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海上走私卷烟工作特点分析及对策研究

/ 5

打击海上走私卷烟工作特点分析及对策研究

刘志国 邵康 夏效明

潍坊市寒亭区烟草专卖局(营销部)

进入新时代,随着对外贸易和海洋运输的发展,海上走私卷烟活动日益猖獗,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卷烟市场秩序。2020年12月,国家局印发《关于进一步严厉打击海上走私卷烟活动的通知》,要求进一步严厉打击海上走私卷烟活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市系统需要积极作为,深入研究海上走私卷烟活动规律特点,丰富完善监管机制措施,高质量推进海上打私工作。

潍坊位于渤海“金项链”莱州湾南岸,拥有140公里海岸线,潍坊港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潍坊港辖区内规划四处港区,即:潍坊港东、中、西港区和内河港区。中港区为森达美港,西港区为寿光港,东港区为昌邑下营港,内河港区由羊口港务局经营,位于寿光市羊口镇北部的小清河下游南岸,港口距离河道入海口约20公里。因此,潍坊作为渤海湾重要的港口城市,存在较大的海上走私卷烟风险。

一、海上走私卷烟违法特点分析

近年来,海上走私卷烟活动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新变化,对开展打击海上走私卷烟活动带来了新的挑战。

海上走私卷烟活动日益猖獗

在当前市场状态下,不法分子受利益驱使,海上走私活动更加频繁,走私手法日趋狡猾,成为境外假私烟走私入境的主渠道,打击海上走私卷烟形势依然严峻。2020年以来,随着南方“传统”卷烟走私地区打私力度持续加大,卷烟走贩私活动活跃区域呈现“由南向北”转移的新动向。这类涉烟违法犯罪活动涉及卷烟通常数量大、价值高,对国内卷烟市场冲击较大,严重损害国家财政收入和卷烟市场秩序。2022年,我国多个地区查获海上走私卷烟大案30余起,查获卷烟超过 10 亿支,其中个案查获卷烟1亿支以上的特大案件4起。根据已查处案件的调查情况,具有显著的团伙职业化、分工专业化、交易隐蔽化等特点,需要建立与之匹配的高效执法协作模式。

(二)走私卷烟入境后以物流寄递为主要流通渠道

近年来,互联网、物流运输的快速发展,既为人民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也为违法犯罪分子提供了新型作案平台和作案手段,“互联网+物流寄递”逐渐成为走私卷烟在国内流通的主要渠道。同时,我国是位列世界首位的烟草大国,烟民已达到 3.5亿,烟民众多,卷烟需求量大,客观上导致对走私卷烟的消费能力较强,为走私卷烟提供了消费市场。涉烟违法犯罪活动由传统的接触式逐渐演变为以非接触式为主,接触与非接触式并存的形式,隐蔽性更强,执法难度更大,对执法协作的要求更高。

(三)新型烟草制品占走私卷烟比重不断加大

走私卷烟的最大的消费点就是满足部分人群喜好新奇、科技、时尚的心理。从世界范围看,2021年加热不燃烧卷烟的销售额超过150亿美元,约占新型烟草总销售额的45%,足以看出加热不燃烧卷烟迅猛发展势头。在疫情爆发前,通过海外代购、口岸走私、过境夹带等方式走私加热不燃烧卷烟违法行为高发;疫情期间,虽然仍存在较强的市场需求,因境外到境内的流通渠道受阻,违法供给有限,形势暂为好转,但是在后疫情时代,以加热不燃烧卷烟为代表的一批科技感强、时尚新奇的新型烟草制品仍将存在较大的违法风险,需要加强执法协作,实施常态化联合监管。

