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态工程造林树种选择及提高造林质量的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9
/ 2

林业生态工程造林树种选择及提高造林质量的路径

杜  秋   李建芳

内蒙古突泉县国有林场事务服务中心, 内蒙古 兴安盟 137500

内蒙古突泉县老头山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 内蒙古 兴安盟 137500

摘要:为了实现林业生态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综合的角度考虑各种因素,构建完善的产业链。在林业生态工程的前期规划中,选择合适的造林树种是至关重要的环节。确保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树种,是实现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最大限度地提高林业生态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助于建立一种全面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管理方式,更好地平衡了经济和生态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林业生态工程;造林树种;造林质量

0 引言

在中国,林业生态工程不仅增加了森林覆盖面积,还落实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要求。这有利于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因此,为提升造林效率及质量,必须重视树种的选择,对甘肃定西的生态降水情况进行必要的统计,以提高林业生态工程的社会效益。基于此,本文就如何选择林业生态造林树种以及如何提高造林质量进行了探讨。

1 林业生态工程概述

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旨在优化生态环境。根据当前的生态状况,借助生态学、林业学和生态控制理论,林业生态工程可视为一项设计和建造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工程技术。强化林业建设能够有效缓解环境问题,实现水土保持和生态优化的目标。生态林的建设有助于调整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减少荒地浪费,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降低社会矛盾。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不仅为当地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还推动着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生态林建设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不仅促进民生的可持续发展,还有助于构建绿色家园。

2 林业生态工程造林树种选择

2.1 原则

2.1.1 目的

在进行林业生态造林工程时,长期以来一直注重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行,我国对于造林工程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因此,在树种选择方面,需要更加关注其生态和环保价值,同时也考虑其经济价值,以实现既能改善生态环境,又能使造林工程获得最大化经济效益的目标。在挑选树种时,应当注重选择那些对当地生态系统有积极影响的植物,强调它们在保持生态平衡、促进生物多样性和改善土壤质量方面的优势。同时,也需要考虑植物的抗逆性,使其能够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提高造林的成活率。

2.1.2 适应性

在选择树种时,需综合考虑造林工程对防风固沙、气候调节等方面的需求,同时关注多种环境因素对造林的影响。尽管有许多树种能够达到保持水土、优化生态环境以及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目标,但并非每一种都适应当地环境。因此,在选择树种时,需要深入研究候选树种,进行详细比较,并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如地形、气候、水文、土壤以及各种人类因素,总体上,应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即选择适合于造林地环境的树种,通过科学合理的选择,能够确保树木更好地适应环境,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从而实现更为持续的生态发展。

2.1.3 经济性

在确定适合造林目标和环境的树种后,还需要综合考虑其经济性。在可选的树种范围内,选择价格低廉、来源广泛、管理费用低、存活率较高的幼苗,以确保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确定树种后,最好选择附近地区产出的幼苗,以减少长距离运输对幼苗的损害。如果需要从外地调运,必须进行妥善的包装和保护,以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导致根系受损,影响幼苗的成活率。

2.2 方法

2.2.1 选树适地

选树适地是指在全面考虑了造林区的立地条件后,精心选择适合生长的树种。这需要综合分析造林的立地条件,特别是要研究一些限制因素,如海拔、土质、气候等,并结合所选树种的生物学和生态性状进行全面考虑。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深入研究树种的自然分布范围,观测和分析树种在各种生态环境下的生长表现。同时,结合树种的生理、生态等方面特性,探讨其在特殊环境下的抗逆与适应能力。在选择造林树种时,首先应考虑与造林地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本土树种。本土树种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地土壤和气候,避免了人工处理土壤,具有较高的成活率。其次,要考虑生物多样性,尽量选择两种或更多适合的树种。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形成混合森林,还能极大地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2.2 选地适树

