置时间长等优势。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肿瘤化疗、肠外营养支持等治疗中【1】。然,凡事均有利弊,肿瘤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可造成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且需要进行长期反复化疗,同时PICC置管则属于有创型检查,故此,患者应用PICC极易发生导管相关并发症,从而加重病情,影响治疗效果,威胁生命安全。鉴于此因,本文以《妇科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风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为题,进行深入探究,具体内容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期限为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研究数据为此时段接受治疗并行PICC置管的105例妇科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包含:47例子宫颈癌、18例子宫内膜癌、22例卵巢癌、18例绒毛膜癌。依据患者是否发生PICC-CRBSI分为A(感染)、B(未感染)两组,人数分别为:16例、88例。纳排标准如下:纳入标准:⑴资料齐全,对本次实验无任何异议,自愿参加,并于知情同意书中签字者纳入;⑵属于本病区首诊者纳入;⑶经病理学检查等确诊为肿瘤者纳入;⑷PICC置管1周以上者纳入;⑸符合临床PICC-CRBSI相关诊断标准者纳入;排除标准:⑴资料不齐全者排除;⑵曾经发生过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血栓性静脉炎、全身性感染等情况者排除;⑶存在PICC-CRBSI相关症状,但未经细菌培养确诊者排除;⑷患者转院或死亡。

1.2方法

对100例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进行收集整理,涵盖:年龄、中性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化疗次数、置管时间、部位和类型、单次置管穿刺次数、导管维护频率及地点、住院时间、是否合并糖尿病等内容,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而后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护理方案。

1.4统计学方法

 SPSS26.0系统分析,当中计量数据计均数±标准差,两组差别比照运用t、 x2检测,计数数据运用(%)代替,对照结果表明P<0.05,则说明实验价值显现。

2结果

 表一 妇科肿瘤患者PICC-CRBSI单因素分析n、%

项目

A组(n=16)

B组(n=88)

x2

p值

年龄(岁)

4.932

0.025

<60

4(25.00)

54(61.36)

≥60

12(75.00)

34(38.63)

中性粒细胞计数(×109/L)

6.275

0.013

<0.5

12(75.00)

36(40.90)

≥0.5

4(25.00)

52(59.09)

血清白蛋白(g/L)

7.177

0.008

<30

12(75.00)

34(38.63)

≥30

4(25.00)

54(61.36)

化疗次数(次)

4.335

0.036

<3

3(18.75)

41(46.59)

≥3

13(81.25)

47(53.40)

置管时间(个月)

7.742

0.005

<3

2(12.50)

44(50.00)

≥3

14(87.50)

44(50.00)

置管部位

1.700

0.193

肱静脉

6(37.50)

42(44.73)

10(62.50)

46(52.27)

单次置管穿刺次数(次)

4.253

0.038

<2

9(56.25)

71(80.68)

≥2

7(43.75)

17(19.32)

导管维护频率

4.862

0.026

正常

8(50.00)

67(76.14)

延迟

8(50.00)

21(23.86)

导管维护地点

5.392

0.021

医院内

8(50.00)

68(77.27)

医院外

8(50.00)

20(22.73)

住院时间(d)

4.275

0.038

<20

10(62.50)

74(84.09)

≥20

6(37.50)

14(15.90)

合并糖尿病

7.714

0.006

11(68.75)

29(32.95)

5(31.25)

59(67.04)

表二 妇科肿瘤患者PICC-CRBSI多因素分析

变量

β值

SE值

WaIdx2

CR值

95%CI

P值

年龄≥60岁

1.017

0.463

4.854

2.767

1.118-6.844

0.027

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

1.334

0.423

10.007

3.801

1.663-8.691

0.002

化疗次数≥3次

1.275

0.432

8.764

3.583

1.538-8.336

0.003

置管时间≥3个月

1.258

0.438

8.226

3.523

1.491-8.325

0.005

导管维护频率延迟

1.112

0.423

6.954

3.042

1.332-6.961

0.008

3讨论

结合上文所言,我们能够明确知道妇科肿瘤患者PICC置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风险因素有哪些。其中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中性粒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化疗次数、置管时间、单次置管穿刺次数、导管维护频率、导管维护地点、住院时间及合并机泵等。而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化疗次数≥3次、置管时间≥3个月、导管维持频率延长均是诱发妇科肿瘤患者PICC-CRNSI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原因展开分析:与妇科肿瘤患者的性生活、个人生活习惯及遗传等多种因素关系密切,手术及化疗是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期。CRBSI是PICC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致病菌中以革兰阳性菌最为常见,还包括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其感染源均是通过PICC入口侵入患者体内,从而诱发感染。临床研究指出:PICC是化疗的重要通道,可极大影响化疗效果,所以CRBSI作为PICC的主要并发症,可对肿瘤患者的化疗效果产生极大影响。再加肿瘤本身即可对患者的免疫功能造成影响,导致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加大PICC-CRBSI的发生风险。因此需考虑应用以下干预策略进行有效避免和控制:⑴成立护理管理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考核,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及操作水平。⑵PICC置管时,需采用红外线等方式对环境进行消毒处理,保证穿刺环境的无菌性和安全性,穿刺人员需佩戴口罩、无菌帽、手套、无菌手术衣等,患者也是如此,形成一个无菌操作区,降低感染风险。⑶穿刺手法掌握,轻、稳、准原则,慎重选择穿刺部位,应依据解剖特点,右侧上肢贵要静脉为外周中心静脉穿刺中距离上腔静脉较近的穿刺点,且其静脉瓣相对较少,更利于导管进入,故此,为首选穿刺部位,若不慎穿入动脉,应即刻拔除穿刺针,即刻进行压迫止血。注意避免皮下血肿形成,降低后期感染【2】。⑷妥善固定导管,避免滑落,做好标识。给予穿刺区皮肤消毒后,采用无菌敷料进行覆盖,并时刻保持其干爽清洁。⑸护理人员需严格遵照无菌操作原则对导管进行维护,既要保证自身双手清洁无菌,还要保证患者穿刺部位清洁无菌。⑹在对导管进行清洁维护时,需限制患者周围人员走动,还需对穿刺部位敷料进行定期更换。

参考文献

【1】苏丽丽,索莉娜,陈燕.妇科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风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 2023,29(09)查看该刊数据库收录来源:58-61.

【2】吴姗.同期放化疗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4(19)查看该刊数据库收录来源:1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