二、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重点区域监管受到制约

烟草部门无法自由出入港区、码头等海上打私重点区域开展执法检查是制约打击海上走私卷烟工作成效最关键的问题,烟草专卖执法人员难以对走私卷烟落地的关键环节开展有效监管。从近年来执法实践看,海关缉私、海警、公安海岸警察、港区公安派出所等单位对海上走私卷烟行为的法律认知不全面,对海上走私卷烟行为关注度不高,长期以来,相关部门并未向烟草部门提供有价值的走私卷烟信息,全市在查处海上走私卷烟大要案件方面尚未取得突破。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对港口的严格管理。由于对外港口性质特殊,国家先后出台多部法律法规对港口的运营及管理进行了细致规定,2003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确立了港口的保护和安全规定,同时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各省市自治区针对港区港务又进行了具体规定,对进出港口及开展相关工作进行了明确规定,导致烟草部门无法自由进入港口港区开展检查,极大限制了烟草部门的执法权限。二是未与相关执法部门建立有效的协作机制。长期以来,烟草部门并未就打击海上走私卷烟与相关部门进行深入沟通和深度探讨,未建立完善全方位打击海上走私卷烟的有效协作机制,烟草部门对相关部门的执法权限不甚了解,相关执法部门对打击海上走私卷烟的关注度不高,缺乏违法信息传递渠道,导致烟草部门从相关执法部门获取案件线索、办理海上打私大要案件方面未取得突破。

(二)走私案件海上溯源能力不强

当前,烟草部门从销售、运输环节查获的走私卷烟,往往数量不大,大多是通过物流寄递渠道运输。在实践中,根据掌握的线索进行追溯,往往追索到市外地区,抓获的涉案人员主要也是非潍坊籍人员。如,青州市“12.18”非法经营走私烟网络案件,涉及山东、湖南、广东、湖北等七省十一市,涉案金额达到632.23万余元,拘留5人,判刑4人;坊子区“6.29”非法经营走私烟案件,涉及国内7省多地市和境外多个国家,通过外籍华人、导游、船员等非法购进外国卷烟,以快递的形式向全国各地销售走私卷烟,涉案金额203.2万元,拘留6人,其中判刑5人、拘役1人。虽然抓获涉案人员不少,但追溯到辖区港口、船舶的走私案件却寥寥无几。其原因主要是针对海上走私卷烟的分析研判能力不足,港口周边情报体系建设不完善,对港区及周边的针对性监管措施不足导致。

三、打击海上走私卷烟对策研究

针对打击海上走私卷烟新形势新要求,全市系统认真贯彻落实行业上级和市局(公司)党委决策部署,将海上打私作为反走私综合治理关键环节,系统推进“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打私部门协调配合、职能部门密切协作、烟草部门全力投入”的综合治理工作格局,持续加大打击海上走私卷烟力度。2022年,全市查获走私卷烟案件56起,查获走私卷烟24.5万支,案值15.97万元,办理非法经营走私卷烟网络案件22起,拘留54人,逮捕8人,判刑35人,有力维护了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一)构建多层级多部门海上打私联防联控体系

打击海上走私卷烟最关键的环节在于对港口、码头,特别是无人值守的小港口、小码头等高风险区域的监管。由于这些区域性质特殊,地方港务部门对港区码头、船舶的限制较为严格,导致烟草部门对以上区域的监管受到较大制约,凸显了与相关部门建立联防联控体系的重要性。因此,需要对海上打私执法协作进行全局性的统筹设计,全面梳理各协作部门具体监管职责、监管内容、监管频次、监管对象等执法检查内容。围绕打击海上走私卷烟这一中心目标,对协作内容、协作方式进行统筹性、细致性安排,突出强化日常监管工作与卷烟打私工作的紧密融合,完善目标制定、工作落实、效果考评执法协作全过程跟踪管控机制,建立起框架完善、基础扎实、支撑有力的打击卷烟走私执法协作机制。

层面:近年来,市局积极争取市“打私办”支持,定期召开全市打击海上走私卷烟综合治理联席会议、专题会议,交流探讨各部门针对打击海上走私卷烟活动的职权及协作内容,从政策层面就打击海上走私卷烟形成共识,明确协作思路,为开展海上打私综合治理奠定了基础。相关执法部门打击海上走私卷烟职权包括:

