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4
/ 2

个体化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庞丽

成都高新区西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摘要]目的:分析个体化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2023年11月收治的高血压老年患者130例纳入实验分析,患者根据患者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个性化护理,分析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压管理水平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血压通过护理明显得到下降,P<0.05。实验组患者通过护理后的自我管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高血压患者合并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高血压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时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也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个性化护理在高血压患者病情管理中应用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促进患者预后。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高血压;管理水平;应用效果

高血压也称血压升高,是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值持续高于正常的现象 。高血压常被称为“无声的杀手”。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作为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患者随着血压的波动会发生脏器功能受损等,需要积极的采取有效的治疗来缓解患者的病情,避免患者高血压症状的恶化,为患者预后提供保障。高血压一旦发病就需要终身服药来控制病情,导致高血压发病的原因与患者的生活方式、饮食、遗传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不同的患者病情发展状态会有一定的差异,导致患者的治疗效果受到极大的影响。为了能够合理的控制患者的病情,就需要为患者实施个性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个性化护理就是基于患者的实际情况开展的护理手段,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安全的护理措施,能够让不同的患者都可以通过护理得到病情的改善,对促进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0年3月~2023年11月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老年患者130例纳入实验分析,患者根据患者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见表1。纳入标准:患者经确诊为高血压疾病;患者精神状态和认知功能正常。排除标准:合并系统性疾病患者,确诊为继发性高血压或其他因素造成的血压升高患者则不纳入本文实验。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组别

例数

平均年龄(岁)

平均病程(年)

男性

女性

实验组

33(50.77%)

32(49.23%)

68.25±5.26

12.14±5.13

对照组

34(52.31%)

31(47.69%)

67.95±5.82

12.17±5.42

X2/t

0.325

0.338

0.314

P

>0.05

>0.05

>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患者在积极用药治疗的同时,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讲解药物用药的注意事项,嘱咐患者要严格遵照医嘱用药,不可随意增减或更改药量和药物。对于患者日常高盐高脂以及饮酒等不良习惯加以纠正,让患者认识到健康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对控制血压指标的重要性。护理人员还可以结合患者的病情制定合理的饮食干预,为患者病情好转奠定基础。

1.2.2实验组  实验组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首先构建健康档案。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记录患者姓名、性别、既往病史等,通过个人健康档案的构建可以充分掌握患者的病情状态,也为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护理干预奠定基础,保证护理工作有序开展。第二,心理护理。患者在用药治疗阶段,因为病情发展、治疗周期较长等因素的影响,患者极易产生烦躁、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若是无法及时排解患者的不良情绪那么必然会影响患者治疗的配合度,给患者的治疗造成不良的影响[1]。个性化护理实施中,通过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和病情发展开展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护理,耐心回答患者的问题、安抚患者的情绪、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疏导,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还能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第三,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在为患者开展护理阶段,需要积极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疾病的相关知识,向患者发放健康宣教的知识手册,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从而对提高患者配合治疗有重要意义。第四,用药护理。老年患者在用药治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错服、漏服药物等情况,这样都会严重影响血压控制水平,严重的还会对患者的身体机能造成影响[2]。不良的用药会造成病情反复,给患者的预后效果带来阻碍。护理人员首先要想患者讲解合理用药的意义,同时向患者和家属认真讲解用药的方法,让患者用记录的方式进行服药,减少错服、漏服或多服药物的情况。第五,饮食护理。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个人饮食喜好和习惯等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保持低盐低脂的饮食,日常生活要多补充维生素等,保证每日充足的饮水量[3]。第六,康复护理干预。患者在病情不断平稳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患者机体耐受程度和病情状态开展护理干预,患者可以适当参与慢跑、快步走、太极拳等运动。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若运动中出现了不适就要立刻暂停运动。

1.3评价标准  评估患者的血压控制水平。采用我院自制的患者自我管理调查问卷评估患者护理后在饮食、用药等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采用护理满意度和护理依从性调查问卷评估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依从性。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实验结果,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通过软件分析后,P<0.05则实验数据具有价值,可作为参考依据。

2结果

2.1血压管理水平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血压管理水平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血压通过护理明显得到下降,P<0.05。见表2。

表2  血压管理水平对比

组别

例数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实验组

65

148.14±12.25

125.31±9.26

90.33±6.25

75.52±5.62

对照组

65

148.47±11.58

140.15±8.33

90.68±6.39

86.25±6.54

t

0.158

9.606

0.316

10.032

P

>0.05

<0.05

>0.05

<0.05

2.2自我管理水平对比  实验组患者通过护理后的自我管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自我管理水平对比

自我管理能力评估指标

实验组

对照组

t

P

治疗管理

护理前

20.52±3.62

20.35±3.17

0.285

>0.05

护理后

25.35±4.14

21.05±3.66

6.274

<0.05

运动管理

护理前

11.48±2.52

11.41±2.58

0.156

>0.05

护理后

14.32±3.22

12.65±2.64

3.234

<0.05

饮食管理

护理前

10.33±1.92

10.17±1.85

0.484

>0.05

护理后

24.05±3.62

15.42±2.41

15.999

<0.05

情绪管理

护理前

7.32±1.05

7.71±1.44

1.764

>0.05

护理后

11.14±2.62

8.63±1.28

6.940

<0.05

生活习惯管理

护理前

7.36±1.05

7.35±1.08

0.054

>0.05

护理后

13.62±2.22

8.82±1.15

15.478

<0.05

危险因素管理

护理前

9.36±1.33

9.34±1.35

0.085

>0.05

护理后

13.52±1.63

10.25±1.42

12.195

<0.05

自我管理总分

护理前

64.52±3.63

65.05±3.85

0.808

>0.05

护理后

89.82±6.62

70.52±3.63

20.610

<0.05

2.3高血压合并症发病率对比  实验组高血压患者合并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高血压合并症发病率对比

组别

例数

心律失常

脑卒中

心绞痛

肾脏损伤

并发症发病率(%)

实验组

65

1

0

1

1

3(4.62%)

对照组

65

4

3

2

3

12(18.46%)

X2

25.662

P

<0.05

3讨论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高血压发病率逐年上涨,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若是存在着对高血压认知水平较差、治疗依从性较差等情况就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个性化护理就是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开展的护理干预,主要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护理方案,满足患者不同的身心需求,提高护理的有效率和安全性[4]。通过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以为每个不同的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有效控制血压的同时还能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促进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为老年高血压患者开展个性化护理,保障了护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满足老年患者的实际需求,也提高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对提高临床诊疗整体水平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邵伟萍,唐映莲,欧阳莲芳等.个体化护理在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中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9,26(01):103-104.

[2]王英华.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J].中外医疗,2022,41(07):155-159.

[3]王宝楠.个体化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4):159-160.

[4]张晓伟.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06):26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