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康复护理对脑中风瘫痪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8
/ 2

针灸康复护理对脑中风瘫痪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黄怡

遂宁市中医院针灸康复科  四川遂宁  629000

摘要:目的:分析脑中风瘫痪患者应用针灸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到我院就诊的70例脑中风瘫痪患者,纳入时间为2023年1月至12月,分组方式为随机、双盲,对照组35例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方法,观察组35例患者加用针灸,对比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较高P<0.05)。结论:针灸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脑中风偏瘫患者各项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理想。

关键词:脑中风;瘫痪;针灸;康复护理;生活质量

脑中风是一种由脑溢血、脑脉痹阻、气血逆乱等因素导致的脑血管疾病,疾病迅猛且进展飞速,流行病学显示,每年我国新发中风患者近200万,每10万人中就有近150例患者死亡,75%左右幸存者致残[1],瘫痪是常见的后遗症之一,患者会出现生活无法自理甚至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近年来我国中医发展较快,已经有不少研究证实,中医针刺疗法对中风后遗症疗效确切[2]。本次研究分析针灸康复护理脑中风瘫痪患者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研究对象到我院就诊的脑中风瘫痪患者,纳入时间为2023年1月至12月,共纳入患者70例,按照随机、双盲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男18例,女17例,年龄39-67岁,平均(49.76±4.29)岁,病程1-9个月,平均(3.58±0.71)个月;观察组患者男20例,女15例,年龄42-71岁,平均(51.23±5.24)岁,病程1-8个月,平均(3.49±0.69)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同质化,P>0.05,具有统计学对比分析价值。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康复护理,首先为患者选择舒适的肢体功能位,辅助患者进行肢体锻炼,每天上下午各1次,每次15min左右,每天用温热的毛巾擦拭全身1遍,然后进行肢体按摩,每天1次,每次30min,尽可能让家属从旁观察学习,并引导患者用健侧手臂带动患侧手臂拉伸上举,将健侧下肢垫在患侧下肢膝盖处,加速肢体及全身血液循环,为出院后日常护理打基础,同时一边按摩一边与患者或家属交流,了解患者心理变化并疏导,提升患者康复信心。

观察组:针灸康复护理,在常规康复护理措施基础上加用针灸,具体如下:①穴位选取:三阴交穴、足三里穴、内关穴、委中穴、尺泽穴、极泉穴等,除委中、极泉两穴在患侧取穴,其余各个穴位均在两侧取穴;②患者取仰卧体位,先对穴位进行消毒,用提插泻法针刺委中、极泉两穴,入穴0.5寸,得气后拔出,不留针,用捻转泻法直刺内关、尺泽两穴,入穴0.5寸,用捻转补法直刺三阴交、足三里两穴,入穴0.5-1寸;③语言功能障碍患者可搭配选取通里、廉泉、哑门穴,吞咽功能患者可搭配选取廉泉、金津、玉液穴;④每天1次。

1.3观察指标

功能评分:包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MBI)评分和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分两项数据,MBI评分可评估患者的行动、进食、个人卫生等情况,评分与活动能力呈正相关性;FIM评分包括患者的生活自理程度、社交、运动等情况,评分与功能独立性呈正相关性。

生活质量:比较两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选择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四项内容,每项0-100分,评分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性。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2.0软件,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用t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性。

2.结果

2.1功能评分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两组患者各项功能评分对比[,分]

组别

n

MBI评分

FIM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35

27.41±1.54

41.87±3.57

35.17±3.84

53.85±5.65

对照

35

27.27±1.74

33.45±2.61

34.48±3.69

47.24±4.38

t

-

0.356

6.890

0.767

5.470

P

-

0.723

0.000

0.446

0.000

2.2生活质量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较高P<0.05)。见表2。

2两组生活质量对比[,分]

组别

n

生理职能

情感职能

社会功能

总体健康

观察组

35

80.33±8.09

69.31±8.96

82.11±9.39

82.07±6.77

对照组

35

76.23±6.15

63.14±7.53

77.50±4.23

77.29±7.57

t

-

2.387

3.119

2.648

2.785

P

-

0.020

0.003

0.010

0.007

3.讨论

脑中风患者治疗后出现瘫痪后遗症的风险较大,会出现肢体、语言、吞咽等各项功能障碍,严重降低生活质量。相关研究表明,大脑神经功能可塑性极强,脑中风后部分中枢及通路受到损伤时,平时休眠的部分脑细胞就会苏醒并开始工作,帮助调节损伤细胞多带来的负面作用

[3],这种能力是可以通过早期康复训练来促进的,由此可见早期康复护理对于脑中风瘫痪患者的重要性。

中医认为,中风瘫痪属本虚标实之症,多会表现出血瘀气滞、阴阳之气逆乱的现象,使得患者脑脉发生痹阻[4]。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加用针灸,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各项功能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较高,表明针灸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脑中风瘫痪患者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分析可能是因为针灸是中医上主通经络的有效手段,应用于脑中风瘫痪患者,能够帮助患者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增加脑部的血流及供氧量,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陈荣林.中医针灸联合康复护理对脑中风瘫痪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33):4742-4743.

[2]曹芹.中医针灸联合康复护理对脑中风瘫痪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的效果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9(18):260.

[3]王雪,胡志高,戴春花,等.针灸及功能锻炼对脑中风瘫痪恢复期疗效及脑血流、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9,37(11):2588-2591.

[4]蔡希瑜,洪佩宝.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在脑卒中患者恢复阶段的作用分析[J].黑龙江医药,2020,33(3):683-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