1.市公安局。将打击海上走私卷烟工作纳入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督导全市各级公安机关依法打击涉烟犯罪活动。对潍坊沿海港口、码头、停泊点、河道入海口、滩涂等重点区域,各类出海船舶、渔船民等进行全面排查,建立信息档案。对重点地区实行联防联控,严防走私船只靠泊。

2.潍坊海关缉私分局。针对海关监管区内重点渠道、重点商品进一步严格管控,强化口岸监管检查,加强行邮快件及旅检渠道走私卷烟检查。对涉嫌走私卷烟的重点人员,会同公安、海警、市场监管、交通、邮管、烟草部门,陆海联动开展专项情报信息研判,从严从重联合打击跨境走私卷烟违法行为。

3.潍坊海警局。对主要航道和重点海域实行常态化监控巡查,联合烟草部门对重点船只进行登船检查,切断走私船只靠岸通道。

4.潍坊边检站。对在出入境管理工作中发现的涉烟违法活动线索,及时向缉私、海警、烟草等部门通报,并积极协助开展相关调查工作。

5.市海渔局。对在海洋与渔业管理工作中发现的涉烟违法活动线索,及时向缉私、海警、烟草等部门通报,并积极协助开展相关调查工作。

6.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加大对无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销售烟草和销售假冒卷烟违法行为的检查力度。依法配合有关部门查处非法销售走私卷烟违法行为,截断走私卷烟分销零售渠道。

7.市交通运输局。加大对全市客运站、货运站、物流中心的检查力度。联合烟草部门,加强道路交通联合检查,严厉打击通过公路、水路非法运输和在公路沿线、港口码头及车船上非法经营、运输烟草专卖品的行为,严防走私卷烟登陆后通过陆路向内地转移扩散。

8.市邮政管理局。强化寄递渠道监管,加强对落实实名收寄、收寄验视制度和禁限寄规定的检查力度。联合烟草部门,严厉打击通过寄递环节寄递运输、贩卖走私、假冒卷烟的违法行为。

在明晰职责基础上,开展联合打击海上走私卷烟专项行动,与公安、海关缉私、海警、边检、海渔、交通等部门签订打击海上涉烟违法犯罪活动协作协议,充分发挥职能优势,从执法力量、技术手段、联合执法、信息共享等方面给予相互配合、支持和帮助,在全市层面构建起打击海上走私卷烟联防联控体系。

县局层面:县市区局结合辖区实际,推进县域联合打击海上走私卷烟联防联控机制建设,尤其以寒亭、寿光、昌邑三个沿海单位为重点。寒亭区局在潍坊海警局滨海检查站建立以海警、烟草为主体,公安、边检等单位协同配合的打击海上走私卷烟指挥部,依靠海警力量,系统研判、调度、开展海上打私工作,打造联合打击海上走私卷烟前沿阵地。与莱州、龙口等渤海重点港口城市烟草部门签订联合打击海上走私卷烟合作协议,建立定期交流机制,互通海上打私信息、打私经验、打私战法;与潍坊海警部门、广西防城港市海警局建立跨区域信息互通渠道,延展违法线索获取范围,提升案件追溯能力和侦办水平。昌邑市局与海警部门签订《打击海上走私卷烟合作协议》,加大与海岸警察和海警的协作力度,着力线索收集排查,严防假私卷烟冲击。寿光市局积极拓展情报来源,将港口周边地方网格综治力量、小区安保员、海洋从业者等人员纳入信息提报人员范围,加大社会监督力度,拓宽信息情报来源覆盖面。

