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探”主题课程下科学领域与美术教育的课程设置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2

“启探”主题课程下科学领域与美术教育的课程设置研究

张诗雨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贵溪洋第二幼儿园3654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培养幼儿科学素养和艺术修养的需求日益凸显。幼儿园作为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阶段,科学教育和美术教育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将科学教育与美术教育相结合,探索适合幼儿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启探”,即“启发--探究”模式,这种方式可以很好地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本文专门分析“启探”主题课程下,幼儿园科学与美术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方式。

关键词:“启探”主题课程;幼儿教育;科学领域;美术教育;课程设置

引言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开展,对幼儿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幼儿教育中,科学教育和美术教育是广受关注的两个方面。前者培养幼儿探索精神和科学思维能力,而后者则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然而,传统上,两者常常在幼儿园教育中被彼此分隔开来,而缺乏有机结合。因此,如何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并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提升,已成为当前幼教界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为此,“启探”主题课程成为幼儿教育的一种有效的转型出路。

一、启探主题课程浅析

   “启探”主题课程作为幼儿教育当中的一种新兴的模式,通过教师的启发外加引领幼儿进行自主探究,以激发幼儿自主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探究的兴趣和能动性为基础,改变过去在教学当中幼儿的自主性不足、被动接受等局面。它不仅能够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够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

二、启探主题课程在幼儿园科学领域与美术教育相结合当中的优势

   “启探”主题课程在幼儿园科学领域与美术教育相结合当中,主要具有以下优势:

(一)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启探”主题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通过探索和实践,使幼儿能够主动参与科学实验和美术创作活动。幼儿在探索中获得知识和经验,激发了他们对科学和美术的兴趣和热情。

(二)促进幼儿的综合能力培养

“启探”主题课程能够促进幼儿进行多学科知识的整合和应用。在科学与美术相结合的教学中,幼儿既能有效地透过科学现象去感知科学原理,又能培养审美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在两者的有机融合当中促进其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同时,幼儿还能从中发展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等学科和跨学科能力。

(三)提高创造力

“启探”主题课程鼓励幼儿进行自主思考与创新实践。在科学与美术相结合的教学中,幼儿可以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发现事物的规律和美的元素,进而进行创作。这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能够提高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四)培养综合素养

“启探”主题课程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合作和表达能力。在教师的充分启发和幼儿的自主探究下,融科学与美术于一体的教学能够帮助幼儿培养艺术欣赏、美感体验、审美情感和团队合作的能力。这些素养的提升对幼儿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1]

三、启探主题课程在幼儿园科学领域与美术教育相结合当中的运用原则和方法

(一)运用原则

    首先,尊重幼儿的兴趣和创造力。“启探”主题课程强调培养幼儿的主动参与精神,因此在科学与美术相结合的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给予他们发挥空间,使他们能够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将科学概念和原理进行表达。

其次,提供多种学习资源和材料。在科学与美术相结合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材料,例如自然界的各种物品、绘画工具、雕塑材料等,让幼儿能够通过触摸、感受等方式真实地体验和探究科学和美术的相关知识。

再次,注重观察和实验能力的培养。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础,而实验则是发现科学现象与规律的重要方法。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观察和实验活动,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并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帮助幼儿记录相关观察数据并进行总结。

最后,鼓励幼儿的合作与分享。“启探”主题课程强调合作学习,因此在幼儿园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相互合作、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通过集思广益的方式,可以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和沟通技巧,并进一步加深对科学与美术之间关系的理解。

(二)教学方法

  “启探”主题课程在幼儿园科学领域与美术教育相结合当中的运用,需要结合幼儿的特点和兴趣,将科学知识与美术元素相融合,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和审美意识。

首先,教师可以选择与科学知识相关的主题,如动物世界、植物生长等。在引入科学知识的同时,畅享童年快乐[2],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比如,教师可以用课件展示植物的生长过程。让学生观察到植物从播种到发芽到一步步生长,在感知植物的生长发育的原理的同时,体会到其中的“美”。

其次,可以通过观察、实践、体验等方式,引领幼儿进行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例如,在学习动物世界时,可邀请专业人士来给幼儿进行讲解,同时组织幼儿观察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动物形状的泥塑等活动,让幼儿表达对动物的感受和认识。

接着,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启发性问题,引导幼儿深入思考和探索。例如,在学习植物生长过程中,可以提问:“为什么植物需要阳光和水?”或者“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让植物生长得更好?”通过这样的问题,激发幼儿的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利用美术教育的元素,如色彩、形状、线条等,帮助幼儿表达科学知识和观察结果。例如,在观察“彩虹”并学习了彩虹的原理后,可以引导幼儿运用颜色和形状来描绘彩虹,同时鼓励幼儿进行创造性的表达,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最后,教师应该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性和探索空间,鼓励他们提出疑问、探索答案,并分享自己的发现和体验。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展示成果等方式,促进幼儿之间的合作和交流,让他们共同参与到科学探究与美术创作的过程中。

结束语

总之,“启探”主题课程在幼儿园科学领域与美术教育相结合中的运用需要将科学知识与美术元素相结合,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同时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索能力和审美意识。这样的教学模式既丰富了幼儿的学习体验,又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徐苏琪.陈鹤琴“活教育”思想对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启发[J].散文百家,2019,9(15).

[2]林丽芬.谈幼儿园亲自然探究活动中的教师支持策略[J].教师,201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