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不流脓的中耳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8
/ 2

分泌性中耳炎——不流脓的中耳炎

黄石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四川成都  610500

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耳鼻咽喉科常见的疾病种类,大多数出现在春冬季节,是导致患者听力损耗的常见病症之一,其临床现象为耳内胀闷、耳内出现堵塞感、听力大幅度降低、严重耳痛等,该病症的病因以及发病原因十分复杂,是多种外界因素和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目前对病症的研究,显示该病症主要与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变态反应与免疫学等因素有关,同时病症具备反复发作,无法治愈等特点,虽然使用药物治疗能够得到明显的治疗效果,但是患者如果长期服用药物会出现明显的副作用,如果选择手术治疗,虽然治疗效果较好,但是对于患者的身体伤害也相对较大。

一、什么是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病症特点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该病症又被称为非化脓性中耳炎、黏液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鼓室积液、浆液性中耳炎,是现阶段常见的耳鼻喉病症种类之一,其患病群体多以儿童为主,该病症主要以上呼吸道感染后所出现的耳闷、耳胀、视力减退为主要临床现象,但由于该病症所造成的耳痛并不明显,加上儿童年龄上小,对病症的叙述并不清晰,所以经常出现幼儿听力受到严重影响后,家属才发现进行治疗诊治,进而导致病症延误。分泌性中耳炎作为常见的耳鼻喉证之一,如果不能及时治疗,会造成儿童的听力受到严重损害,影响儿童语言发育,所以作为家属应提高警惕,并尽早进行治疗。

二、分泌性中耳炎病因

(一)机械性阻塞

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十分复杂,其机械性阻塞是影响病症的主要因素之一,该因素是由与鼻部咽喉所出现良性或者恶性的病变,比如:腺样体肥大、鼻咽癌、鼻咽纤维血管瘤等,导致患者的鼻咽腔长期处于堵塞状态,咽鼓管咽口粘连,进而出现代谢障碍性疾病。

(二)功能性通气功能障碍

大多数儿童的腭帆张肌、腭帆提肌和咽鼓管咽肌部位肌肉相对薄弱,无法正常收缩,加上咽鼓管软骨的发育不够完整,自身弹性较低,一旦该位置处于巨大压力状态,则会导致软骨的管壁出现结构塌陷,造成中耳负压;除此之外,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细菌感染、放射性损伤、先天性呼吸道粘膜纤毛运动不足等现象,同样会造成咽鼓管表面活性物质数量大幅度降低,增加咽鼓管开放性阻力,最终导致分泌性中耳炎病症。

婴幼儿相比成年人来说,更容易患上分泌性中耳炎,其主要原因则是由于婴幼儿特殊的内部结构,新生儿的咽鼓管短、宽而平直,所以一旦感冒或者出现炎症,鼻咽喉位置的分泌物质极易经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炎症;孕妇分娩时如果出现难产、幼儿窒息时做过人工呼吸,羊水极易进入中耳;孕妇患有妊娠中毒、先兆子痫或产前出血者,羊水进入中耳部位同样会导致中耳炎;新生儿哺乳不科学极易造成逆乳,乳汁会不断累积在鼻咽腔,经过咽鼓管后会进入中耳,进而引起中耳炎。

三、分泌性中耳炎治疗要点

(一)病症观察

由于分泌性中耳炎病症属于自限性疾病,所以病症自身具有自愈率,因此在病症治疗之前,医生应详细观察患者的病症发展现状,其观察时间至少要维持3个月,这是因为分泌性中耳炎能否自愈取决于病因以及病症积液的时间。

现阶段由于急性中耳病症所遗留分泌性中耳炎病症,至少75-90%的患者在3个月内能够自愈,但是如果患者年龄过小,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则会加重病症。根据现有的资料和信息可知,在2-4岁患者中,至少25%的患者自愈时间为3个月,而婴幼儿的自愈率则更高,其中2岁以上的儿童在患病3个月后,自愈率则更高,其中6-12个月的患者自愈率达到30%。所以在患者在病症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病症观察方案,并且做到定期复查。

(二)药物治疗

对于儿童来说,药物治疗的效果相对短暂,并且药物自身所具有的副作用较多,所以大多数药物不推荐使用,尤其是抗生素药物不能长期使用治疗分泌性中耳炎,除此之外,分泌性中耳炎所造成的鼓膜充血也不能使用抗生素药物,其主要原因则是由于药物自身所具有的副作用比较明显。

(三)手术治疗

实际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时,应根据患者的听力水平以及并发症状选择是否使用手术治疗法,加上分泌性中耳炎有自愈的可能性,所以在手术治疗之前,要进一步判断患者所得分泌性中耳炎是否存在四个月以上,并且是否伴有视听力减退以及其他并发症;如果分泌性中耳炎持续或者反复发作,并且患者自身伴有高危因素,无论中耳炎积液时间长短,都需要选择手术治疗法。鉴于分泌性中耳炎对于患者骨膜以及周耳结构所造成的损坏,在病症治疗过程中要结合医生的意见,综合评定手术所具备的优势和劣势;并且出现了不明原因的睡眠障碍,耳痛等相关症状,则需要选择手术治疗法。

目前常见的手术方法为鼓膜置管术,此种手术方式在治疗后能够保证患者中耳通气状态12-14个月;如患者出现鼻子堵塞或者慢性鼻窦炎,慢性现象体炎等,则需要进行现象底切除手术,但由于此种手术方式对于人体的损害较大,所以不建议四岁以下患者进行该手术;在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上,不建议单独进行鼓膜切开术,或者单独开展扁桃体切除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在手术治疗过程中,鼓膜置管病症的患儿至少有20%-50%的患者患有分泌性中耳炎,所以在治疗病症时需要进行二次手术,而二次手术时无论患者腺样体大小,都需要进行腺样体切除手术,这是因为此种手术不仅能够降低二次手术的概率,并且即使开展二次手术,其手术效果也相对较高;二次手术时,鼓膜置管手术法更适合高位患者,以及必须根治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