(二)推动打击海上走私卷烟协作机制落地

1.明确基于卷烟走私链条的监管节点衔接关系。根据各部门监管工作内容,明确在卷烟走私运输、存储、销售等违法节点所对应的协作职责,建立与之相对应的监管节点链条,形成明确的执法协作流程上接及下接接口,实现对卷烟走私全链条监管覆盖。例如通过线索研判,发现犯罪嫌疑人可能通过港口走私卷烟,根据这一线索,与运输环节、物流寄递环节监管部门做好沟通,做好相关线索的跟踪研判,实现多节点综合性立体布防。在明晰职权基础上,市局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开展联合打击海上走私卷烟专项行动,与潍坊市海警局签订打击海上涉烟违法犯罪活动协作协议,协调海警、公安、海渔、市场监管、海关缉私、边检等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优势,从执法力量、技术手段、联合执法、信息共享等方面给予烟草部门大力配合、支持和帮助,在全市层面构建起打击海上走私卷烟联防联控体系。

2.完善海上打私执法协作流程。完善以信息高效共享为中心链条的协作模式。执法协作流程的有效运行需要以信息高效共享为基础,一是,要实现日常监管信息的即时共享,更好地将信息应用于日常监管工作中; 二是,要实现大要案件重大线索的综合性搜集,进行多维情报分析,提高监管精准性。在信息共享方式方面,对于非涉密信息传递,可依托于执法协作机制,进一步细化信息共享范畴,通过当地政务数据共享渠道,实现数据跨部门即时共享;对于涉密信息的传递,可借鉴市局警烟合作研判中心运行模式,联合有关部门建立情报分析中心,在专网中进行大数据搜集、分析及线索派发工作。在信息共享内容方面,要针对执法协作流程链条建立完整的情报信息链,通过一系列关键字段将监管信息相串联,实现由点触线、由线触面的情报分析效果,为卷烟走私全链条打击提供有效支撑。

3.形成基于流程管控的常态化协作机制。建立常态化的协作机制,基础和前提在于党委政府的高度支持,通过党委政府的领导力将相关部门聚拢起来,促使各部门真正重视海上打击走私卷烟工作,将协作内容有效落地,而不是仅仅落实在纸面上。因此,争取党委政府支持领导,争取协作部门积极配合是推进常态化监管的重要前提,需要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同时需要建立覆盖各协作部门的统一流程,同时也要将流程中的具体节点融入各自工作之中,形成以多部门执法协作流程为上级流程,各部门具有相应下一级支撑流程的完整的流程体系,实现对联合打击卷烟走私工作的全过程管控,真正将执法协作机制落实、落细,落为常态、落出实效,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强有力的执法保障。

(三)提升海上走私卷烟线索搜集能力

1.拓宽线索渠道来源。细致梳理海上走私卷烟入境、落地销售渠道,积极撬动政府部门、海运从业人员、卷烟零售户、消费者参与线索搜集,例如:寒亭区局利用地方海警部门力量,积极与周边、全国重点港区监管部门协调,加大情报搜集来源,拓展线索搜集渠道。对接辖区内山东海事职业学院,依托学校师生校友资源,与潍坊籍从事海运工作的海员加强联系,广泛搜集涉烟情报信息,提高海上涉烟走私信息获取能力。打造船舶服务人员情报网,与港区船舶服务企业建立联系,将为港区货轮提供生活物资保障的企业人员发展为信息员,及时掌握走私卷烟海陆转运环节的情报信息。非沿海单位要着力完善辖区网格信息网,依托辖区烟草市场监管网格,借助诚信互助小组长、社会网格员,广泛搜集走私卷烟线索,形成覆盖全辖区的走私卷烟情报信息网。培养发展以客运司机、船主、渔民、沿海码头零售户为重点的“线索团队”,正向引导港口码头从业人员、广大渔民及沿海地区群众积极举报,通过多途径宣传相关举报线索奖励政策,打通线索搜集“毛细血管”。强化稽查员、客户经理、送货员三员专销协同,必要时可组织相关人员对线索信息进行“会诊”研判,对疑点线索进行反复筛查,提升线索利用率。

