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状态剖析及对策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8
/ 2

新形势下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状态剖析及对策浅析

郑超群

中铁置业滕州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在这种新形势下,企业员工的心理状态也必然会发生一些新的变化。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企业发展思想,要求我们必须深入了解员工的心理健康状态实施相应对策,帮助员工更好应对新形势带来的新环境新机遇和新挑战,不断提高环境适应性和工作效率值,从而能够更好地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企业员工  心理健康  对策建议

一、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状态剖析

一是焦虑与恐慌的情绪在不断蔓延扩大。自爆发新冠疫情以来,国内经济形势存在诸多挑战,企业面临更加艰巨复杂的发展环境,甚至曾经风光无限的房地产、互联网等行业企业出现“暴雷”、裁员、降薪,让很多企业员工对经济回暖向好的信心感到不足、对企业生产经营处境感到不安、对工作岗位的稳定性和薪酬收入保障感到焦虑、对适应新环境新挑战所需的资源与能力素质感到恐慌,并呈现出个体受心理“刺激”逐渐加深、群体逐步扩大的变化态势。

二是不同年龄阶段员工的情绪分化加剧。企业不同年龄段员工心理健康状态差异长期存在,在新形势下这种差异出现更加明显的加剧分化态势,其中50岁以上员工由于处在职业生涯末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相对稳定的家庭环境,面对变化和挑战部分员工表现出“躺平”的心理状态;30岁到45岁年龄段员工作为家庭主心骨和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骨干,随着企业内部人才竞争加剧和薪酬收入变化,表现出更强烈的忧患情绪和心理压力;30岁以下员工由于受到更加多元和开放的思想影响,更容易接受新变化带来的新挑战,有理想但也有理想化,受到挫折和困境后容易产生挫败、迷茫的心理状态。

三是积极与消极心态形成鲜明的对比化。由于接受企业思想教育引导的程度不同和员工个体在信念、目标、思维、性格、习惯、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积极和消极的员工心理心态在企业始终存在,在新形势下面对艰巨复杂的企业发展形势这种差异表现的更加分明。面对企业发展陷入困难之境,有的员工会认为这是锻炼和成长的机遇;有的则会杞人忧天、患得患失。有的员工会主动的调整心态,注重提升自身能力素质适应新环境,迎接新变化新要求;有的则惊慌失措,表现出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选择躺平,甚至躲避逃跑。

二、影响员工心理健康状态的主要因素

一是外部环境因素影响。新冠疫情爆发给我国经济带来严重冲击,近年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仍然面临着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等诸多困难和挑战,产业升级需求更强,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要求企业必须以最快速度提升竞争力,企业必须通过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优化企业经营发展规划,深化人、财、物配置管理政策改革,这就必然对员工的能力素质、工作效率、心理状态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发展,带来员工生活环境、就业环境、工作环境等方面的变化,从而又影响到员工的思想和心理发生变化。

二是企业内部因素影响。在企业适应和迎接新形势新挑战的过程中,必然会时刻注重对内部管理政策的改革,这些改革不可避免的会涉及或影响到企业文化变革、工作环境与工作压力、管理方式与人际关系、工作自主性与职业发展机会、对不同部门和员工的支持水平及利益分配等方面变化。同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部分企业受行业发展下行、地方财政紧张、企业历史遗留问题突出等因素影响,出现不同程度的经营发展困难,导致工资绩效报酬降低、薪酬难以按时兑现、减编裁员等情况。工作挑战性增加、稳定性降低、安全感缺失、获得感不足等,导致员工患得患失、焦躁不安、焦虑抑郁的心理情绪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三是个体特征因素影响。影响员工心理健康状态的个人因素有很多,其中常见的一些因素主要有:个性特征不同,如不同的性格和人生观,会影响到员工对生活和工作的态度,以及应对压力的不同方式和状态;自我认识程度不同,员工对自身的能力素质、目标使命、价值观的认识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状态,认知程度越高则更容易应对工作中的挑战;生活和工作经历不同,包括童年及成长经历、学习情况、家庭状况、人际关系、职业发展等,都可能对员工心理健康状态产生影响;兴趣偏好和身心健康程度不同,有丰富兴趣爱好和良好身心健康状态的员工更容易在工作和生活之中找到满足感和获得感。

