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5
/ 2

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朱世杰 张天骄

郑州大学  河南省郑州市  450066

摘要:道路桥梁作为城市和交通网络中的重要基础设施,承担着保证车辆和人们顺利出行的重要任务。基于此,本文简述道路桥梁路基路面沉降造成的危害,分析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现状,以期应用科学的施工技术完成路基路面的建设工作,保证路基路面的质量,以免出现沉降现象。

关键词: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汽车作为日常出行工具,其数量也在急剧上升,给我国的道路桥梁工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对其承载力和工程质量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当道路桥梁出现沉降、颠簸等问题时,不但会降低驾驶的舒适度,还对车内乘客的生命安全构成实质性的威胁。一方面,沉降问题会让道路表面出现凹陷,影响车辆行驶,长期颠簸可能对汽车的悬挂系统等部位造成损害;另一方面,沉降是反映路基结构问题的重要信号,如果路基结构不稳固,道路桥梁的整体质量也会受到严重威胁。本文对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进行分析,确保每一个施工环节都严格按照规定和标准进行,力求使工程质量达到最佳,对于保障道路桥梁的长期使用和乘客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1道路桥梁路基路面沉降的危害

不均匀沉降是道路桥梁路基路面中常见的质量问题,由于不均匀沉降的出现,局部的平整性不足,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颠簸感增强,影响车内人员的舒适感,甚至由于过于颠簸而诱发交通事故。于道路桥梁自身而言也容易由于外部撞击而受损,结构的耐久性受到影响。为保障车辆的平稳通行,车辆将提前减速,易引发交通拥堵,严重抑制道路桥梁的交通功能。

2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现状

2.1桥头引道地基结构设计存在缺陷

桥头引道地基处于道路和桥梁连接的地方,是路基路面发生沉降的多发地区,因此,这个地方地基的处理显得尤为关键,处理不当很可能会造成车辆在行驶至该路段时,出现桥头跳车等威胁到驾驶人生命安全的现象,对车辆的正常通行带来一定的影响。而引起桥头引道地基出现沉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基结构设计有一定的缺陷,比如说探明地质的钻孔数量不足、钻孔深度不够,导致对不良地基的发现不够及时,对软土路基范围的勘测不够准确,进而导致对该路段的地质条件的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特别是桥头引道路桥梁段的软土路基,若是压实不足,在长期的水体侵蚀下就会使得其原有的结构失去稳定性,引起路基路面的沉降。

2.2桥梁的台背侧路堤密度不足

桥梁的台背侧路堤密度不足是指在路桥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会对桥梁整体的两侧实施台背工程,具体是指对桥梁的两侧用土进行填埋并压实,这样可以分散桥梁所承受车辆重量,提高桥梁的稳定性,两侧的台背路堤也可以对桥梁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降低出现沉降段的几率,但在施工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施工中对桥梁的台背两侧路堤的密度是有一定要求的,而且在进行铺设桥梁两侧的台背路堤时也会存在条件制约,比如工程所使用的材料密度不符合规定、施工人员的技术有限、施工设备出现问题等等,在进行桥梁两层台背路堤施工过程中,路堤密度是非常重要的标准,但施工过程中,材料可能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产生一些结构性的变化,导致台背路堤的密度不符合要求。或者是在施工之前没有对路面土壤进行调查研究,施工材料的密度没有很好地与路面进行融合,导致桥梁两侧的台背路堤密度不足,从而出现沉降段。

2.3桥头沉降段搭板设计与施工不合理

道路桥梁路基通常采用具有缓冲性能的搭板结构,其在缓解道路桥梁不均匀沉降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但难以从根本上避免桥头跳车问题。施工中,若将搭板置于路面表层下方,将增加路基载荷,当搭板周边有水分时,回填土的塑性增强,流失现象明显,从而加剧塌陷,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搭板所受的支撑作用减弱,变形、裂纹等问题开始显现。而在布设拉杆和外锚栓时,若结构不合理,搭板将产生较为明显的损伤。

3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3.1后台填筑施工技术

填筑材料质量的好坏和道路桥梁路基沉降情况的发生有着很大关系。因此,在进行填筑施工的过程当中,需要严格选择新型的填充材料,并将这些材料合理地应用到工程施工当中,从而实现对于地基沉降情况的充分控制。在后台填筑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尽可能采用具有更好透水性且自重更轻的材料。除了传统的填筑材料以外,如中粗砂、砂砾石等有着良好强度的工业废渣同样能够当作填筑材料应用。在科技水平迅速提高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新型填筑材料在填筑施工中得到应用,如泡沫型聚苯乙烯材料、泡沫混凝土材料等,都可以实现较好的填筑效果。

3.2路基路面排水施工技术

在道路桥梁工程当中,积水问题是造成沉降问题的关键因素,因此,要想解决道路桥梁工程中存在的沉降问题,必须要尽可能地提高路基路面的排水效果。在对路基路面进行排水施工的过程中,应用较多的方法包括设置边沟、急流槽以及截水沟等,对地表排水管进行合理的设计。与此同时,通过混凝土预制板来加固沟渠,同样可以实现对路基路面排水效果的改善。在对排水沟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对于排水沟及管道长度的控制,同时还应根据当地的地质特点及水文状况,遵循预防第一和就近选材的原则进行排水施工,以此加强路基路面排水沟渠的通畅性及有效性。

3.3挡土墙施工

考虑沉降段路基缝隙问题,可通过设置挡土墙强化工程结构稳定性,确保道路行车安全。市政道路工程土质结构和土体连接部位属于墙背,可起到反向支撑力的作用。墙背相对的是墙面,可提供流动空间。地基和墙体接触部分属于基底,可保持挡土墙连接。基底与墙体相对的顶面在行业内被称之为墙顶,可在一定程度上抵挡流动土壤。为确保挡土墙可满足负载压力,浇筑期间应合理添加混凝土材料,在提升回填混凝土凝固速度的基础上,使道路能够迅速投入使用。另外,加强材料控制有利于提升道路稳定性。在本工程中,加强挡土墙设计可有效促进路面修复,有利于降低回填土壤坍塌风险,保证施工安全。

3.4路基防护

在路基施工结束后,如果没有做好防护工作,在道路运营阶段受到外部因素干扰,将会导致道路稳定性下降,增加道路破坏风险。因此,市政道路工程应落实基础结构施工作业,还要进一步强化防护工作。具体而言,工程施工结束后,可通过种植植被并借助混凝土保护两侧斜坡,进而有效提升道路整体的稳定性,以免在荷载的影响下道路呈现不均匀沉降问题。同时。应合理选择沥青混凝土,加强材料控制,铺设质量良好的沥青混凝土。通过做好沥青材料控制,确保所有原材料搅拌均匀,能够在整体上提升材料稳定性,有效降低路面裂缝风险。

结束语

在当今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与维护已成为关乎公众出行安全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为了确保工程的高质量和安全性,人们对施工方案的合理性与完备性要求愈加严格。施工单位在开工前必须制订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同时强化对施工进度的监管力度,对于沉降严重的路段要综合考虑施工材料的吸水性以及结构受力的影响,确保路面性能满足运行要求。

参考文献

[1]董力红.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运输经理世界,2022(29):117-119.

[2]陈伟,范文航.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四川建材,2020(6):119-121.

[3]曾倩.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应用解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8(25):137-138.

作者简介:朱世杰(2002.03.29-),男,汉族,贵州省黔南州瓮安县,郑州大学本科生,研究方向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张天骄(2002.01.23-),男,汉族,河南省长垣市,郑州大学本科生,研究方向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