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介入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两种方法疗效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8
/ 2

超声介入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两种方法疗效比较

彭世英

广南县中医医院 663300

【摘要】目的比较超声介入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两种手段和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脓肿大小分组原则对本院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51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分成两组,A组25例为直径<5cm,B组26例为直径≥5cm;A组给予超声介入经皮肝穿刺细针抽吸术,B组实施超声介入置管引流术,对比两组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的脓腔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的术后体温恢复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在对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超声介入下细针抽吸术或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术等术式治疗,均能起到明显的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细菌性肝脓肿;超声介入;治疗方案;治疗有效性

    细菌性肝脓肿(bacterial liver abscess)主要是指由化脓性细菌侵入肝脏形成的肝内化脓性感染病灶,临床中主要以肝区疼痛、高热、寒战、肝大、局部压痛等症状为主[1]。这一疾病主要通过实验室检查、X线检查、超声波检查、CT检查、MRI检查、实验性肝穿刺超声检查等诊断,一经确诊应及时开展相应的手术治疗,但临床中对于选择何种术式存在着一定的争议,临床中要求结合患者脓肿大小、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旨在改善患者预后[2]。本院针对收治的51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展开了超声介入下细针抽吸术或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术等术,旨在探究超声介入治疗细菌性肝脓肿两种方法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通过脓肿大小分组原则对本院同一时间段内收治的51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分成两组,A组25例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37-75岁,均值(49.63±3.45)岁;B组26例中男14例,女12例,年龄38-76岁,均值(49.65±3.46)岁。

统计学处理两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资料,结果显示差异不大(P>0.05);且可比性高。

1.2方法

A组给予超声介入经皮肝穿刺细针抽吸术, 协助患者做左侧卧位或仰卧位,超声介入明确进针途径后对皮肤实施碘伏消毒,常规铺巾在超声引导下将PTC-B针穿入肝脓肿内,进针时叮嘱患者屏气并保持针尖始终位于脓腔液化区域。将针芯拔出后连接一次性连接管和注射器,将脓液抽出后送药敏培养。尽量抽尽脓液后给予0.50%甲硝唑注射液反复冲洗,直至抽出液体清亮淡红色即可。注意注入液体的过程中应保持压力适中,减少脓腔周边肉芽组织的损伤程度,一周后使用超声复查脓腔是否缩小,必要时为患者实施二次或三次穿刺抽吸治疗。 

B组实施超声介入置管引流术,在超声引导下寻找进针途径,消毒铺巾给予局部麻醉,在皮肤定位处做一切口(3cm),以8F猪尾经皮肝胆穿刺引流术,穿入脓腔液化区域,将针芯抽出脓液后外接引流袋,在皮肤上固定引流管,使用无菌纱布覆盖固定。术后保持引流的通畅和引流液的通畅,给予0.50%甲硝唑注射液冲洗,在超声引导下调整引流管的异常位置。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治疗后的脓腔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体温恢复时间等差异。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处理,脓腔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体温恢复时间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当P小于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治疗后的脓腔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术后体温恢复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数据见表1:

表1:两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脓腔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体温恢复时间

组别

脓腔消失时间(h)

 住院时间(d)

术后体温恢复时间(d)

A组(25)

13.02±1.45

 15.45±1.69

2.50±0.65

B组(26)

18.55±1.62

20.23±2.00

2.49±0.66

t值

12.827

9.201

0.055

P值

<0.001

<0.001

0.957

3讨论

研究显示[3],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的变化,当前临床中细菌性肝脓肿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对患者身体健康的危害是很严重的,患者症状严重且病情进展快。细菌性肝脓肿一般表现为突然出现寒颤高热,多为最早的症状,也是最突出的症状,体温可达39~40℃,热型多为弛张热,但很少降到正常,伴有大量出汗。因肝内化脓、肝脏肿大膨胀,肝区常有持续性钝痛,查体可发现肝脏肿大,显著触痛[4]。所以,临床中为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临床中多用超声介入手术治疗,其中对于脓肿直径<5cm的患者应选择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抽吸术;对于脓肿直径≥5cm的患者应选择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两组治疗后虽然脓腔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存在一定差异,但两组的术后体温恢复时间无显著差异,说明对于直径5cm以内的患者应选择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抽吸术,可以很好的避免置管引流术带来的生活方面的不便,减轻患者的不适感,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

[5]

综上所述,超声介入治疗细菌性肝脓肿中应结合患者脓肿直径大小选择合适的置管引流术、穿刺抽吸术治疗,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王一鸣,张誉,李岩等.基于入院指标的细菌性肝脓肿液化成熟度贝叶斯统计预测模型构建[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24,33(01):52-60.

[2]刘智,张泽凡,董长城等.超声介入辅助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对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3,7(08):10-12.

[3]查强,赵业剑,潘驰骏.腹腔镜手术与PTCD术对细菌性肝脓肿的疗效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J].临床研究,2023,31(11):8-11.

[4]吕爱娟,孙立如,杨欢.超声定位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化脓性肝脓肿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23,33(03):230-233.

[5]许笃行,李政,陈宇锋.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置管与腹腔镜手术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3,29(08):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