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论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7
/ 2

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论述

海艳

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  内蒙古  通辽  028000

摘要:目的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方法择取140例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后将其纳入研究范畴,根据所接受的护理方法进行分组,半数为常规护理组,另外半数为康复护理组。观察指标有:①膝关节置换术相关指标;②生活质量评分,③并发症数量康复护理组优势更明显,P<0.05。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生活满意度评分分析,康复护理组优势更明显,P<0.05。膝关节评分分析,各组出院后三个月的指标均有明显提升,与出院时比较,P<0.05;康复护理组出院时以及出院后三个月的指标均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并发症数量分析,康复组总计3例,少于常规护理组的7例,P<0.05。结论临床应当综合分析患者的肢体情况,适宜时积极开展快速康复护理,优化护理措施,让患者膝关节功能、疼痛感以及生存质量等都能够得到改善,在骨科临床工作中开展快速康复护理是必要的。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术;快速康复护理;骨科临床;应用方法

前言:膝关节置换术(TKA)是治疗终末期膝关节疾病的有效方式,患者大多为老年人群.老年患者由于基础疾病多、文化程度相对低,以及骨科快速康复工作的推进等因素,患者住院时间短,因此大部分康复训练需居家或在社区完成。然而患者从医院到社区目前没有形成有效对接的连续护理服务体系叫导致康复进程延缓、错过康复时机,影响膝关节功能恢复。对于接受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来说,他们对自身肢体功能有较高的要求,希望术后能够尽快康复,因此开展快速康复护理是具有实际意义的,文中将对这一问题展开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8月到2022年1月于我院关节外科行膝关节置换术(TKA)的患者60例,均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多年患者,日常行走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纳入标准:首次行TKA;理解配合能力正常。排除标准:生活不能自理,年龄>85岁;伴其他严重疾病,如肿瘤等;心、脑、肾等重要脏器损害者;重症肌无力影响术后康复锻炼者;行双侧膝关节置换术或膝关节置换术后翻修者;膝关节活动度<5°的僵硬膝患者。其中男16例,女44例;年龄46〜85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男7例,女23例;年龄45〜79岁,平均(66.5±7.6)岁;干预组男9例,女21例;年龄53〜85岁,平均(68.9±6.6)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且患者与家属均对此次研究目的知悉,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组按日常方式给予术前准备、健康宣教、术中管理以及术后监测等一系列护理工作。康复护理组在围术期以快速康复理念为指导,开展实际工作,具体如下:第一步,术前干预。全面给予患者与家属全面的健康宣教工作,主要方式包括面对面指导、互联网指导等,教育目的在于提高患者的心理认知,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通过动作示范、视频观看等形式引导患者肢体功能锻炼的要点与基本方法,让患者通过视频进行学习,做好术后康复的基本准备。根据患者体征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确保手术能够顺利展开,同时与患者进行沟通,消除患者的错误认知与负面情绪,减少情绪引发的应激反应。第二步,术中干预。手术过程中注意对室内的温湿度做必要调整,可为患者覆盖毛毯等做好保温措施。需要为患者输注的液体也要提前做好加温处理,避免液体温度过低,引发应激反应。根据患者情况确定是否需要留置导尿管。第三步,术后干预。①加强对疼痛管理,指导患者转移注意力,避免过度关注伤口与肢体感受,疼痛严重时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②做好并发症预防,尤其是深静脉血栓,必要时可遵医嘱给予患者适当、适量的药物做预防控制。③术后康复训练。首先,术后第一天评估患者情况,做肢体被动调整,如冰敷、抬高患肢、调整体位等;术后第二天即可让患者下地做负重训练,训练时间不宜过长,在患者耐受程度内训练肌肉以及软组织动态平衡,让患者保持正常运动模式,患者状态允许则开展肌力训练,如踝泵运动等。其次,术后第二周进行肌力训练,踝泵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背身与跖屈训练,每组训练30次,根据患者耐受程度确定训练强度。再次,术后第三周与第四周,指导患者做抗阻肌力训练,每日两次,每次进行三组,每组10个,每个持续时间为6秒;指导患者做关节活动度训练,屈曲度数不低于105°,伸直度数为0°。然后,术后第五周到第八周进行行走等训练,时间不宜过长,若患者肌力状态较好,可允许患者做爬楼梯训练,每次运动后都要及时冰敷。最后,术后第九到十六周,指导患者进行负重上下楼梯训练,通过做马步、上下台阶等动作增强下肢肌力,并做牵拉胭绳肌、股四头肌训练;还要展开灵敏度训练,让患者通过走“之”字路线来提升行走速度,并做本体感觉训练、静动态平衡训练以及单腿动态训练。另外,还要让患者尝试自己穿袜子、系鞋带,具备自理能力。

