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实施认知行为治疗的价值评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8
/ 2

抑郁症患者实施认知行为治疗的价值评析

鲁立民 古华磊 闫学琳 焦泓钰 刘卫 吴楠

天津市天衡司法医学鉴定所 天津 东丽 300399

【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抑郁症患者实施认知行为治疗的价值。方法:在我院选取60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研究组(n=30),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认知行为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SAS评分、SDS评分均较低,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均较高(P<0.05)。结论:对抑郁症患者实施认知行为治疗,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进而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抑郁症;认知行为治疗;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

抑郁症是属于抑郁障碍的一种典型情况,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研究认为与遗传、神经、心理、社会等因素有关[1]。其核心症状表现为显著持久的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兴趣减退等,对于患者的正常社交及生活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2]。目前而言,对于该病通常采取药物控制治疗,对其抑郁症状的改善能够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在治疗期间,由于患者存在认知方面的缺陷,所以,在用药的前提下,对患者配合认知行为治疗也是十分关键的一项内容,能够促使患者尽快恢复至健康状态[3]。基于此,本文旨在探究认知行为治疗的应用价值,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21年6月-2023年1月期间,于我院选取60例抑郁症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组别划分,对照组30例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龄18-36岁,平均(25.45±2.16)岁;研究组30例患者,男19例、女11例,年龄18-37岁,平均(25.37±2.11)岁。将上述两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发现组间并无差异(P>0.05)。

纳入标准:(1)两组患者均确诊为抑郁症;(2)两组患者临床病历资料详细、完整;(3)两组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1)肝肾功能不全或者严重损伤;(2)神经系统或者心脑血管疾病;(3)恶性肿瘤;(4)依从性较差或者研究中途退出、失访的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选用盐酸帕罗西汀片,该药物由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所制,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0031106,口服用药,一次20mg,一日1次。

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认知行为治疗:①健康行为训练:首先,需要对患者的病情状态进行全面评估,每日积极与之交谈,根据谈话内容了解患者的生活行为及日常习惯,并对其进行纠正和指导,帮助患者建立健康行为。②认知教育:通过易于理解的方式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抑郁症的病因、诱发因素、危害性、治疗方式及相关注意事项等,目的是增强其正确认知。③用药指导:向患者讲解每种抑郁症治疗药物的药理作用、服药方式方法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使患者能够按时、规律服药,并叮嘱患者家属进行监督。④信念校正:帮助患者认识自己的病情状态,为其建立正确的健康意识,使患者能够了解自身的认知需求。⑤心理调节:可以通过情绪转移、意向放松等方式对其情绪进行调节,并充分调动患者家属的力量,使其积极参与到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让家属从生活上、精神上不断给予患者鼓励和支持,便于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提高其临床配合度。

1.3 评价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心理状态: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测定,SAS评分的临界值为50分,SDS评分的临界值为53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的负面情绪越严重。

对比两组治疗依从性:通过本院自制的调查表进行评定,总分为60分,得分≥50分代表完全依从;得分30-49分为部分依从;得分<30分代表不依从。

对比两组生活质量:通过健康调查简表(SF-36)进行评定,在本研究中从中选取四项内容,其中主要包括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单项评分标准均为0-100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的生活质量越佳。

1.4 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21.0计算机软件进行处理,其中,计数资料实施X2检验,计量资料实施t检验,其结果分别以百分比(n%)和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进行表达,P<0.05,代表组间存在差异。

2结果

2.1 心理状态分析对比

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SAS评分、SDS评分均较低,(P<0.05)。详见表1.

1 心理状态分析对比(分)

组别

时间

SAS评分

SDS评分

对照组

(n=30)

治疗前

63.67±4.27

65.57±5.37

治疗后

55.39±3.52

56.24±4.19

研究组

(n=30)

治疗前

63.45±4.39

65.72±5.35

治疗后

48.17±2.45

50.33±3.61

对照组治疗前后t/P值

8.1953/0.0000

7.5026/0.0000

研究组治疗前后t/P值

16.6472/0.0000

13.0607/0.0000

两组患者治疗后t/P值

9.2208/0.0000

5.8529/0.0000

2.2 治疗依从性分析对比

与对照组(80.00%)相比,研究组治疗依从性(96.67%)较高,(P<0.05)。详见表2.

2 治疗依从性分析对比(%)

组别

完全依从

部分依从

不依从

总依从性

对照组(n=30)

10(33.33)

14(46.67)

6(20.00)

80.00(24/30)

研究组(n=30)

17(56.67)

12(40.00)

1(3.33)

96.67(29/30)

X2

4.0431

P

0.0443

2.3 生活质量评分分析对比

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P<0.05)。详见表3.

3 生活质量评分分析对比(分)

组别

生理职能

社会功能

情感职能

精神健康

对照组(n=30)

74.53±4.76

72.12±5.31

74.41±6.12

76.43±5.78

研究组(n=30)

86.34±5.39

84.12±5.78

85.34±6.18

88.47±5.45

t

8.9954

8.3740

6.8831

8.3010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3讨论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为连续且长期的心情低落,并伴有兴趣减退、焦虑、思维迟缓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自杀或者一些自残行为,不仅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同时对其家庭也会造成严重的负担和压力[4]。在目前临床中,对患者通常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能够减缓患者的抑郁情绪,但是由于疾病的特殊性,极易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所以,患者需要存在正确的认知行为,这样对其病情的改善能够发挥重要作用[5]。认知行为治疗,主要对患者的病情、心理、行为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和评估,利用心理学角度,帮助患者重塑认知,并建立正确的健康意识,纠正错误的观念和行为,促使其能够积极回归社会,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6-7]。结合本次研究能够发现,在实施治疗后,对其心理状态评定,可知研究组SAS评分(48.17±2.45)分、SDS评分(50.33±3.61)均较低;对其治疗依从性评定,可知研究组(96.67%)高于对照组(80.00%);对其生活质量评定,可知研究组生理职能评分为(86.34±5.39)分、社会功能评分为(84.12±5.78)分、情感职能评分为(85.34±6.18)分、精神健康评分为(88.47±5.45)分,各分值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存在差异(P<0.05)。说明,认知行为治疗,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进而改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抑郁症患者实施认知行为治疗,对其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晶,畅临亚,丁菲等. 结构式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轻症抑郁患者失眠症状的影响 [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23, 33 (05): 341-345.

[2]李运松,马媛媛. 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抑郁症的效果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 7 (04): 131-134.

[3]陈迪锋,凌迎春,陈晶等. 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中重度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 [J]. 现代实用医学, 2022, 34 (07): 877-879.

[4]杨艳. 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青少年双相抑郁患者抑郁症状、应对方式及家庭功能的影响 [J]. 中华全科医学, 2021, 19 (10): 1669-1672+1692.

[5]许瑞智,汪晓静,陈倩倩等. 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轻中度抑郁症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 中国现代医生, 2021, 59 (22): 105-108.

[6]陈帅,刘素芳,郜珍妮等. 认知行为治疗联合社会性支持治疗对老年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社会支持及抑郁程度的影响 [J]. 临床研究, 2021, 29 (08): 63-64.

[7]罗红霞,罗凯,张艳华. 认知行为干预联合康复治疗对抑郁症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21, 27 (02): 6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