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疗法防治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3
/ 2

中医疗法防治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临床观察

孙成成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省济南市,250000

摘要:目的:探究中医疗法防止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医院治疗的100例青光眼视神经损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西医治疗,观察组采取中医疗法。比较两组光敏感度和视野缺损程度。结果:治疗前,两组光敏感度和视野缺损程度差异性不大,(P>0.05)。治疗后,观察组光敏感度和视野缺损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青光眼视神经损害采用中医疗法效果较为明显,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视野缺损程度,有着很大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青光眼视神经损害;中医疗法;临床价值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眼疾,其特点是眼压升高导致视神经损伤,最终导致视力丧失。临床上针对此种疾病往往以常规西医治疗为主,但是所起疗效不显著,对此需要医务人员积极探索更为有效的治疗方式。中医疗法作为一种综合治疗手段,具有调理全身、促进血液循环与神经功能的特点,在防治青光眼视神经损害方面展现了潜力[1]。以下就是本文探究的中医疗法在防治青光眼视神经损害方面的临床效果,以期为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相应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医院治疗的100例青光眼视神经损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女比例26:24,最小年龄56岁,最大75岁,平均(63.11±3.04)岁;观察组男女比例24:26,最小年龄55岁,最大76岁,平均(53.12±3.4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治疗包括降低眼压的眼药水,如贝他环酸、多种类的前列腺素类药物、碳酸酐酶抑制剂等。这些药物可以通过减少眼内房水的产生或促进房水的排出来降低眼压。激光治疗:可通过不同的激光手术来降低眼内房水的产生或改善房水的流出,从而降低眼压。常用的激光治疗包括激光气囊成形术和周边虹膜切开术等。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青光眼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包括传统的过滤性手术,如瞬态滤过手术、深巩膜透明化手术、非穿刺性的眼内引流装置等[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疗法。一是内服中药:中药内服是中医治疗青光眼常用的方法之一。常用的药物包括龙骨、牡蛎、鳖甲等清热利湿药物,以及当归、川芎、山药等滋阴补肾药物。二是采用针灸疗法:针灸疗法可通过调整经络、平衡阴阳来改善青光眼。常用的穴位包括太阳穴、太阳络、足三里等。针灸疗法可单独使用或与药物治疗结合使用。三是外用中药:中药外用是通过贴敷或眼药水的形式将药物直接作用于眼部。常用的中药外用药包括菊花、白蒺藜、黄连等。四是饮食调理:中医认为青光眼与饮食有一定关系,建议患者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多摄入清淡、富含营养的食物,如蔬菜、水果、深海鱼类等。另外,补充足够的水分对于缓解青光眼也很重要[3]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光敏感度和视野缺损程度。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资料用SPSS19.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x2检验,(%)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表示;数据比较显著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结果

治疗前,两组光敏感度和视野缺损程度差异性不大,(P>0.05)。治疗后,观察组光敏感度和视野缺损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光敏感度和视野缺损程度mmHg)

组别

例数

光敏感度

t

P

视野缺损程度

t

P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50

16.77±7.25

18.03±7.23

3.7674

<0.05

14.25±6.23

13.16±6.74

0.0419

<0.05

观察组

50

17.76±7.11

22.03±7.04

14.28±6.25

10.16±6.74

t

0.0000

7.9391

0.3710

8.7023

P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青光眼是一种慢性眼病,主要特征是眼压升高,导致视神经损害。视神经是连接眼球和大脑的重要神经,其损害会导致视野缺损和视力下降。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发生机制比较复杂,比如眼压升高、血液供应不足、炎症反应、神经细胞坏死和凋亡等。青光眼视神经损害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往往在早期并没有明显症状。因此,建议定期进行眼压检查、视野检查和视神经检查,以及遵循医生的诊疗方案进行治疗和管理,以减缓疾病的进展并保护视神经的健康。

大量临床显示单纯常规西医治疗此种疾病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伴随医疗卫生领域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中医疗法也逐渐被应用到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治疗中。本次研究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中医疗法,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光敏感度和视野缺损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疗法在治疗青光眼视神经损害时主要通过调整身体内部的阴阳平衡和疏通经络来改善病情。期中,针灸、内服中药和外用中药在治疗青光眼视神经损害方面被认为有一定的疗效,但其影响因人而异,疗效也需要个体化评估。针灸是中医的重要疗法之一,通过刺激穴位来调理身体内部的阴阳平衡和经络的流通。对于青光眼患者,针灸有助于缓解眼部症状,减轻光敏感度。相关研究也表明,针灸可以改善眼球血流量和血液循环,提高视神经的供血情况。但是,针灸疗效因个体差异会有差异,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针灸技术和经络穴位。中药内服是中医治疗的常用方法之一。在治疗青光眼视神经损害方面,内服中药通过调整身体内部的阴阳平衡、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方式来改善病情。一些中药也被认为具有保护视神经的作用,有助于减轻视野缺损程度。此外,中医疗法中的外用中药则是通过制剂形式(如眼药水、眼膏等)将中药直接应用于眼部进行治疗。一些外用中药被认为具有改善眼部循环、舒缓眼部症状、保护视神经等作用,对改善光敏感度和视野缺损程度有一定的帮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采用中医疗法治疗青光眼视神经损害时,医生要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每个人的体质、病情和反应均不同,中医疗法需要个体化评估和制定治疗方案,根据个体情况来制定中医疗法的治疗方案,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此外,中医疗法通常需要与现代医学方法(如药物治疗、手术等)结合使用,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除此之外,还要注意药物的安全性,中医疗法虽然一般认为是相对安全的,但仍可能存在个别人对某些中药成分过敏的情况。使用中药时,建议注意用药剂量、服用方法和疗程,并注意观察身体反应,如有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综上所述,青光眼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眼疾,中医疗法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其主要作用是通过调整身体内部的阴阳平衡和经络的流通来改善病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全面考虑综合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4]

参考文献

[1] 屈林. 自拟明目汤结合西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视神经损害临床观察[J]. 光明中医,2022,37(14):2480-2483.

[2] 程英,王宁利. 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类淋巴机制研究[J]. 国际眼科纵览,2022,46(3):193-199.

[3] 宋秋仪. 基于文献研究和动物实验探讨针刺对青光眼视神经损害保护的机制研究[D]. 四川:成都中医药大学,2022.

[4] 吴建,苏文如,卓业鸿. 关注免疫炎症调控在青光眼全程诊疗中的作用[J].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22,40(4):28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