颏下岛状皮瓣治疗口腔颌面部肿瘤的临床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4
/ 2

颏下岛状皮瓣治疗口腔颌面部肿瘤的临床效果研究

马惠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江苏  徐州221000

[摘要] 目的:探究颏下岛状皮瓣治疗口腔颌面部肿瘤的临床效果。法:研究时间:2020.05~2023.12,15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为样本资料,随机化分组,对照组(n=7)胸大肌皮瓣修复治疗,实验组(n=8)颏下岛状皮瓣治疗。对比:(1)皮瓣成活率、伤口感染率;(2)治疗满意度;(3)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比较对照组,实验组研究结果有积极的改善,(P<0.05)。颏下岛状皮瓣治疗口腔颌面部肿瘤疾病,临床疗效较为理想,提升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关键词]颏下岛状皮瓣;口腔颌面部肿瘤;临床效果

口腔颌面部肿瘤包含淋巴上皮癌、腺性上皮癌、鳞状细胞癌等诸多疾病表现,因此,在临床治疗当中,需要及时针对口腔颌面部肿瘤进行治疗。常规治疗方面,多采取胸大肌皮瓣进行修复,但根据长远角度分析来看,该治疗方法的效果不够理想且实施难度较大。对此,本文在2020年5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将15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纳入样本,进一步探讨颏下岛状皮瓣治疗口腔颌面部肿瘤的相关价值,详情如下。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时间:2020.05~2023.12,15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为样本资料,随机化分组,对照组(n=7)胸大肌皮瓣修复治疗,实验组(n=8)颏下岛状皮瓣治疗。

在对照组中,共有4名男患者(占比57.14%)和3名女患者(占比42.86%),年龄范围在20至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17±2.30岁。在实验组中,有4名男患者(占比50.00%)和4名女患者(占比50.00%),年龄范围在20至5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20±2.55岁,(P>0.05)。

纳入标准:(1)被选入研究的患者需要对研究方法有着良好的接受度和耐受性。(2)参与研究的个体必须明确了解研究内容,并出于自愿决定参与研究活动。(3)研究活动必须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并经过伦理审查委员会机构审核。

排除标准:患有机体感染性疾病、最近接受其他治疗方法的患者、临床数据缺失程度较高、中途终止联系或自愿退出研究的个体应当被排除研究。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面对于胸大肌皮瓣修复治疗时,具体皮瓣大小应当结合缺损部位组织有所确定,在患者胸大肌部位取瓣获得皮瓣后,通过显微镜对缺损部位进行修复治疗,同时,清除及修复受损部位的杂物及组织,保障皮瓣动脉与颌面部动脉有所吻合,在结束治疗后,对手术部位使用无创线进行缝合。

实验组:颏下岛状皮瓣修复治疗,应结合患者具体缺损部位确认皮瓣状况,在患者适宜面动脉部位进行游离后,生成皮瓣组织,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位,在患者颌骨下缘处做切口,解剖颈阔肌,将颏下岛状皮瓣下颌舌骨肌前及二腹肌前段进行深筋膜分离,但在分离过程当中,需着重关注保护恒定颌下动脉,并切断结扎颌下腺、下颌舌骨肌、二腹肌血管。在完成皮瓣制备后,将淋巴结进行清扫,对于缺损部位进行修复,拉拢并缝合。

1.3 观察指标

对比:(1)皮瓣成活率、伤口感染率;(2)治疗满意度;(3)生活质量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软件:SPSS22.0;格式:计量资料±s、计数资料(n,%),校验:T值、X2值完成数据校验,结果:数据差异存在意义P<0.05。  

2结果

2.1皮瓣成活率对比    

皮瓣成活率方面,对比对照组,实验组研究数据有积极优化意义。伤口感染率无对比意义。

表1 皮瓣成活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皮瓣成活率(%)

伤口感染率(%)

对照组

7

3/7(42.86)

2/7(28.57)

实验组

8

0/8(0.00)

0/8(0.00)