2.提升违法线索分析研判能力。针对新形势下卷烟打私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挑战,将“数事理法”“互联网+”等理念引入打击海上走私卷烟工作,推动监管方式不断转型升级。深化情报两级分享,借助各类打击走私专项行动,建立情报信息共享机制,互通信息线索,综合分析研判,对有价值的案件线索,共同经营、重点侦破。发挥好警烟合作研判中心数据中枢、调度中心、研判中心的作用,及时将人员、货物、自己及其他涉案信息及时有效上传研判系统,对接研判中心开展线索串并,必要时安排专人到研判中心开展专项攻关,充分利用上级推送的海上走私卷烟活动最新形势和重点高危海岸地区信息,结合自己辖区实际情况,及时分析,统筹研判,不断提高打击海上走私卷烟的精准性和有效性。积极推进与海关缉私、海警、公安海岸警察等部门的协作,及时互通线索信息、联动数据分析,调动各方执法力量,增强案件侦办合力。

(四)推进打击海上走私卷烟综合治理

1.常态化开展重点领域集中整治。近年来,在市委政法委的统筹指挥下,在市打私办的指导协调下,市局针对不同时期市场特点,联合公安、海关、海警等部门,分阶段集中开展“破冰护航”“两节市场治理”等专项行动,对互联网、物流寄递、海上走私卷烟、电子烟等重点领域进行集中整治。市、县两级执法部门加强协作、积极配合,牢牢把握“清市场、断源头、堵入口、截出口”工作主线,依法严厉打击卷烟走贩私等各类涉烟违法活动,在辖区内营造了严厉打击海上走私卷烟的监管氛围,有力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对于遏制卷烟走私贩私行为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下一步,应将开展集中整治行动常态化、持久化,形成对涉烟涉私违法活动的长期震慑。

2.构建“海陆”两道防线。以寿光、寒亭、昌邑沿海县市区为第一道防线,沿海单位对全市主要海岸沿线、码头滩涂实行重点督导检查、联防联控。以其他内陆县市区为第二道防线,加强道路交通联合稽查,强化物流寄递监管,严防走私卷烟通过陆路向内地转移扩散。建立健全辖区港口/码头/渔村/滩涂档案资料,在具备上岸条件的无人值守地区安装24小时监控设备,系统掌握港口码头的精准位置、管理主体、实际经营主体(含联系方式)、日常停靠船只、周边零售户情况,形成详实完善的第一手资料,为下一步监管打牢基础。

3.强化海上打私破网追刑。坚持“办大案、破网络、抓主犯”的工作思路,把侦办涉及源头地区的网络案件摆在突出位置,把骨干力量和工作重点放到打击涉案产业链、提高案件社会影响力上。健全落实重大案件集体讨论制度,有关部门提前介入涉案区域广、案值高、影响大的案件,提高打私工作成效。

4.推进海上打私普法。在巩固前期普法宣传成效的基础上持续发力,拓宽宣传渠道,通过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微信公众号、宣传墙、宣传栏等有效载体,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可探索“进村宣传”“面对面宣传”的方式,使广大人民群众、渔民、渔船从业者充分认识走私卷烟的危害,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持续加大对四部门《关于严厉打击海上走私卷烟活动的通告》的宣传,覆盖所有具备上岸条件的港口、码头、渔村和重点路段,对破损的要及时补充张贴。使其自觉抵制和举报涉烟涉私违法行为。通过公开举报投诉电话、宣传有奖举报政策、开展重大案件警示教育、与零售户签订守法经营承诺书、组建群众举报交流群等工作的开展,引导群众积极举报,构建多方参与的群防群治体系,营造全社会参与监督的良好氛围。

附件:广东湛江“湛蓝2022-4”系列走私卷烟案

附件:

广东湛江“湛蓝2022-4”系列走私卷烟案

一、简要案情

202261日、731日,在国家局、海关总署统一部署下,湛江烟草、海关、公安成立专案组,历时近7个月深度经营,两次组织开展集中打击卷烟走私行动,出动执法人员230余人次,成功侦破“湛蓝2022-4”系列走私卷烟案,共打掉3个海上走私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39名,查获走私烟2356万支,查获涉案船舶车辆19艘(辆),涉案金额高达2.3亿元。