表1手术相关指标分析(X̅±s)

组别

例数

术后48小时疼痛评分

术后初次下床时间(h)

胃肠功能恢复时间(h)

总住院时间(d)

常规护理组

康复护理组

t

P

30

30

4.59±3.13

2.14±0.69

13.70

0.00

33.53±7.59

13.55±5.34

17.32

0.00

42.87±10.45

23.56±6.63

11.52

0.00

13.55±1.38

11.07±1.12

17.97

0.00

表2手术相关指标分析(𝑋̅±s)

组别

例数

心理功能

躯体功能

社会功能

生活满意度

常规护理组

康复护理组

t

P

30

30

85.55±5.78

91.37±6.56

7.45

0.00

80.57±5.68

89.67±7.54

7.43

0.00

79.36±5.38

89.47±6.42

9.67

0.00

81.38±5.76

91.05±7.43

7.86

0.00

表3并发症数量分析[n(%)]

组别

例数

静脉血栓

恶心呕吐

肺部感染

总率

常规护理组

康复护理组

χ2

P

30

30

3(10.00)

1(3.33)

3(10.00)

2(6.67)

1(3.33)

0(0.00)

7(23.33)

3(10.00)

5.12

0.02

1.3观察指标有:①手术相关指标;②生活质量评分。③膝并发症数量。

讨论

膝关节炎患者的主要症状为关节疼痛、肿胀等,对患者的膝关节正常功能造成影响,使其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目前,临床对于膝骨关节炎的治疗以TKA为主,但受疾病以及手术创伤的影响,患者术后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症状,如果未能有效缓解,则会导致患者不能及时进行康复训练,降低手术疗效。因此,对于接受TKA的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具有重要意义。TKA患者多为老年人,此类患者对关节置换术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低,康复锻炼的配合度差,再加上围术期禁食,术中出血、低体温,术后疼痛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不理想。快速康复护理理念是一种覆盖整个围术期的新型护理模式,其强调术前向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教与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提升其术后康复功能锻炼的配合度。通过饮食护理使患者得到营养支持,减轻禁食引起的不适感,强化身体免疫力。通过疼痛护理与术后早期康复功能锻炼,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帮助患者恢复关节功能,改善预后。对快速康复护理的应用情况做研究,48小时疼痛评分、术后初次下床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总住院时间分析,康复护理组优势更明显,P<0.05。证明快速康复护理更利于改善患者的术后感受与生活状态。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生活满意度评分分析,康复护理组优势更明显,P<0.05。证实康复护理是有助于从多方面优化生存感受的。患者可以更早进行康复训练,促进肢体静脉血液回流与血液循环,可有效降低关节周边组织粘连风险,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关节代谢活动的恢复。

综上所述,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采用护理专案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疼痛、膝关节和步态情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术后康复。

参考文献:

[1]孙慧勤,严春红,查君君.多学科协作的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6):49-51.

[2]吴芬,刘玲,李玲.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在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J].当代临床医刊,2021,34(4):41.

[3]许燕青,阮彦琳,林梁.手术团队流程化在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快速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22,20(27):93-96.

[4]冀敏.冰袋冷敷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快速康复护理对患者术后体温控制、疼痛程度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24):4512-4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