三、改善员工心理健康状态的对策建议

任之企业员工心理问题存在发展,必将促使员工身心健康问题愈发严重,从而导致企业生产经营稳定性降低、市场竞争力下降。针对这些问题和发展态势,必须主动通过科学有效的办法预防和干预,才能实现员工与企业同心同德同力、共担共享共赢。

一是要形成尊重员工的企业文化与氛围。企业文化是企业独特的发展愿景、经营哲学、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构成的企业灵魂,只有把人作为企业文化最核心的要素,只有员工的主人翁地位得到充分体现的企业文化才有生命力,因此解决员工心理问题必须从根本入手、从顶层设计抓起,提升管理层和各级组织尊重员工的意识,把鼓励员工参与企业决策、强化继续教育与培训、营造公平良性的内部工作环境与竞争氛围、构建科学合理的工作与生活平衡状态、良好有效的沟通及关系处理机制、及时公正的鞭策鼓舞和考核奖惩制度等纳入企业文化体系,使之成为企业内部的集中意志、经营决策的重要因素、企业上下的统一行动,才能更好地构筑和谐劳动关系,从而提升员工的归属感和获得感。

二是要广泛深入地开展员工思想教育引导。员工心理问题一定程度受思想变化所导致,因此通过思想教育引导是解决心理问题的重要方式。通过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有助于培养员工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企业的归属感、荣誉感、使命感,坚定对未来发展的信念与决心,以及对美好前景和共同愿景的信心与斗志,从而建立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及时采取集中政策宣讲、面对面座谈、“一对一”谈心等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引导,有助于员工及时准确掌握企业形势任务和发展状况,提升自我认知,提高心理韧性,增强人际沟通与理解配合,降低信息差导致的心理焦虑,实现及时调整和管理自身心理健康状态,更好地应对新形势带来工作和生活中的新变化和新挑战。

三是要及时有效地开展员工心理教育疏导。心理教育疏导的意义和目的在于帮助企业和员工提升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知,及早的预防、发现和化解心理问题。实践中及时有效地开展心理教育疏导工作,要从及早了解掌握员工心理状况入手,可以采取谈心谈话、调查问卷、“心灵访谈”、心理测试、座谈交流等形式,善于借助大数据分析、心理模型等现代化手段,利用心理疏导人才队伍及第三方专业机构的专业优势,及时、准确掌握共性和个性的心理问题特征,为有的放矢的开展心理教育疏导和心理关爱提供保障。同时,要注重改造优化硬件设施和外部环境,通过建设活动室、放松室、减压舱等设施,打造温馨和谐的工作环境和排压解忧专属空间

四是要强化共性问题与个性问题分类施策。心理健康问题是普遍性的社会问题,既具有存在于员工群体的广泛性特征,也存在于个体差异化的特殊性特征。对共性的心理问题化解要站在组织层面高度,特别是注重组织变革对员工关系管理的影响,在发展战略、领导风格、参与管理、工作环境、职业发展、考核激励、培训与帮助计划等方面构建尊重员工的组织文化和氛围,并采取团体检测、团体预防和团体辅导等方式进行掌控、反馈和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个体特殊性广泛表现在同类员工因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差异,而对共同事物和变化产生的不同观点和反应,也表现在不同年龄阶段、岗位层级、性别、人际关系、家庭环境等方面差异产生不同的特点和需求,这就需要精准的发现个体心理问题,针对性地开展关爱、辅导和帮扶。

五是要注重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共同推进。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维系人类生活最重要的两个方面,两者紧密联系又相互影响制约,必须一体推进。企业要切实提高《劳动法》《集体合同》履行质量,大力实施“三让三不让”承诺,高质量推进“员工之间”“健康之家”建设,加强工作劳动安全保护,及时组织健康体检及后续服务保障。要积极通过“我为群众办实事”等主题活动,及时了解掌握员工所思所想、所求所盼,着力解决员工普遍关心关注的职业发展、薪酬收入、子女教育、就医看病等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及其它个体化需求。要发挥群团组织在凝聚员工中的作用,成立文化体育协会组织,广泛开展各类员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营造愉快工作、健康生活的内部氛围,切实增强员工体魄、满足员工精神生活需求,不断提升员工归属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发展之道,要在得人,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依靠员工办企业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关心关爱员工身心健康更是贯彻“健康中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企业注重并关心员工身心健康,有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社会形象,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获得感,在增强人才吸引力,减少人才流失率,端正员工工作态度,改善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对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