选地适树是指根据树种的生态特性选择适合种植的地方。首先,全面研究树种的生态特性,还要对造林地的环境条件有充分的了解。其次,根据不同造林地的生态环境的差别,选择立地环境与所选择树种的生态特性相适应的造林地。

2.3 要点

2.3.1 选择水土保持树种

林业生态造林工程的主要目标是保护水土、减缓水土流失,并在土壤侵蚀严重的区域修复生态环境。因此,在选择适合造林的树种时,应选择那些具有较高根蘖能力的树种,例如榕树、槐树等,以更好地保持土壤。此外,夹竹桃、木荷等树种也是可选的,它们能在地表形成良好的落叶保护层,在多雨、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地区,能够有效减缓土壤侵蚀的速度。对于表层土质疏松、水土侵蚀严重的地方,宜选择根系较为强壮的树种,如马尾松、湿地松、刺槐、火炬松等,以增强土壤的结构稳定性,为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有力支持。

2.3.2 合理搭配乔灌草

在选择造林树种时,需要充分考虑造林地所处的生态环境差异,因此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配置灌木和草种。灌木和草种具有不同的生态特性和生长习性,因此必须科学合理地规划它们与树种的配比。举例而言,如果造林地位于北方干旱地区,就需要配植一定数量的耐旱灌木,以使单一树种在干旱气候中更为适应,并显著提高幼苗的成活率。同时,草种具有良好的土壤保持功能,因此在选择造林树种时,可以与耐旱的草种相结合,有助于增强植被的恢复能力。此外,在坡度大于25°、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还需要配套建设生态防护林。通过充分考虑地理环境,科学合理地组合乔、灌、草,可以更好地实现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保护水土的效果。

3 提高林业生态工程林质量的路径

3.1 优化工程设计环节工程

在工程林建设的设计阶段,这是实施整个项目的起始和关键环节。在这个阶段,需要进行综合规划,从选址和树种选择到种植技术和养护等方面进行全面准备。首先,要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并进行深入分析,以明确工程林的最终目标。在制定科学的建设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各项因素。其次,根据制定的方案,实施树种选择工作,并明确选种标准。在这个过程中,要制定相应的种植技术和养护方案,为工程林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3.2 做好整地环节

在林业工程林建设中,整地环节至关重要,尤其是在甘肃定西地区这样土壤相对贫瘠的地方。通过精心进行整地工作,可以优化土壤条件,提高土壤的抗逆性,为工程林的建设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首先,深耕林地,使土壤疏松,均匀撒播肥料,提升土壤肥力,为树木的生长提供充足养分。同时,针对局部坡度进行调整,确保整个林地的环境更适合树木的健康成长,有助于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

3.3 做好水肥管理

水肥管理是造林工程的关键环节。随着灌溉和施肥技术的不断创新,林木的水肥管理已经变得更为高效,传统的灌溉方式也得到了替代。在进行林地灌溉时,可以采用先进的技术,如喷灌和滴灌,这不仅有助于节约水资源,还能提高灌溉效率,确保水肥充分渗透到植物根部,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在进行水肥管理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灌溉计划。在不同的植物生长阶段和季节,选择合适的肥料,以满足植物在不同时期的营养需求,从而保障林木的健康生长。

结束语:生态工程林关系着民生发展和经济发展,对于生态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必须重视工程林的建设,通过优化选种,加强日常管理,提升工程林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宁亭显.林业生态工程技术在天然林经营中的应用[J]. 广东蚕业,2021(10).

[2]王宝霞.林业生态工程造林树种选择及提高造林质量的路径[J]. 种子科技,2021(07).

[3] 祁智霞.林业生态工程造林树种选择及提高造林质量的路径[J].农业灾害研究,2020(09).

[4]张毅君,蔺海燕.造林技术与育林方法研究[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1,(08):120+122.

[5]汤万林,赵小芳,王继民等.民乐县祁连山浅山区封山育林旱作造林及幼林抚育技术[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1,(03):143-144.