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模型意识的建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2

小学数学模型意识的建立

余楚颖

广东省汕尾市城区新港街道中心小学   516600

摘要:模型思想,是指学生通过学习之后能够在脑海当中建立相应的模型,在遇到数学问题时可以迅速地将这些储存于自己脑海当中的模型运用起来,并采取类似的策略、方式进行数学问题的解决。在全新的教学理念之下,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师的重点教学任务,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在充分了解模型思想对学生数学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提升的重要意义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为学生展开模型思想的培养,最终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模型意识;教学渗透

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实用的学科,不仅仅是一套公式和计算方法的堆砌,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工具。数学学科教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创新思维不断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为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模型意识是指学生对数学模型的形成、运用和评价的认识和能力。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模型意识的培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面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需要转变教学思路,重视学生模型意识的培养,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然而,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记忆和机械运算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数学模型意识薄弱,理解存在欠缺。基于此,本文针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模型意识展开研究。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模型意识的必要性

首先,模型意识可以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将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场景,提高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模型的建立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对已学知识进行整合和应用,将不同的数学概念和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解决问题,发展综合思考的能力。其次,模型意识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并尝试不同的方法和策略进行求解,可以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的解决思路。同时,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求解过程需要学生不断思考、探索和修正,这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他们未来学习和面对新问题提供了基础,促进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最后,模型意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机。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能够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二、小学数学模型意识的建立策略

(一)加强模型例题教学,提升学生解题能力

教师应该选择具有代表性、贴近学生生活的例题,如购物、旅行、运动比赛等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共鸣。在讲解例题时,教师要分步骤地引导学生理解模型的建立过程,包括问题分析、数据整理、变量设定、方程式建立等。通过清晰的步骤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建立模型的方法和技巧。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解题过程中。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促进他们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除了传统的数学方法外,教师还可以展示一些其他解题方法,如图形表示法、表格法、逻辑推理等,帮助学生拓宽解题思路,培养多样化的解决问题能力。在讲解完例题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让他们运用所学的模型方法解决类似的问题。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可以加深对模型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在学生进行练习和实践操作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改进方法,确保他们正确掌握模型解题的方法。

(二)组织实践探究,感悟模型意识

教师要为学生营造有趣又轻松的学习氛围,组织学生进行深度的实践探究活动,活动探究的内容要难度适中,其目的是将教材中静态的内容转化为学生手中的材料,让学生在特定的活动中生成和创造,使数学课堂焕发活力。例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教师设计分成两个课时学习。第一课时,课前教师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相应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初步思考它们的特征,课上教师提出活动主题“如果要制作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工具?怎样搭建?”。课中,教师组织学生采取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先说制作方法并讨论可行性,再分工完成。教师引导学生先搭框架再贴面,制作完成后要求学生找出棱、面(根据摆放,用上、下、前、后、左、右标出每个面)、顶点的具体位置,随后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小组研讨、反馈发现,完善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特征与联系。第二课时,教师引导学生画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结构草图,让学生从看到做再到画,深化学生对长方体或正方体特征的认识。教师要给学生实践活动的机会并创造条件,使学生在知识的探索过程中深入理解,掌握数学模型的结构特点,增强数学模型意识。知识只有在日常生活中时常运用,在头脑中“活”起来,“种”在学生心中,才会有质的改变。学生感受到探究学习的价值,直观地感知数学模型。

(三)注重模型引入教学,培养学生数学意识

处于全新教育背景之下的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重新进行教育目标的制定,努力融入到新时期的教育理念当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到课本教材当中的知识,还应当以身作则地教授学生学习的能力、实践的能力,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当中获得自我突破与提升,让学生有更多的信心去面对学习中的艰难险阻。从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都不具备根据情况预测结果的能力,这也体现出了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缺失。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地引入课堂教学模型,为学生设计趣味数学实验,锻炼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当学生具有良好的模型思想之后,学生在面对数学题时脑海中就能够迅速呈现出具体的模型,有效攻破难题、解决难题,最终使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比如说,数学教师可以积极地去寻找生活当中具有数学教育价值的实物,利用这些实物模型开展数学实验。在进行求解体积的学习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提供长方体、正方体的快递盒,或者是圆柱体的水杯等,甚至可以把教室当中摆放的一些物品用作数学实验的模型,如黑板擦、教案本等,这些都是学生在生活当中常见的,可以亲自接触到的实体模型,学习更容易接受和使用。

培养模型意识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教师可以设计有趣、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问题,开展有挑战性的活动,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开展更具针对性和全面性的教学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的模型意识。希望通过以上的教学思路,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模型意识,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意识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景新.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的路径——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一课教学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1,22(12):85-86.

[2]马志云.磨·模·魔——小学数学低段教学中渗透模型思想的思考[J].新课程,2021(51):144.

[3]王慧颖.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模型思想的培养策略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1(25):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