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输液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2

门诊输液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分析

俞新妍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卫生院  214000

【摘要】目的:探讨门诊输液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方法:采集本院2021年8月至2022年11月期间接收的106例门诊输液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风控组各53例,常规组运用常规护理,风控组运用风险护理管理,分析不同护理操作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风控组在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77%,明显比常规组的16.98%更高(p<0.05);风控组在护理满意度为94.34%,比常规组的79.25%更高(p<0.05)。结论:门诊输液安全隐患较多,需要做好每个问题的防控管理,提升护理安全性效果,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整体情况更好。

关键词门诊输液安全隐患护理对策

护理风险管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目前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风险识别阶段:在这个阶段,护士通过评估和分析患者的疾病、治疗过程和环境等因素,识别潜在的风险因素。例如,在门诊输液过程中,护士可以通过评估患者的静脉通路情况、药物过敏史等,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2)风险评估阶段:在这个阶段,护士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严重程度和可能性。通过评估,护士可以确定哪些风险是最重要和紧急的,以便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例如,在门诊输液过程中,护士可以评估输液的渗漏风险、静脉炎的发生风险等。(3)风险控制阶段:在这个阶段,护士采取措施来控制已识别的风险,减少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这包括制定和执行相应的护理计划、规范操作流程、提供患者教育等。例如,在门诊输液过程中,护士可以规范操作流程,加强消毒操作,提供患者教育等来控制输液的风险。本文采集106例门诊输液患者,分析针对安全隐患做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集本院2021年8月至2022年11月期间接收的106例门诊输液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风控组各53例。常规组中,男:女=29:24;年龄从19~68岁,平均(37.29±4.72)岁;风控组中,男:女=26:27;年龄从18~65岁,平均(38.14±3.86)岁;两组患者在基本年龄、性别与病情等信息上没有明显差异,有对比研究意义。

1.2 方法

常规组运用常规护理,风控组运用风险护理管理,门诊输液过程中存在一些安全隐患问题,如护患纠纷、输液的渗漏、静脉炎、过敏等。通过护理风险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应对这些问题。以下是具体的护理风险管理内容手段和防控措施:(1)护患纠纷:护士应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解释输液过程、目的和注意事项,以增加患者的理解和配合。护士应向患者提供准确、清晰的信息,包括输液的药物、剂量、频率等,以避免误解和纠纷的发生。护士应及时、准确地记录输液过程和相关信息,以备查证和沟通。(2)输液的渗漏:护士在进行输液操作时应遵循规范的操作流程,包括正确选择和插入静脉通路、固定输液管路等,以减少渗漏的发生。护士应定期观察输液部位和输液管路,注意是否有渗漏的迹象,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3)静脉炎:护士在插入静脉通路前应进行充分的手部消毒,并遵循消毒操作规范,以减少细菌感染的风险。护士应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条件更换输液器具,避免长时间使用导致细菌滋生和感染的可能性。(4)过敏反应:护士在进行输液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包括对哪些药物或物质过敏,以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护士在输液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症状,如出现过敏反应的迹象,应立即停止输液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5)其他护理措施:定期进行护理风险评估:护士应定期对门诊输液过程进行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风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管理。护士应向患者提供关于输液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如感染预防、观察输液部位等,以增加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护士应与医生、药师等多学科团队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和执行输液的安全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

1.3 评估观察

分析不同护理操作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情况。不良事件主要集中在渗漏、静脉炎、过敏等情况。护理满意度为很满意率与基本满意率之和。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运用spss22.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运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

见表1,风控组在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77%,明显比常规组的16.98%更高(p<0.05)。

表1:各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n(%)]

分组

渗漏

过敏

静脉炎

不良事件发生率

护患纠纷

风控组(n=53)

1(1.89)

1(1.89)

1(1.89)

5.66%

2(3.77)

常规组(n=53)

4(7.55)

3(5.66)

3(5.66)

18.87%

9(16.98)

注:两组对比,p<0.05

2.2 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

见表2,风控组在护理满意度为94.34%,比常规组的79.25%更高(p<0.05)。

表2: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n(%)]

分组

很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护理总满意度

风控组(n=53)

36(67.92)

14(26.42)

3(5.66)

94.34%

常规组(n=53)

24(45.28)

18(33.96)

11(20.75)

79.25%

注:两组对比,p<0.05

3 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数据的积累,护理风险管理将越来越注重个体化的管理。通过利用患者的个人信息、基因组学数据和大数据分析等,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和管理患者的风险。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护理风险管理将越来越依赖于技术的应用[1]。例如,电子健康记录系统、智能监测设备和远程监护技术等可以提供实时的风险监测和管理。护理风险管理将越来越注重跨学科的合作。护士需要与医生、药师、医学工程师等多学科团队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和执行风险管理策略[2]。护理风险管理将不断进行改进和学习,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医疗环境和风险因素。护士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参与培训和继续教育,以提高风险管理的水平[3]

护理人员应接受系统的培训和教育,包括输液操作的规范流程、风险识别和评估、安全措施的实施等。培训内容应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并定期进行复习和更新。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制定标准操作规程、建立质量评估指标和监测机制等。通过定期的质量评估和反馈,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以提升护理人员的执行效果。制定和推行门诊输液的临床路径,明确每个环节的责任和操作流程。临床路径可以提供标准化的护理指导,减少操作的随意性,提高问题的发现和防控能力。护理人员应与医生、药师、医学工程师等多学科团队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和执行风险管理策略。通过团队合作,可以充分发挥各专业的优势,提高问题的发现和防控能力。建立反馈机制,及时向护理人员提供输液安全问题的反馈信息,并进行讨论和总结。同时,提供持续学习机会,包括参加培训课程、学术会议和病例讨论等,以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护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与患者和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和疑虑,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与团队成员的沟通和协作,可以提高问题的发现和防控能力。

总而言之,门诊输液安全隐患较多,需要做好每个问题的防控管理,提升护理安全性效果,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整体情况更好。

【参考文献】

[1]李娜.门诊集中输液室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19):166-168.

[2]贾虹.门诊输液室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5):267.

[3]胡艳花,代鑫枝.门诊输液的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6):162+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