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在脑梗死后肢体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报告

/ 2

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在脑梗死后肢体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报告

李娟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综合门诊部 体检科 

陕西西安  710089

前言

据报道[1],我国每年发生脑梗死人数可高达200余人,每年因脑梗死死亡人数可超过150人,脑梗死存活着仅仅只有600-700万人。脑梗死作为临床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症,通常是因脑部供血不足引起的脑组织坏死,主要多见于老年人群。临床多数脑梗死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康复期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常见便包括肢体偏瘫、吞咽障碍、言语障碍以及认知功能障碍,其中最为常见的便是肢体偏瘫,该并发症已成为临床康复治疗中的重点[2]。大部分脑梗死偏瘫患者因长期卧床,不恰当肢体摆放造成患者出现肌肉痉挛及压疮等情况,少数情况严重者可出现肢体僵硬或关节挛缩等后果。另由于脑梗死患者常伴有语言、认知以及肢体功能障碍,其精神负担较大,对于日常生活能力较为欠缺,导致其生活质量逐渐下降[3]。临床以往实施的常规护理相对单一,仅对患者开展基础护理,而忽略患者病情变化,无法对患者实际需求实施针对性护理。阶梯式康复护理作为临床新型护理模式,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全面且具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并按照循序渐进的顺序开展,旨在患者能够获得高质量的护理服务,进而达到促进肢体功能恢复的目的[4]。鉴于此,本文旨在对脑梗死后肢体偏瘫患者开展阶梯式康复护理的实际效果加以探讨,阐述如下。

一、资料分析

(一)一般资料

20201-202112我院进行就诊10脑梗死肢体偏瘫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男患者4例,女患者6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75岁,平均(61.05±4.13)岁,患病时间最短7d,最长30d,平均(17.35±2.15d,左侧偏瘫患者7例,右侧偏瘫患者3例。

(二)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所有患者就诊时均存在一侧肢体偏瘫,均予以脑部CT以及常规实验室检查,明确患者无其他并发症,采用简化Fugl-MeyerFMA[5]评估所有患者偏瘫严重程度,均无法自行开展主动锻炼。

(三)躯体情况评估

患者已丧失正常的行动功能,无法自主开展功能锻炼,且无法正常生活,导致其产生严重的负面情绪,影响治疗与康复效果

二、护理体会

(一)存在的共性护理问题

1.患者丧失功能锻炼能力,主要与脑梗死引起的肢体偏瘫有关

2.患者康复依从性较差,主要与肢体偏瘫导致无法活动,从而对康复产生消极情绪,导致依从性较低。

(二)护理目标

通过对患者施以专业康复护理能够帮助促进偏瘫肢体肌力恢复,改善负面情绪,提高功能锻炼积极性,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日常生活质量

(三)护理措施

1.阶梯式康复护理

安排一名科室护士长、一名康复医师、一名心理医师以及数名护士建立阶梯式康复护士小组,小组成员需对患者神经功能与生命质量展开全面评估,结合评估结果制定阶梯式康复护理计划。(1)第一阶段(入院第1-10d):患者该阶段主要以卧床休养为主,仅需开展关节被动活动,护理人员定时(2h/次)协助其翻身,并将其患肢摆放至功能为,头部偏向一侧,对患肢实施向心性按摩,于大关节逐渐按摩至小关节,患者身体关节在进行被动活动时需处于90°以内的范围,且肩关节活动度需控制至50°以内,各个关节训练3-5次,30min/次,2-3/d。(2)第二阶段(入院第11-20d):护理人员在基于第一阶段基础上协助患者开展早期主动锻炼,主要包括翻身、坐起等锻炼,根据患者病情好转程度判断是否需要开展主动训练;同时指导患者开展健患侧翻身、患肢关节锻炼、踝关节背伸锻炼,根据患者耐受程度适当调整具体运动量;当患者肢体负重在身体总量三分之二时,可指导其进行下床步态锻炼,锻炼时间为20min/次,3/d。(3)第三阶段(入院第21-30d):护理人员在第一与第二阶段基础上协助患者进行步行锻炼,早期开展搀扶站立锻炼,随即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增加坐位耐力锻炼,并协助其进行行走锻炼,必要时可借助四角拐、下肢矫正器、助行器进行锻炼,将锻炼频率控制在30min/次,3/d,按照循序渐进的顺序开展锻炼。(4)第四阶段(入院第31d至出院当日):指导患者以器械锻炼为主,协助其开展上下楼梯训练,并根据其恢复进展适当调整运动量,在其出院时进行生活指导,详细告知其与家属出院后日常锻炼注意事项,并嘱其出院后坚持进行功能与有氧训练,定期复诊。

