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护理用于骨科创伤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8
/ 2

安全护理用于骨科创伤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刘洁严剑萍尹桂芳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  湖北武汉 4340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骨科创伤护理中实施安全护理的效果。方法:将于骨科内随机选取70例骨科创伤患者参与研究,在征得其同意后开展对照实验,采用“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最终将70例患者分配为每组35例的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对其实施常规护理、安全护理,比较两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据统计数据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且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安全护理用于骨科创伤护理中能够有效防范护理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骨科创伤护理;安全护理;护理风险;生活质量

骨科创伤是指由于意外事故、工伤或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的骨骼损伤。此类损伤情况一般包括骨折、关节脱位、肌肉拉伤等,对于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临床治疗中首选手术治疗,该过程中还要配合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据实际情况看,临床常规护理模式下的护理效果相对不佳,甚至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应重视对护理模式进行深度优化,使其能够贴合骨科创伤患者的临床特点,以保障护理干预的安全性[1]。基于此,本次研究便围绕安全护理在骨科创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简单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于骨科内开展,时间为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共计选取70例骨科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以对照实验形式进行,将其随机分配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5例,例如在对照组内,男女患者比例19∶16,年龄23~74岁,平均(53.02±4.14)岁;再如观察组,男女比例20∶15,年龄介于26~75岁,平均(54.11±4.03)岁。对比分析看两组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本组内应实施常规护理,可注重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基础护理,若发现风险事件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1.2.2 观察组

基于常规护理实施安全护理。①心理疏导:骨科创伤患者病情复杂,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明显的运动功能损伤,因此会有比较严重的心理压力。护理人员需积极与患者交流,例如对于四肢骨折患者,可介绍手术治疗方法的具体过程、康复案例等,尽量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使患者可在思想意识上有所转变,并建立信任关系,进而为后续手术治疗的开展奠定心理基础。②预防压疮:骨科患者在术后需要较长恢复时间,长期卧床下会增加压疮风险。对此护理人员要对每一例患者均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对于压疮风险较高的患者,可选择气垫床、减压床等;应每2h协助患者翻身1次,并对其受压部位进行按摩,还要保持受压部位清洁。③预防静脉血栓:静脉血栓是骨科创伤患者常见护理风险,一般与血液流速减缓、长期卧床有关。对于骨科创伤患者,术后应避免重复穿刺,定期进行血凝检测;若患者静脉血栓风险较高,可适当使用阿司匹林抗凝;同时,还需基于患者个体化情况制定早期康复锻炼方案,使其可尽快锻炼四肢,促进血液循环。④感染预防:感染也是骨科创伤患者的常见风险,对此护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确保护理操作的规范性、标准性,降低因护理操作引起的感染风险;同时,还要对手术切口进行监测,定期换药[2]

1.3 观察指标

1.3.1 护理风险情况

统计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

1.3.2 生活质量

通过SF-36量表评估生活质量情况,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

1.4 统计学处理

需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统计学处理,对此在本次研究中选取SPSS22.0作为统计学处理工具。全面收集整个研究过程的各项观察指标数据,使用“(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计数资料,统计学处理过程中分别使用“t”“X2”对计量及计数资料进行检验,若数据间存在统计学意义可表示为“P<0.05”,反之则表示为“P>0.05”。

2 结果

2.1 护理风险情况

从本次研究数据统计看,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对比(%)

组别

例数

跌倒、坠床

压力性创伤

感染

下肢深静脉血栓

发生率

观察组

35

1

1

0

0

5.71%

对照组

35

2

2

1

1

17.14%

X2

10.041

P值

<0.05

2.2 生活质量评估

据SF-36量表的评估看,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x±s)

组别

例数

躯体功能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

物质生活

观察组

35

83.24±3.11

85.12±3.34

82.67±2.14

86.21±2.52

对照组

35

70.41±2.41

73.22±2.16

72.51±3.03

71.24±2.51

t值

6.241

6.122

5.524

6.893

P值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安全护理是一种全面的、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方法,骨科创伤患者情况复杂,护理要求高,安全护理在骨科创伤护理中的应用有较高可行性。骨科创伤患者往往需要接受多种治疗和护理,如手术、康复训练等,在这个过程中,安全护理可以有效地预防二次伤害的发生,确保患者的伤口愈合和恢复;骨科创伤患者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如感染、静脉血栓等。安全护理可以通过预防性措施和及时处理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如结果中表1所示,实施安全护理的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此同时,安全护理不仅关注患者的身体恢复,还注重患者的心理健康,在护理期间,对患者实施了全面的康复指导和心理支持,可以帮助患者更快地适应生活,提高康复效果,有助于提升其生活质量。如表2可见,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从本次研究分析看,将安全护理用于骨科创伤护理中可提高护理安全、提升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小芳. 以协同护理模式为导向的个性化护理对骨盆骨折病人术后自我效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J]. 全科护理, 2022, 20 (14): 1953-1957.

[2]丘洁,关玉杯,李平玉等. MEWS评分及SBAR沟通模式建立病情预警系统在基层医院骨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 [J]. 中外医学研究, 2022, 20 (05): 166-169.

[3]鲁维丽,杜娟,孙聪北. 预见性护理在脊柱骨折患者围术期的应用研究 [J]. 黑龙江中医药, 2021, 50 (02): 284-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