--

4.286

2.637

P

--

0.038

0.104

2.2治疗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对比对照组,患者治疗满意度提升趋势积极。

表2 治疗满意度对比(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对照组

7

3/7(42.86)

1/7(14.29)

3/7(42.86)

57.14

实验组

8

4/8(50.00)

4/8(50.00)

0/8(0.00)

100.00

--

--

--

--

4.286

P

--

--

--

--

0.038

2.3生活质量评分   

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实验组对比对照组,数值优化意义积极。

表3 生活质量水平对比 (±s)

组别

对照组(n=7)

实验组(n=8)

T

P

躯体功能(分)

实施前

52.15±0.55

52.19±1.58

0.063

0.950

实施后

71.67±0.50

83.68±4.43

7.099

0.000

心理功能(分)

实施前

61.96±0.54

61.98±0.98

0.048

0.963

实施后

72.52±0.50

90.45±4.37

10.744

0.000

社会功能(分)

实施前

62.13±0.65

62.39±0.67

0.760

0.461

实施后

73.58±0.37

94.15±2.50

21.465

0.000

物质生活状态(分)

实施前

56.62±0.25

56.76±0.66

0.527

0.607

实施后

76.33±2.21

82.49±6.77

2.293

0.039

讨论

口腔颌面部肿瘤是指,出现在患者口腔以及周边软组织的肿瘤疾病。口腔颌面部肿瘤可分为良性及恶性两类,而恶性肿瘤又被称为口腔颌面部癌症。该疾病可出现在患者口腔任何部位,例如牙龈、唇、舌等部位,可结合具体发生疾病类型,将其分为上皮性肿瘤及间叶性肿瘤[1]。同时,患者的具体症状以及体征,根据不同肿瘤的具体位置及类型有一定差异,常见症状包含持久性的口腔疼痛、肿块、溃疡、颌骨松动以及出血等。在疾病发展过程当中,处于晚期阶段时,患者可能会出现言语困难、吞咽困难等,导致患者生活质量进一步降低。

当前对于口腔颌面部肿瘤,具体治疗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患者具体状况以及肿瘤性质有所确定,包含放射治疗、化学治疗、手术治疗以及二联或三联应用等,因此,对于患者来说,早期疾病诊断并采取适宜的治疗方法,在提升患者预后结局方面,具有重要影响价值[2]。但对于患者来说,手术治疗仍作为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但患者在手术治疗后,由于面部组织的缺损,影响面部形象,同时,患者吞咽功能、语言功能及咀嚼能力也会出现下降。对此,本文详细探讨颏下岛状皮瓣修复,对于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的影响意义。

将颏下岛状皮瓣应用在口腔颌面部肿瘤修复治疗当中,其应用价值包含,在手术治疗当中,利用颏下岛状皮瓣,可通过血管连接,保障皮瓣血液供应,因此,皮瓣成活率较高[3]。同时,颏下岛状皮瓣的应用,可避免对重要器官造成创伤,使得手术风险较低,可极大程度保留患者口腔功能。同时,颏下岛状皮瓣来源于患者颏下部,与患者口腔颌面部黏膜质地较为相似,因此,可对自然组织有所模拟,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面部轮廓,使其面部美观度更佳。最后,颏下岛状皮瓣修复治疗可进一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4]

综上所述,口腔颌面部肿瘤修复治疗当中,实施颏下岛状皮瓣治疗方式,临床应用价值较为积极,因此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陈伟良.面-颏下动脉岛状瓣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J].口腔疾病防治, 2022, 30(1):2-11.

[2]郭琳,杨玲,杨安强,等.颏下岛状皮瓣与前臂游离皮瓣在外伤致面部缺损修复中的价值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3, 020(017):2606-0609.

[3]杨文涛,彭文文.不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组织缺损的美学效果及对其血流状态的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 2023,032(010):29-32.

[4]潘永海,贾仁杰,刘伟,等.颏下岛状皮瓣转移修复口腔癌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J].精准医学杂志, 2022, 37(5):426-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