(四)护理评价

通过对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开展阶梯式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与了解,促使其康复依从性得到显著提升,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肢体偏瘫严重程度,促进肢体肌张力恢复,有利于预后恢复。

(五)结果

经过阶梯式康复护理护理,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康复依从性改善率可达95.00%FMA评分为(86.24±9.15)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6]64.66±7.15)分,未见患者在护理期间出现并发症

三、护理经验

(一)重视病情

脑梗死后肢体偏瘫属于临床常见的突发性疾病,以缺血性损伤症状与脑部缺血为主,导致患者脑组织软化。随着现代化康复理念的不断发展,脑梗死后肢体偏瘫患者的功能障碍问题已得到显著改善。但单一常规康复训练内容过于局限,患者缺乏专业人员指导,一旦开展错误锻炼,极易引起肺栓塞等并发症,最终降低临床护理效果。阶梯式康复护理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结合患者不同阶段的机体适应情况与康复需求基础上开展具有针对性且优质化的康复训练,以此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改善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程度,促进病情预后恢复。

(二)重视阶梯式康复护理

阶梯式康复护理训练内容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易被患者所接受,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患者在阶梯式康复护理期间所开展的锻炼内容均由被动训练逐渐转为主动训练,以此提升了患者康复依从性[7]。临床以往开展的常规护理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无法帮助患者获得理想的康复效果,而阶梯式康复护理以患者为中心,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为患者提供阶段式康复锻炼,指导患者开展早期功能锻炼,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能够切实有效的帮助患者改善肢体偏瘫症状,且在患者卧床期间开展肢体被动训练,能够有效促进患侧肢体血液循环,避免肢体肌肉萎缩,维持肢体基本功能,降低压疮风险;在其下床活动后,通过合理开展步行、站立、行走等功能锻炼,能够有效促进病情康复,同时能够有效预防患者关节僵硬,帮助患者重新建立新的神经功能网络,进而改善神经缺损程度,促进肢体功能恢复。与此同时,阶梯式康复护理能够科学分配患者各项康复运动量与训练时间,促进其肢体功能恢复,有效提升患者肌肉与神经组织的协调性,为其偏瘫肢体的功能恢复奠定牢靠基础,进而促进神经元恢复,强化肌力水平。

由此可见,对脑梗死后肢体偏瘫患者开展阶梯式康复护理效果确切可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康复依从性,改善其肢体偏瘫程度与肌力水平,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冷静思,杨悦锟,向红洁. 系统化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自理能力的影响[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23,26(5):632-636.

[2] 盛井香,郭琳,马莉,. 网络平台下的康复护理指导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23,29(1):79-83.

[3] 渠宝兰,苗晒晒,韩桂兰,. 连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21,27(23):100-102.

[4] 孙慧,许坚.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及神经功能的干预效果[J]. 贵州医药,2021,45(2):330-331.

[5] 项丽敏,赵瑾,张振芳,. 个体化改良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创伤后成长、康复训练依从性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24):3689-3693.

[6] 林宏春.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临床效果及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1):63-65.

[7] 莫雪梅,刘秀容,代玉玲.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及肢体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7):3181-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