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环境保护工程对水质的影响机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8
/ 2

探究环境保护工程对水质的影响机制

贺建钦  320723198908082477

摘要:本文旨在系统地解决和探讨如何科学合理地设计和应用各种环保工程措施,有效改善污染水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力求量化对解决水质问题的实际贡献。

关键词:环境保护工程;水质改善;污水处理

引言

文章就环境保护工程对水质改善的影响展开深入探究。在世界水资源日趋紧张和水质污染的大背景下,本研究对污水处理工程、水源地保护工程以及生态修复工程等环境保护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且对它们通过物理,化学以及生物手段来提高水质的机理进行解析。在分析有代表性环境保护工程项目实践案例的基础上,建构并运用包含浊度,溶解氧,氨氮,总磷,COD等主要水质参数的评价体系来量化评价环境保护工程在改善水质方面的现实贡献。

1环境保护工程在改善水质方面的具体做法及案例分析

1.1实践案例的选择:

为了深入探究环境保护工程对水质改善的具体运用情况与效果,本次研究选择2个有代表性的案例,分别是江苏省某大型污水处理厂更新改造项目与太湖流域水源地保护与生态修复项目。

1.2案例研究:

(1)江苏省某大型污水处理厂更新项目

本项目引入先进MBR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及深度处理工艺显著提升污水处理效能。在工程设计中,注意优化工艺流程,使其符合城市污水的特点,同时加强污泥处理环节,减少二次污染。项目团队在执行期间对建设质量进行了严格把关,保证了设备的平稳运行。据监测数据表明,经改造后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向自然水体排放污染物负荷大幅降低,受纳水体水质状况得到切实改善。在影响因素中,除工程技术自身先进性之外,做好运维管理、不断进行技术改进。

(2)太湖流域水源保护与生态修复工程

本项目采用水源地保护区圈定,农业非点源污染治理和湿地恢复相结合的方法。工程设计阶段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对区域功能分区进行了科学的规划,采取缓冲带的设置和农田径流的控制来预防外部污染源的侵入。在实施期间,根据现场情况进行了大范围的湿地植被重建以提高湖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水体的自净能力。水质监测资料显示,太湖流域各大入湖河流经数年治理后水质得到显著改善,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有了较大提高。对影响因素的分析表明,政策支持,公众参与和跨部门协作等因素共同促进该项目顺利执行。

2环境保护工程改善水质效果的量化评估

2.1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该研究建立了包括浊度,溶解氧(DO),氨氮(NH3-N),总磷(TP)和化学需氧量(COD)等传统水质参数在内的综合科学水质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在某些特定环境条件下可能引起注意的其他污染物指标,如重金属离子浓度、微生物指标等。具体建设步骤如下:基础水质参数方面:选用常规指标反映水体基本情况,以保证能直观地显示环境保护工程实施前后水质变化情况。污染物去除效率方面:根据不同种类污染源建立了具体污染物去除率为评价指标,例如有机物降解效率和氮磷营养盐削减比例。在生态健康指标方面:通过引入生物完整性指数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两个生态学参数来度量环境保护工程在水生态系统修复中的作用。长期稳定性及可持续性:综合考虑设施运行稳定性及持续性,其中包括处理设施使用寿命,能源消耗,二次污染控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综合评价项目经济投入产出比、社会满意度等指标,对环境保护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绩效进行分析。通过上述多维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准确,客观量化环境保护工程在改善水质方面的实际应用效果,从而为未来环境保护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及管理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与决策依据。

2.2数据收集和处理:

资料来自以上案例(江苏省某大型污水处理厂更新改造项目)环境保护工程项目执行前和执行后各个时间段内的真实监测数据,其中也有但不仅限于有关部门经常出具的水质监测报告,以及在项目实施期间,对现场检测数据进行实时获取。数据处理阶段先将异常值去除以保证数据有效可靠;其次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环境保护工程实施前后水质参数趋势进行比较;最后利用统计学手段对有显著差异的资料进行了深入讨论,揭示了环境保护工程在改善水质方面的具体作用方式。开展环境保护工程水质改善效果定量评价时,数据收集与处理是关键一环。研究采取了以下方式:资料来源:资料主要来自各种渠道,其中有但不仅仅局限于国家和地方环保部门出具的正式监测报告、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现场实测数据和科研机构专业检测结果。保证了资料的权威性,时效性,代表性。时间序列数据获取:为精确评价环境保护工程实施前和实施后水质的变化,对工程项目开工前和实施后进行长期水质监测数据采集,覆盖自设计阶段至运行稳定之后的所有时间段,反映水质改善动态过程。

2.3定量评价的结果和诠释:

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表明:环境保护工程的实施使各水质参数得到明显改善。如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工程,出水浊度大幅度降低,溶解氧含量增加,氨氮,总磷,COD的浓度达到甚至超过设计标准。太湖流域水源地保护与生态修复工程的特点是入湖河流氨氮和总磷含量显著降低,饮用水源地水质综合指数显著升高。这充分说明环境保护工程在水质改善中发挥着积极而有效的作用,这种促进作用不仅仅是通过降低单一污染指标来实现,而是通过修复和优化水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来实现。通过该定量评价方式可以准确地量化环境保护工程实际实施效果,并对后续类似工程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与决策支持。

3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意见

3.1问题的提出

尽管环境保护工程在水质改善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一是一些环境保护工程技术更新快而落后,很难有效地对新的污染物进行处理。二是环境保护工程项目在设计和实施时对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和生态环境特点考虑不够,造成结果不尽如人意。三是运维管理环节不强,诸如设施老化,运行效率低,监控不到位等现象频发。最后资金投入不到位和政策法规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也成为限制环境保护工程继续发挥其功效的主要原因。

3.2改进意见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如下改进措施及优化方案,即强化技术研发及引进力度,提升环境保护工程技术水平以满足新污染物治理需要。加强项目设计阶段的实地调研、科学论证等工作,保证环保项目与地方水环境状况高度一致,增强项目的针对性、实效性。加强环境保护工程运维管理与维护更新工作,构建完善监控体系并定期检修设施设备,确保设施设备高效平稳运行。加大政府财政投入、扩大融资渠道、确保环境保护工程资金供给;在严格执法、加强监督的前提下,切实保障各项环保政策的实施。促进公众参与、信息公开,以宣传教育促进社会大众环保意识增强,营造全社会关注、参与水资源保护工作的良好风气。通过这些措施,可望进一步提高环境保护工程在改善水质方面的实际成效,推动我国水资源保护事业得到长久发展。

4结语

文章就环境保护工程改善水质进行综合研究,再一次凸显出环境保护工程对于解决水资源污染具有关键性作用与显著成效。采用实例分析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揭示各种环境保护工程采用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等多种方法对水体质量进行有效提升的过程及其机理。尽管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但整体上,环境保护工程已成为提升我国乃至全球水质状况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该研究还通过构建一套科学水质评价指标体系来定量评价环境保护工程在改善水质方面所发挥的具体作用,从而为未来环境保护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参考文献

[1]王雪.深圳市机场外排水渠综合整治工程设计[J].中国水运(下半月),2024,24(01):146-148.

[2]陈良,何佳荣,管鑫沂.永州“四水”并举改善水环境质量[N].永州日报,2023-12-26(001).

[3]冯曼.改善工业循环水水质的方法与实践[J].山东冶金,2023,45(06):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