二、侦办过程

(一)情报溯源,明确案件侦办重点。

2021年底,执法部门在情报研判中发现有走私团伙利用“大飞”等海上运输工具,从越南装运香烟等物品偷运至徐闻、雷州等地非设关地码头走私进境,再运输中转到各地分销。经前期侦查,确认该线索涉及多个走私团伙、犯罪嫌疑人众多、涉案金额巨大,湛江烟草、海关、公安迅速组成联合专案组,循线追查走私团伙组织架构、走私路线和手法,进一步摸清走私团伙违法犯罪特点,深挖背后的走私网络。

(二)智慧导侦,合成作战挖出链条。

专案组开启集群作战模式,以情报中心为研判主阵地,严密部署,合成作战,全面推进案件经营研判工作。

一方面,及时分析人员通联交易信息,对情报及个案中涉及的可疑人员进行关联串并,通过调取犯罪嫌疑人手机通联数据、交易记录,重点排查本地接驳团伙与接货团伙关联关系,锁定走私团伙结构,逐一分析,理清交易网络。

另一方面,深入挖掘走私团伙走私路线,利用无人机及近海雷达、卡口视频监控等技防措施,摸清该团伙海上运输-非设关地接驳-陆上偷运运输过程和路线,同时,结合相关犯罪嫌疑人指认信息,确定其规律上货点。在前期经营中,执法人员通过车辆卡口、手机基站等相关数据深入对碰分析,确定团伙多数利用相对固定的小厢式货车运输走私香烟,专案组分批次、多频次抵近侦查、跟拍取证,摸清该团伙走私卷烟路线和频次。

(三)查打结合,聚力出击收网结果。

通过智慧导侦,专案组发现涉案团伙分人分环节负责、组织走私,直接采取集中打击可能只能打击单一环节、单一任务团伙,不利于固定证据和全面破网。专案组重新确定“打现行、摧网络”的总体目标,线索成熟一条,就打击一批,分进合击,在徐闻、雷州、遂溪多地接连破获“1.27”、“2.26”、“4.25”、“5.31”等走私卷烟案,查获大批涉烟物资或电子设备,抓获一批犯罪嫌疑人,收集了大量证据,逐步勾勒出涉案走私团伙走私网络,加快集中打击行动进度。专案组根据案件经营进度,切实结合涉案团伙组织架构、走私路线和手法制定严密联合打击计划,严格保密联合行动信息,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组织两轮集中打击行动。

1)第一轮集中打击行动情况

202261日,在广东湛江组织开展“湛蓝2022-4”打击卷烟走私第一轮集中打击行动,出动海关缉私、地方公安、烟草专卖等执法人员120余人,打掉2个海上跨境走私专业团伙,共刑拘犯罪嫌疑人21人,逮捕9人,共查扣涉嫌走私卷烟1896万支、涉案船舶车辆共15艘(辆)。案值约1.2亿元,涉税约5100万元。

2)第二轮集中打击行动情况

2022731日,组织开展“湛蓝2022-4”打击卷烟走私第二轮集中收网行动,共出动海关缉私、地方公安、烟草专卖等执法人员110余名,成功打掉1个海上跨境走私专业团伙,共刑拘犯罪嫌疑人18名,主要涉案目标人员全部到案,查扣涉嫌走私卷烟约460万支、涉案车辆4辆,查扣涉案资金20万元、物证书证以及电子证据一批。

经查,走私团伙在越南三屯、四屯组织货源,利用“大飞”从海上绕越设关地,将走私烟从越南偷运至雷州北和、纪家及徐闻罗斗沙等沿海非设关地入境,再驾驶“飞机仔”专用运烟改装车辆将卷烟偷运至珠三角等地集散分销。

