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正畸治疗中无托槽矫治技术的应用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4
/ 2

口腔正畸治疗中无托槽矫治技术的应用效果分析

彭东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便河口腔门诊  湖北 荆州  4340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口腔正畸治疗中应用无托槽矫治技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62例口腔正畸治疗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入院就诊治疗时间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1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固定矫治手术;观察组采取无托槽矫治技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PAR指数,包含有中线、覆盖、后牙排列以及前牙排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ARS指数各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结论: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应有无托槽矫治技术,可显著改善患者牙齿排列情况,有利用价值。

【关键词】无托槽;矫治;口腔正畸;PAR指数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医疗技术的进步,口腔医学技术也逐步完善,人们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对正畸矫治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1]。固定矫治器作为正畸治疗中比较常见的工具,可有效矫治错颌畸形,,控制矫治牙齿的移动情况,但是其也存在着不足,即自行拆卸难度比较大,固定技术也比较复杂,易发生龋齿,对牙体以及牙周组织容易产生影响,因此临床推广度较低[2]。无托槽矫治技术外形美观、小巧,具有较高的舒适度、安全性,广受患者和医生的喜欢[3]。本次研究将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时间段收治的62例患者口腔正畸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31例患者采取无托槽矫治技术,获得了较好效果,现就具体情况予以报道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将本院62例实施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病例,入院就诊治疗时间2020年9月-2023年9月。纳入研究的患者开口度、开口型均正常,无显著牙周组织、牙体疾病,临床资料完整;无精神障碍和语言认知障碍;依从性较好;全部患者和其家属均知情研究内容,签订同意书。为保证研究的准确性,排除资料不齐全患者;处于活动期牙周病患者;既往存在精神障碍、认知障碍患者;病情未得到控制患者;不愿意配合完成研究者。将62例患者以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病例数均是31例。观察组男性病例20例,女性病例11例;年龄最小21岁,最高60岁,平均值34.23±0.23岁。对照组男性病例19例,女性病例12例;年龄最小20岁,最高60岁,平均值34.19±0.27岁。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研究结果可比性强。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固定矫治技术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完善检查,对口腔牙列、头面部进行摄片,根据检查结果制作全口模型、头颅侧位片、曲面断层片等,分析患者口腔情况,使用新亚直丝弓托槽矫正器治疗,磨牙和颊面管相连接,且下牙列和托槽粘接,嘱咐患者定期到院复诊,每月1次,定期进行弓丝的更换,在更换时按照从圆到方、从钛镍到不锈钢、从细到粗等顺序进行操作,告知患者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观察组使用无托槽矫治技术,在治疗前完善检查,了解患者口腔情况,掌握头位侧定位片、全颌曲面断层片以及硅像胶印模等资料,以计算机技术完成三维诊断以及设计,重建操作,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作无托槽矫治器。注意在佩戴该矫治器时,需要定期服战,及时了解牙齿是否出现移动,定期更换矫治器。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PAR指数(即正畸标准指数),包含有中线、覆盖、前牙排列和后牙排列,分值越高,说明正畸效果也就越高。

1.4 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
  将本次研究的全部数据均输入至EXECL中,使用SPSS24.0软件护理分析数据。采用均数(Mean Value)加减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IMG_256)表示计量资料,%表示计数资料。分别以t和x2进行比较检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PAR指数对比见表1所示,经比较分析可知,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线 、覆盖、后牙排列以及前牙排列指数均明显比对照组高,组间数据比较,P<0.05。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PAR指数对比(IMG_256)

分组

中线

覆盖

后牙排列

前牙排列

观察组

0.14±0.02

0.12±0.06

3.93±0.19

0.52±0.06

对照组

0.01±0.03

0.04±0.11

3.26±0.12

0.33±0.11

t

20.074

3.555

16.600

8.443

P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口腔正畸治疗时予以固定矫治术可显著改善患者口腔功能,但是需患者长期佩戴,容易影响其日常生活;再加上固定矫治器容易对口腔产生损伤引发牙周病,因此在临床中需探索更为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式[4]。现如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图像处理技术、的三维数字化图像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有机结合,被广泛应用医学中,尤其是口腔医学。无托槽矫治器和传统固定矫治器相比,承受的矫治力分布更加均匀,利用计算机软件制定合理的矫治方案,可提高治疗效果和缩短治疗时间

[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AR指数各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

综上言之,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应用无托槽矫治技术,可显著改善患者牙齿排列情况,效果显著,应用价值以及推广价值均比较高。

【参考文献】
[1]苏倩怡,甘友志,郑静怡,等.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承德医学院学报,2017,35(5):386-388.

[2]叶庆,张丽红,刘海霞. 无托槽隐形矫治与固定矫治技术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牙周和口腔功能指标的比较[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2,21(2):206-211.

[3]吕欣,樊永杰.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23,50(1):72-81.

[4]曹屾,王鑫.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与直丝弓固定矫治器在正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2022,29(14):123-126.

[5]向晓松,苍松.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拔除前磨牙的支抗设计与临床控制[J]. 口腔医学研究,2020,36(2):11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