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阳泻火法”指导中成药临床应用举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3
/ 2

“升阳泻火法”指导中成药临床应用举隅

何平

北京市延庆区张山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中医科,北京 102115

摘要】:以李东甘温益气升阳泻火的治疗大法为指导,选其代表补中益气为基础,配伍相应苦寒泻火的中成药,应用于临床,疗效颇佳,遂举数加以说明

关键词升阳泻火;中成药

金元四大著名医学家之一的李东垣,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学术见解,创立脾胃学说,即脾胃内伤学说,是“补土派”的代表人物,临证注重调补脾胃,提出了“阴火”理论,针对“阴火”病症,开创甘温益气,升阳泻火的治疗大法,并创制补中益气汤等著名方剂,其内容丰富,后世医家从多角度加以认识,众说纷纭。笔者在学习《脾胃论》的基础上,受张星平教授等启发,理解“阴火”为下焦离位之病理邪火,病因是脾胃气虚,元气不足,病机是气火失调,治疗当以甘温益气,升阳泻火[1]。宗此旨,临证以补脾胃,升阳气的补中益气丸为基础,再根据患者具体病症配伍相应苦寒泻火的中成药,临床颇见成效,遂举数端,罗列于此,以求正于同道。

1.口疮
    李某,男,40岁,2019年12月8日初诊。主诉:口腔溃疡反复发作一年。现病史:患者一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腔黏膜溃疡,未予重视,此后症状反复发作,轻则口颊、舌下见1-2处溃疡,重则4-5处不等,疼痛明显,自服“下火药”,效果欠佳。诊见:患者面色萎黄,口颊,舌下散在3个大小不等的圆形溃疡,最大约0.7*0.7cm,周围颜色鲜红,溃疡中间苍白,有少量分泌物,疼痛难忍,进食困难,伴头晕乏力,口苦口臭,大便偏干,小便黄,舌淡,苔薄白,脉滑无力。患者为出租车司机,平素工作劳累,饮食不规律。诊断:口疮(脾胃气虚,阴火上炎)。治以健脾升阳泻火。药用补中益气丸合黄连上清丸。服药5天,病人疼痛减轻,溃疡面缩小,又连服5天,溃疡面愈合,精神大增,饮食复常,大小便正常,但仍有乏力多汗,嘱其服补中益气丸1个月,半年后随诊,未见复发。

按语:患者因长期开车,疲劳过度,加之饮食不规律,损伤脾胃,以致脾胃虚弱,元气不足,脾失健运,蕴湿生热,阴火上炎,心火炽盛口苦口臭,口疮反复不愈。《脾胃盛衰论》云:“饮食不节则胃病,胃病气短神少而生大热”。本案以补中益气丸健脾升阳治其本,黄连上清丸清降阴火治其标,由此标本兼治,清阳得升,阴火自降。武明东、都广礼[2]应用益气升阳泻火方法有效治疗气虚火热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研究中提出,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和升高白细胞介素-2有关。徐晓华,操小马,李诚[3]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

2.盗汗

罗某,女,70岁,2020年10月初诊。主诉:盗汗2月余。现病史:患者夜间出汗2月,汗出如洗,沾衣湿被,醒后汗止,外院相关检查无异常,考虑“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经西医治疗效果不佳,后转诊中医,先投“当归六黄汤”无效,再进“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不应。现见患者面色萎黄,精神萎靡,头晕乏力,汗出如前,纳差痞满,大便日1-2次,不成形,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诊断:汗证(脾胃气虚,肾间阴火妄动)。治宜补气升阳,滋阴降火。因患者熬药多有不便,遂改用中成药补中益气丸合知柏地黄丸。服药15天后,汗出减少,续服10天,诸证均减。嘱其再服10天,以资巩固。3个月后随诊,未见复发。

按语:盗汗是内科杂病中的常见伴发病症,历代医家对其病机有多方概括与论述,涉及阴虚、血虚、阳虚、阴阳两虚等虚症,也涉及湿、热、瘀等实证,亦有从六经辨证论治的[4]。本案患者年高体虚,元阳亏损,以致脾胃虚弱,肾间阴火妄动,营阴不得内守而致汗出外泄。《淋证指南医案:汗》日:“阳虚自汗,治宜补气以卫外,阴虚盗汗,治当补阴以营内”。故用补中益气丸升阳健脾益气,合知柏地黄丸滋阴消热,泻火坚阴。

3.咳嗽

王某,男,8岁,2021年9月初诊。主诉:咳嗽3个月。现病史:患儿3个月前受凉后发热、咳嗽,咳白痰,经治疗后高热退,但咳嗽迁延日久不愈,干咳少痰。诊见:患儿神清,精神弱,形体偏瘦,半声咳嗽,无痰,早晚咳重,余时轻,食欲差,进食少,夜眠欠安,大便干,皮肤干燥,舌嫩尖红,苔花剥,脉沉细。诊断:咳嗽(脾胃气虚,肺阴不足,阴火上乘)。治宜健脾升阳,清肺养阴止咳。药用补中益气丸合养阴清肺口服液。服药5天后咳嗽减轻,食量增加,续服10天后痊愈。

按语:患儿因禀赋不足,素体虚弱,若外感咳嗽日久不愈,发展为内伤咳嗽,出现肺脾气虚,中气不足,阴火上乘,耗伤肺阴。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咳嗽》云:“内伤咳嗽,阴病也,阴气受伤于内,故治宜甘平养阴,阴气复则咳嗽自愈”。本案以补中益气丸升阳健脾,养阴清肺口服液滋阴润肺,脾肺同治,共奏升阳泻火之功。

总结: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起居无常,饮食不节,嗜食肥甘辛辣,浓茶烈酒,以及冰箱、空调的广泛应用,极易损伤脾胃,脾胃受损则元气虚弱,阴火自生。临床上患者多表现为病程较长,反复难愈,病症虚实夹杂,既有脾胃气虚的一面,又有阴火上冲的表现。李东垣的升阳泻火法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而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服用汤药多有不便,中成药受到了大多数人的青睬。中成药是中草药的一种发展,种类丰富,安全有效,服用和携带方便,一种中成药就是一个中医药方,也有君臣佐使之别,针对临床疾病的复杂性,在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合理配伍,联合应用,随证灵活调配,大大提高了临床疗效,充分发挥了中成药简便易廉的特点。笔者以升阳泻火法的代表补中益气丸为基础,结合临床配以滋阴降火、清热泻火等中成药,可以治疗多种疾病。这种以古法举一反三的治法不施为一种新的用药思路,如能加以探究,逐一发展,相信能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

参考文献

[1]张星平,肖莹.李杲“阴火说”探微[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3(01):46-48.

[2]武明东,都广礼.益气升阳泻火方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6(05):920-922.

[3]徐晓华,操小马,李诚.益气升阳泻火方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效果及血清TGF-β1、IL-2水平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22,41(11):55-57.

[4]徐雅华,苏雨田,许正锦.从六经辨治盗汗思路探析[J].新中医,2023,55(12):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