三、案件特点

“湛蓝2022-4

”系列走私卷烟案进行全面案情重大复杂,涉及人员众多、涉案金额巨大,在案件后期主要存在以下特点:一是涉案人员构成复杂。走私团伙成员除专业走私分子以外,还存在勾结相关执法人员共同实施走私活动,通过直接参股分红方式诱使“内鬼”泄露执法信息和指导躲避查缉,且犯罪嫌疑人多有犯罪前科,个别走私团伙涉枪、涉黑,执法风险高。二是“集团化”海上走私。整个走私链条中,走私团伙通过与通关团伙合作或者出资购买“大飞”海上运输、过驳小型快艇和陆路运输的“飞机仔”,“一条龙”完成“海上偷运冲滩过驳公路偷运”全部链条,集团化操纵走私,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走私风险。三是犯罪手段不断翻新走私团伙改变“大飞冲滩”直接卸货模式,利用小渔船在海上中转过驳后卸货,“大飞”不停机随时逃跑,利用退潮期将运输车辆直接开往距海岸线约2公里的滩涂装货,在运输中停车“扫尾”,在异地组织联系搬货人员,频繁更换租用的社会运输车辆,以降低被举报风险四是案件经营迂回曲折。受广西疫情、湛江“0506”疫情等影响,取证、抓捕、审讯等工作一度陷入困境,三次谋划开案被迫中止;同时,走私团伙通过提前订立攻守同盟或“对保”走私现场兑现强化利益关系,通过小众运营商号段通联和财付通、支付宝转账、ATM存取等手段交易,增加资金证据固定、提取和电子证据转换工作困难。

四、经验总结

(一)数据导侦,多元侦查挖掘网络。以情报中心为数据支撑平台,采用无人机遥控技术覆盖性飞行航拍巡查,重点巡查“大飞”走私驳运、人员藏匿偷渡等现象,综合近海雷达等技术,实时反馈、分析航拍、监控信息,对可疑车船的行为特征比对研判,全天候、全方位监控重点区域,有效解决以往“盲巡”打击精度低、有效视野小、动态掌控弱等难题;同时对犯罪嫌疑人进行交易查询、话单分析、轨迹跟踪、定位监控,密切关注团伙做工情况,明晰走私团伙从走私入境、接驳转运、存储分销全链条犯罪事实。以该案的经营办理为契机,巧妙推动案件经营重“人防”向以“技防”为主、兼顾“人防、技防”多元措施转变,集成“人员、车辆、通联、资金”多源数据,建立烟草打私数据模型,穿针引线串并走私团伙层级架构,由浅入深勾勒走私活动轨迹规律,技网协同,实现“从个人关联团伙、从个案关联网络、从单一地点追踪走私路线”,完成打网断链总体目标。

(二)因情施策,转变案件经营思路。专案组结合涉案团伙走私新手段和案件特点难点,迅速转变经营思路,改变以往通过前期经营锁定目标、一打到底的侦办模式,通过个案查缉和集中打击双管齐下,摸清整个走私链条、多个涉案团伙走私网络情况,逐步扩线固证,更利于电子证据转换固定,为案件后续侦办和司法认定提供更多实物证据。

(三)集群作战,多方合作强化合力。国家局、广东省局高度关注、跟进指导,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多次批示指挥案件侦办,为该案做大做精提供了强力保障。在坚决贯彻“双反”工作部署下,海关缉私、公安、烟草部门形成打击卷烟走私铁三角,以联合协作机制为指引,不断补充专案组力量,根据自身工作职责和资源通力合作,湛江市局在前线、后勤充分做好配合保障工作;湛江海关缉私局充分发挥经验优势,在技术、信息资源上提供强大支撑;湛江市公安局利用阵地控制资源,推动打击工作纵深发展,共同构建集群作战网络布局,多警种、多层级协同联动,依托大数据集成、线上线下并行推进,推进侦查布控、打击部署等工作。

(四)科学部署,合理应对突发情况。面对部分涉案卷烟在抽检中存在新冠病毒监测数值超标、个别犯罪嫌疑人与阳性广西“骑师”密接、湛江“0506”疫情爆发等情况,专案组坚持疫情防控为第一要务,坚决落实疫情防控部署要求,适时评估疫情防控环境、案件经营措施可行性,采取核酸检测和隔离防控措施,及时处置突发情况和有效防范执法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