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2

中医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李世明1 陈英华2

( 1.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6

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6)

摘要: 肺癌作为目前人类因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在我国的发病率、病死率均居首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发病率占比最高。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有手术、放化疗,但其产生的不良反应严重影响肺癌患者预后。中医认为本病病机以虚为本,治疗主要在扶正为本的基础上,辨证施治,临证加减。根据近年相关文献报道的中医药对非小细胞肺癌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作用机制、临床治法等探究,分析归纳中医药学研究情况,为本病治疗、预防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癌症死亡原因,其病死率逐年增长。常见肺癌病理分型有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其中肺癌高发类型非小细胞肺癌(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约占总发病人数的80%[1-3]。当前,对于肺癌,临床治疗方式较多,如放化疗、手术治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但上述治疗方式均易引发多种不良反应,且价格昂贵,难以承受。随着我国中医药水平的提高,临床研究 不断深入,中医药在治疗 NSCLC过程中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果,可见中医药在国内肺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 病因病机

从中医层面而言,肺癌属于“痞癖”“肺积”“咯血”“咳嗽”等范畴,基本病机为正虚邪实,诱发该病的根本因素为正气不足。肺癌发生多因气血阴阳失衡、正气不足、脏腑功能紊乱,造成机体抗病能力降低,邪气趁虚而入。邪气入内,滞留不去,肺气郁滞,气机不畅,宣降失常,阻塞脉络,津液输布不畅,壅而为痰胶结,进而产生肿块。此乃因虚得病、因虚致实、因虚患癌,其本为虚。如《医宗必读》中所述“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肺癌发病特征与伏邪致病契合,认为肺癌发病处虽位于肺,但其与脾、肾、心、肝等联系较为密切,本质为肺、心、肾、肝脾亏虚而引发。

2 辨证论治

在中医学理论指导基础上,分清虚实邪正,辨证立方遣药, 把握局部与整体,将辨证与辨病结合、扶正与抗癌治疗相统一。依据病程长短、病情轻重、临床症状进行辨证,把握扶正、祛邪主次。何立丽等[4]将肺癌辨证为阴虚内热证、气虚痰阻证、气血瘀滞证、肺肾两虚证。上述证型是在反复临床实践和总结的前提下,根据肺癌病因病机、病理变化、临床证候规律和特点进行辨证。关于肺癌的辨证分型各有见解,但总体来说都是围绕“痰、热、瘀、毒、虚”,并在此基础上论治。

3 中医药治疗肺癌临床研究

3.1 专方验方治疗 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诸多中医医家以多年经验为依据总结出诸多治疗肺癌有效、可靠的专方验方,为中医治疗肺癌创造了宝贵的财富。吕星旺等[5]对 100 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展开研究,前者行常规化疗,后者行常规化疗加用扶正解毒抗癌方,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水平更高,骨髓抑制发生率更低,KPS 评分更优,由此可知,对晚期肺癌行常规化疗+扶正解毒抗癌方效果理想,可使化疗后骨髓抑制状况减轻,促进生活质量提升。

3.2 中医注射剂治疗 中药注射剂治疗具备疗效显著、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等特征。当前,诸多研究指出,在胃癌临床治疗中,中药注射剂治疗可取得显著效果[6,7]。卢万里[8]以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展开研究,前者行单纯 GP 方案化疗,后者行复方苦参注射液加用GP 方案化疗治疗,研究发现,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由此可知,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药注射,可促进生活质量提升,减轻不良反应。

3.3 中药口服剂治疗 中药口服液具备用量低、疗效确切、 易保存、易携带等特征,是中医理论指导下,以中药材作为原料依据系统、规范的工艺、流程炮制加工产生的中成药。当前,此类药物在肺癌临床治疗中已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敖华蓉[9]等以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展开研究,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CD3+、CD4+、CD4+ /CD8+、NK 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CD8+更低,由此可知,对非小细胞肺癌行艾愈胶囊辅助化疗治疗疗效确切,减轻不良反应,增强免疫功能。

3.4中药外敷治疗 宋琳[10]以晚期肺癌重度疼痛患者 60 例展开研究,研究发现,相比对照组,观察组 NRS 评分更低,免疫指标改善程度更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由此可知,对晚期肺癌重度疼痛行安慰剂(外敷)联合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效果显著,减轻癌痛,增强免疫功能,减轻不良反应。

3.5中医针灸治疗 针灸通过在人体特定穴位上插入极细的针来调整气血,协调身体能量平衡。在肺癌患者的治疗中,针灸发挥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比如通过针刺特定穴位,有助于舒缓疼痛症状,治疗癌性疼痛,减轻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高武在《针灸聚英》首次明确指出“四花”穴为足太阳膀胱经的膈俞、胆俞穴,在近代临床研究中,四花穴化脓灸对焦虑、瘰疬、乳癖、偏头痛等杂症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调气和血、调整阴阳

直接灸四花穴可以提高肺癌化疗患者免疫功能及临床疗效,改善其生存质量。

4 小 结

中医药治疗肺癌的有效方法包括辨证论治、专方专药、新药新剂型等。在治疗过程中,辨病为首,明确病理,判断预后,了解分期,全面兼顾,综合治疗。但临床缺乏统一的辨证分型、评价标准,不利于相关研究开展,中医药创新思维需提高。癌症的治疗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要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和探讨。今后要继续加强对癌症的预防意识,早发现,早治疗,充分运用中医、西医综合优势,在各个时期开展中西医结合方案制定,规范研究。

参考文献

[1] 丁春杰,杨 磊.中医药治疗肺癌的研究进展[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1,28(2):60-62.

[2] NasimF,SabathBF,EapenGA.Lungcancer[J].MedClin

NorthAm,2019,103(3):463-473.

[3] 邵 丽,邹 勇.中医药治疗肺癌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

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2):164-165.

[4] 何立丽,孙桂芝.孙桂芝治疗肺癌经验[J].北京中医药,

2009,28(4):263-264.

[5]范槐芳,方毕飞,严莉,等.中药薰蒸联合穴位贴敷在肺癌患者疼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5):569—571.

[6]顾检波,茅宇.扶正祛邪抗癌方治疗晚期肺癌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9,31(5):949—951.

[7]尹业辉,谢雁鸣,张寅,等.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肺恶性肿瘤真实世界临床应用特征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8,24(6):21—24,28.

[8]卢万里.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 GP 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7,44(6):1214—1215.

[9]敖华蓉,龚春燕,张勋丽.艾愈胶囊辅助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29 (2):258—259,322.

[10]宋琳.消痞镇痛膏外敷联合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肺癌重度疼

痛的临床观察[D].长沙:湖南中医药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