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3
/ 2

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向燕

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

摘要:精神疾病具有复杂性、隐匿性和难以预测性等特点,患者因认知、情绪和行为的改变感到痛苦、功能受损,甚至增加死亡、残疾等危险性。通过对住院患者高危风险因素的前馈控制能有效降低护理隐患的发生率,保障护理安全。而如何使用预见性思维,通过系统的评估手段明确精神科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是目前困扰国内精神科临床的一大难点。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关注精神科患者的自杀、攻击、藏药、跌倒、噎食等风险问题,采用德尔菲法构建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风险评估指标,为下一步作出全面准确的风险评估并制定和实施护理措施奠定基础。

关键词:精神科;住院患者;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1 方法

1.1 研究小组的成立

本课题的研究小组共6名成员,包括1名副主任护师、3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其中包括护理部主任、病区护士长等。研究小组主要负责查阅文献、分析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风险高危因素、进行专家遴选、编制专家咨询表、分析及汇总专家意见,最终构建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1.2 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通过对我院近5年住院精神障碍患者常见的护理风险数据的回顾分析,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并以面对面的方式对我院5位精神科护理专家针对护理风险相关因素的话题进行访谈,结果发现精神障碍患者常见护理风险包括精神方面(自伤自杀、攻击、擅自离院、藏药)和躯体方面(躯体疾病、噎食、跌倒);且患者的个人基本情况、既往危险行为史、精神病性状、物质滥用史等均是影响其危险行为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参考现有的通用量表(如自杀风险评估量表、攻击风险评估量表、跌倒风险评估量表、噎食风险评估量表等),形成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风险评估量表的初步框架。此外,结合我国文化背景和精神障碍患者的特点,编制出备选条目池,通过对条目的相关性、代表性等进行反复评价和筛选,初步形成全面的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风险评估量表。该评估表包含两大类一级指标,即精神方面、躯体方面;二级指标中,精神方面包含自伤自杀风险、攻击风险、擅自离院风险、藏药风险4个条目,躯体方面包含躯体疾病风险、噎食风险、跌倒风险3个条目;三级指标中,自杀自伤风险包含35个子条目、攻击风险包含27个子条目、擅自离院风险包含15个子条目、藏药风险包含6个子条目,躯体疾病风险包含8个子条目、噎食风险包含12个子条目、跌倒风险包含15个子条目。

1.3 专家的遴选标准

专家的遴选标准:①中级及以上职称;②本科及以上学历;③从事精神科相关专业工作10年以上,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④对本研究有积极性,自愿参加。经研究讨论,最终筛选出来自全国多地从事精神科医疗及护理、卫生管理、科研等方面的20位专家。以上专家在精神科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及较高的学术水平,熟悉本专业的发展和需求。

1.4 专家函询表的设计

专家函询表包括3部分。①致专家信:向专家介绍研究的目的及方法。②问卷主体:包括各级指标条目、指标重要性评分和意见备注栏;其中指标条目包括2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和118个三级指标;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从5~1分别代表指标的赋值意义“很重要”至“很不重要”,由专家根据各条目的重要程度分别打分,并提出修改或增减意见。③专家基本信息调查表:包括专家的年龄、工作年限、受教育程度、职称、专业领域、专家对问题的判断依据及熟悉程度等。

1.5 实施专家函询

本研究共进行了3轮专家函询,并进行指标权重赋值。研究者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放和回收问卷,专家在2周内回复。第1轮专家函询后,根据专家的重要性评分及意见,对数据进行整理,并经研究小组讨论后对条目进行增减及调整,进行第2轮专家函询,对第1轮的结果进行反馈,再结合专家意见和研究小组讨论结果,对问卷进行修改,再进行第3轮专家函询,并对第2轮的结果进行反馈,随后根据第3轮专家函询的结果对条目进行增减及调整。3轮函询后,对各条目内容及权重赋值进行数据资料处理。指标纳入标准:①重要性赋值均数>3.5,变异系数<0.25;②对重要性选择率(即选择“重要”和“很重要”的专家人数占所有专家人数的百分比)低于80%的给予淘汰。

2 讨论

2.1 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科学、全面

本研究在专家函询前进行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检索,并尽可能全面地总结了住院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风险问题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建立了备选条目池,经过3轮德尔菲专家函询,均得到专家积极的回应,且所有专家对指标的意见集中协调,权威程度较高,函询结果较为专业、可靠。近年来国内护理风险评估工具多引自国外权威量表或清单,但由于文化背景、病区环境等差异,这些工具的应用效果需要进一步考证。此外,目前护理风险评估大多是使用各个工具分别评估,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本研究结合精神科住院患者的特点及临床中常见的护理风险问题,从自杀自伤风险、攻击风险、擅自离院风险、藏药风险、躯体疾病风险、噎食风险、跌倒风险7个维度构建护理风险评估指标,对入院患者的风险进行更加全面的、系统的评估。

2.2 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精神障碍相关问题日益突出。白文辉等曾对我国2011年—2015年的精神科护理研究热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是研究热点之一。2013年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中明确指出,精神卫生机构在收治患者时除了需要明确其精神障碍诊断外,对患者是否存在伤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或危险进行风险评估是至关重要的。在精神症状的支配下,患者可能出现自杀自伤、冲动伤人、擅自离院、藏药等风险。因此,对患者精神方面的各种护理风险进行全面评估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点工作。此外,对患者躯体方面的护理风险进行评估,也是护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包括患者因合并严重的躯体疾病、服药或特殊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存在跌倒、噎食等风险。本研究聚焦于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风险问题,将安全问题放在首位,构建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风险评估指标,辅助精神科护士深入了解风险评估的方法,明确护理风险问题,为患者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服务。

临床中,护士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时往往存在主观性,将个人经验视为判断风险的依据,因此,不同层级的护士对同一患者的风险评估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尤其低年资护士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缺乏,往往难以准确、全面地抓住患者的风险问题。本研究通过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经验,构建适合我国精神科住院患者的护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该体系可客观地评估患者,使不同层级的护士均能准确且全面地了解患者的护理风险,即使是低年资护士也能准确掌握患者的信息,全面评估护理安全隐患,可有效地避免因个人主观意见造成评估结果的差异,从而为提供更精确的优质护理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小结

本研究通过德尔菲法集中专家的经验及智慧,已初步形成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保证了结果的科学性及专业性。但德尔菲法本质上属于定性分析,难免受到主观因素影响。本研究下一步将对该套评估体系的临床操作便捷性和简易程度进行深入的分析,在精神科临床实践中对构建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进行验证,以便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并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帮峰,朱要国,张太栋,等.精神科暴力行为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8,32(10):1516-1521.

[2] 高雅超,张小龙,范雪等.精神科常见护理风险评估及干预研究进展[J].心理月刊,2022,12(17):23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